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湿地生态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ISBN:9787521920772
作者:编者:崔丽娟|责编:范立鹏
定价:¥56.0
出版社:中国林业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163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湿地概念和类型
    1.1.1  湿地的概念和定义
    1.1.2  湿地的类型
    1.1.3  湿地资源概况
  1.2  湿地生态学基础理论
    1.2.1  中度干扰假说
    1.2.2  演替理论
    1.2.3  多样性—稳定性理论
    1.2.4  自组织理论
    1.2.5  洪水脉冲理论
    1.2.6  “十分之一”定律
  1.3  湿地生态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湿地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3.2  湿地生态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1.3.3  湿地生态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思考题
第2章  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2.1  湿地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
    2.1.1  生物组分
    2.1.2  非生物组分
    2.1.3  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
  2.2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2.2.1  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2.2  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2.3  湿地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思考题
第3章  湿地水文、土壤与物质循环
  3.1  湿地水文循环过程
    3.1.1  湿地水文循环概述
    3.1.2  湿地水文循环的主要过程
    3.1.3  湿地水文调节效应
  3.2  湿地土壤
    3.2.1  湿地土壤的概念和功能
    3.2.2  湿地土壤类型和分布
    3.2.3  湿地土壤形成过程
  3.3  湿地物质循环过程
    3.3.1  湿地碳循环过程
    3.3.2  湿地氮循环过程
    3.3.3  湿地磷循环过程
    思考题
第4章  湿地生物多样性
  4.1  生物多样性概述
    4.1.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4.1.2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4.1.3  我国湿地生物多样性概况
  4.2  湿地植物多样性
    4.2.1  湿地植物多样性与湿地植被
    4.2.2  湿地植物的主要类型
    4.2.3  湿地植物的克隆生长特性
  4.3  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
    4.3.1  红树林湿地的植物多样性
    4.3.2  红树林湿地的动物多样性
    4.3.3  红树林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
    4.3.4  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4.4  湿地动物多样性
    4.4.1  动物多样性概述
    4.4.2  湿地动物的主要类型
    4.4.3  鸟类对湿地保护的特殊意义
  4.5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4.5.1  湿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
    4.5.2  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思考题
第5章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评价
  5.1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
    5.1.1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5.1.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类型
  5.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5.2.1  湿地生态系统价值分析
    5.2.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5.2.3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案例
    思考题
第6章  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
  6.1  背景和发展趋势
    6.1.1  背景
    6.1.2  发展趋势
  6.2  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内容和方法
    6.2.1  观测指标确定的原则
    6.2.2  观测内容与观测指标
    6.2.3  湿地气象指标观测
    6.2.4  湿地土壤指标观测
    6.2.5  湿地水文水质指标观测
    6.2.6  湿地生物指标观测
    6.2.7  湿地灾害指标观测
  6.3  基于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科学研究
    思考题
第7章  湿地恢复
  7.1  湿地生态系统退化
    7.1.1  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退化
    7.1.2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
  7.2  湿地恢复目标
    7.2.1  湿地结构恢复
    7.2.2  湿地过程恢复
    7.2.3  湿地功能恢复
  7.3  湿地恢复的内容
    7.3.1  湿地基底恢复
    7.3.2  湿地水文过程恢复
    7.3.3  湿地水环境修复
    7.3.4  湿地生物及其生境恢复
  7.4  湿地恢复设计与实施
    7.4.1  湿地调查与问题诊断
    7.4.2  湿地恢复的条件分析
    7.4.3  湿地恢复的目标与原则
    7.4.4  湿地恢复技术与模式选择
  7.5  湿地恢复的实施与评价管理
    7.5.1  湿地恢复设计的实施
    7.5.2  湿地恢复监测
    7.5.3  湿地恢复评价
    7.5.4  湿地恢复管理
    思考题
第8章  湿地与气候变化
  8.1  湿地与气候变化研究概述
    8.1.1  湿地碳循环与气候变化
    8.1.2  湿地氮循环与气候变化
  8.2  相关研究方法
    8.2.1  野外控制实验
    8.2.2  箱式法
    8.2.3  涡度相关技术
    8.2.4  生态模型模拟
  8.3  湿地与气候变化研究案例
    8.3.1  研究案例背景及目的
    8.3.2  碳通量观测及数据处理
    8.3.3  MODIS遥感数据获取及处理
    8.3.4  遥感模型选择及模型参数化
    8.3.5  遥感模型精度验证
    8.3.6  气候变化对高寒湿地碳通量特征的影响
    思考题
第9章  人工处理湿地
  9.1  人工处理湿地的组成及类型
    9.1.1  人工处理湿地的组成
    9.1.2  人工处理湿地的类型
  9.2  人工处理湿地净化机制
    9.2.1  人工处理湿地对氮的处理机制
    9.2.2  人工处理湿地对磷的处理机制
    9.2.3  人工处理湿地对有机物的处理机制
    9.2.4  人工处理湿地对重金属的处理机制
  9.3  人工处理湿地设计建设方法
    9.3.1  人工处理湿地设计建设原则
    9.3.2  人工处理湿地设计建设过程
    9.3.3  人工处理湿地关键设计参数
  9.4  人工处理湿地维护及监测
    9.4.1  人工处理湿地运行维护
    9.4.2  人工处理湿地监测
  9.5  人工处理湿地设计与运行案例
    9.5.1  设计参数
    9.5.2  污染物去除情况
    9.5.3  功能提升措施
    思考题
参考文献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