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张氏经络收放疗法流派特色与基础理论
第一节 张氏经络收放疗法概要
一、理论渊源与形成
二、操作手法与分类
三、临床应用范围
第二节 张氏经络收放疗法流派特色
一、天人合一,整体辨证
二、重视气血,动中守衡
三、五行定穴,力专重效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特性与归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与应用
三、五行学说对张氏经络收放疗法的指导作用
第四节 藏象学说
一、五脏
二、六腑
三、奇恒之腑
四、藏象学说对张氏经络收放疗法的指导作用
第五节 经络学说
一、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二、十二经脉
三、奇经八脉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与应用
五、经络学说对张氏经络收放疗法的指导作用
第二章 张氏经络收放疗法常用腧穴
第一节 经络收放疗法清脑术常用穴位
一、太阳
二、四白
三、鱼腰
四、率谷
五、风池
六、肩中俞
七、攒竹
八、曲差
九、承光
十、通天
十一、百会
十二、承浆
十三、海泉
十四、人中
十五、印堂
十六、神庭
第二节 经络收放疗法通督术常用穴位
一、内关
二、曲泽
三、阳池
四、外关
五、手三里
六、曲池
七、肩髃
八、云门
九、肩髎
十、肩贞
十一、臑俞
十二、肩井
十三、曲垣
十四、魄户
十五、神堂
十六、譩譆
十七、大椎
十八、身柱
第三节 经络收放疗法强坤术常用穴位
一、神阙
二、鸠尾
三、下脘
四、腹哀
五、大横
六、府舍
七、中极
八、三阴交
九、血海
十、中脘
十一、膻中
十二、关元
第四节 经络收放疗法培元术常用穴位
一、昆仑
二、承山
三、委中
四、殷门
五、承扶
六、肾俞
七、意舍
八、魂门
九、膈关
十、环跳
第五节 经络收放疗法强筋术常用穴位
一、膝阳关
二、曲泉
三、鹤顶
四、解溪
五、足三里
六、伏兔
第三章 张氏经络收放疗法基本手法与操作要领
第一节 张氏经络收放疗法基本手法
一、基本操作手法
二、收放“三血”
三、收放五脏之血
第二节 张氏经络收放疗法主要施术方法
一、清脑术
二、通督术
三、强坤术
四、培元术
五、强筋术
第四章 张氏经络收放疗法临床应用
第一节 内科疾病
一、眩晕
二、中风后遗症
三、失眠
四、胃痛
五、消渴
第二节 妇科疾病
一、月经先期
二、月经后期
三、月经过多
四、月经过少
五、闭经
六、痛经
第三节 经络肢体疾病
一、三叉神经痛
二、颈椎病
三、肩关节疾病
四、腰痛
五、膝关节病
六、痿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