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护理学与护理理论概述
第一节 护理学的科学本质
一、护理学的科学内涵
二、护理学的科学属性
第二节 护理理论的基本术语和结构能级
一、护理理论的基本术语
二、护理理论的结构能级
第三节 护理理论的分类
一、基于广度或抽象水平分类
二、基于性质或目的分类
第四节 护理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1955年之前——从南丁格尔到护理研究
二、1955—1960年——护理理论的诞生
三、1961—1965年——理论的萌芽:统一认识
四、1966—1970年——理论的发展:清晰目标
五、1971—1975年——理论的构造:定义、解释与应用
六、1976—1980年——反省时期:理论检验与辨析
七、1981—1985年——理论的振兴:范畴概念显现
八、1986—1990年——从元理论到概念的发展
九、1991—1995年——中域理论和情境理论
十、1995年以后——多学科理论
第五节 护理理论的未来挑战
一、来自护理实践的挑战
二、来自护理对象的挑战
三、来自环境变化的挑战
四、来自我国护理需求的挑战
第二章 护理理论与护理研究
第一节 护理理论与护理研究的关系
一、护理学中研究与理论的历史融合
二、护理理论与护理研究的协同发展
第二节 理论类型与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理论与描述性研究
二、解释性理论与相关性研究
三、预测性理论与实验性研究
第三节 护理研究中理论的应用
一、理论生成研究
二、理论检验研究
三、研究背景或理论框架研究
四、在护理研究中使用护理理论的挑战
第三章 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
第一节 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概述
一、护理实践相关概念
二、护理实践的范畴
第二节 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的关系
一、护理理论对护理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护理实践对护理理论的作用
三、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的相互作用
四、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的差距及弥补措施
第三节 护理实践中理论的选择与应用
一、护理实践中选择理论的标准和步骤
二、护理实践中理论应用的程序
三、护理实践中理论选择与应用举例
第四章 护理理论构建的策略与方法
第一节 概念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一、概念探索
二、概念澄清
三、概念分析
第二节 理论构建的策略与方法
一、理论构建基本策略
二、中域/ 情景理论构建法
第三节 护理理论的评价
一、概念模式的评价
二、理论的评价
第二篇 护理哲学
第五章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环境学说
一、理论家简介
二、学说的来源
三、学说的主要内容
四、学说的应用
五、学说的分析与评判
第六章 维吉尼亚·韩德森的护理十四要素学说
一、理论家简介
二、学说的来源
三、学说的主要内容
四、学说的应用
五、学说的分析与评判
第七章 吉恩·华生的人文关怀学说
一、理论家简介
二、学说的来源
三、学说的主要内容
四、学说的应用
五、学说的分析与评判
第八章 帕特里夏? 索耶? 本纳的进阶学说
一、理论家简介
二、学说的来源
三、学说的主要内容
四、学说的应用
五、学说的分析与评判
第三篇 护理模式
第九章 多萝西·约翰逊的行为系统模式
一、理论家简介
二、模式的来源
三、模式的主要内容
四、模式的应用
五、模式的分析与评判
第十章 伊莫詹妮·金的概念系统模式
一、理论家简介
二、模式的来源
三、模式的主要内容
四、模式的应用
五、模式的分析与评判
第十一章 迈拉·E/ 莱温的守恒模式
一、理论家简介
二、模式的来源
三、模式的主要内容
四、模式的应用
五、模式的分析与评判
第十二章 贝蒂·纽曼的系统模式
一、理论家简介
二、模式的来源
三、模式的主要内容
四、模式的应用
五、模式的分析与评判
第十三章 多萝西亚·E/ 奥瑞姆的自护模式
一、理论家简介
二、模式的来源
三、模式的主要内容
四、模式的应用
五、模式的分析与评判
第十四章 玛莎·E/ 罗杰斯的整体人科学模式
一、理论家简介
二、模式的来源
三、模式的主要内容
四、模式的应用
五、模式的分析与评判
第十五章 卡利斯塔·罗伊的适应模式
一、理论家简介
二、模式的来源
三、模式的主要内容
四、模式的应用
五、模式的分析与评判
第四篇 护理理论
第十六章 娜勒·潘德的健康促进模式
一、理论家简介
二、理论的来源
三、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理论的应用
五、理论的分析与评判
第十七章 玛格瑞特·A/ 纽曼的健康意识扩展理论
一、理论家简介
二、理论的来源
三、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理论的应用
五、理论的分析与评判
第十八章 艾达·J/ 奥兰多的护理程序理论
一、理论家简介
二、理论的来源
三、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理论的应用
五、理论的分析与评判
第十九章 马德琳·M/ 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
一、理论家简介
二、理论的来源
三、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理论的应用
五、理论的分析与评判
第二十章 阿法芙·I/ 梅勒斯的转变理论
一、理论家简介
二、理论的来源
三、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理论的应用
五、理论的分析与评判
第二十一章 凯瑟琳·柯卡芭的舒适理论
一、理论家简介
二、理论的来源
三、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理论的应用
五、理论的分析与评判
第二十二章 和谐护理理论
一、理论家简介
二、理论的来源
三、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理论的应用
五、理论的分析与评判
第五篇 交叉学科理论
第二十三章 社会科学相关的理论
第一节 社会生态学理论
一、理论的起源
二、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理论在护理领域的应用
第二节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一、理论的起源
二、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理论在护理领域的应用
第三节 社会交换理论
一、理论的起源
二、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理论在护理领域的应用
第四节 互动主义理论
一、符号互动论
二、角色理论
第二十四章 行为科学相关的理论
第一节 行为与认知相关理论
一、抑郁认知理论
二、合理情绪理论
第二节 压力相关理论
一、压力与应对理论
二、心理弹性模型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
一、计划行为理论
二、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
第二十五章 生物医学相关的理论
第一节 疼痛相关理论
一、疼痛闸门控制理论
二、疼痛恐惧- 回避模型
第二节 症状相关理论
一、症状管理理论
二、不悦症状理论
第三节 护理科学精准健康模型
一、理论的来源
二、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理论的应用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