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汉字的诞生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几种有趣的记事法
仓颉造字
神奇的“六书”
第二章 汉字的书写
汉字字体演变
记录汉字的载体和工具
第三章 汉字的艺术
精美绝伦的书法艺术
和谐对称的对联艺术
好玩益智的灯谜艺术
源远流长的镌刻艺术
第四章 汉字里的文化
汉字与自然
汉字与动物
汉字与植物
汉字与器物
汉字与人体
汉字与民生
第五章 汉字的使用
错别字
符号里的汉字
避讳与雅称
第一章 汉字的诞生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它们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那大家知道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什么吗?
有人说是长城,有人说是故宫。它们确实雄伟壮观,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瑰宝,不过它们可不是发明啊。
有人说是火锅,有人说是老干妈。这些美食让人一想起来就流口水,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爱吃呀。
还有人说是支付宝,有人说是高铁。的确,这些现代化的事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发明。但是,它们能否和四大发明并列呢?这可能还需要等待历史的检验。
我们今天要谈的第五大发明,其实在五六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到今天还在使用,可以说每一个中国人,在学习和工作中都少不了它。大家肯定已经猜到了,这第五大发明,就是“汉字”。
汉字字形演变汉字不仅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基础,它还影响了好多民族的文字呢,比如日本的假名、朝鲜的谚文、越南的喃字……说它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一点也不为过。
几种有趣的记事法
汉字的发明,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是在汉字产生之前,我们的祖先要记事的话,可麻烦了。他们最初是口耳相传,但是人的记忆有限,怎么可能记住那么多的事呢?于是聪明的祖先发明了好多方法。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古老的年代去看看吧。
1.实物记事——心太累
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爱上了部落里最美丽的姑娘,他决定向姑娘表白。可是怎么才能让姑娘明白他的心意呢?朋友们纷纷给他出主意,有人说你送她一把羊毛,表示你愿意把天下最珍贵的物品送给她;有人说这不行,你还不如送她两根鸟羽,表示你想跟她像天上的鸟儿一样成双成对;还有人说这些都不行,你要送她一把白茅草,表示你对她的爱是纯洁无瑕、永远不变的……小伙子的头都被说晕了,他觉得朋友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他决定都采纳。于是,小伙子把朋友们提到的所有物品都搜集起来,在一个美丽的月夜,放在了女神的家门口。小伙子憧憬着姑娘答应他的求爱,两个人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远古时期,人们用实物记事可是小伙子等了好几天,姑娘都没有理他。没过多久,一个令他心碎的消息传来,姑娘与另外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子相爱了。后来他才知道,他送的那些礼物姑娘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那个男子送的是姑娘最爱的蒹葭,姑娘一下子就懂了。
可见,实物记事虽然简单明了,但是它也是存在风险的,有时候还可能产生误会,万一大家理解不同就糟糕了。
2.契刻记事——太单一
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传来阵阵厮杀声,这是为了争夺一块肥沃的土地而引发的一场战争,交战双方是乌桓部落和党项部落。两个部落从日出打到正午,可谓是你死我活、难分高下。打到后来,很多人都受了伤,还有的人已经躺在地上不能动了。
契刻记事这时,从远处过来一匹马,马上的人高呼:“不要打了,请大家放下武器!”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乌桓部落的长老,他是奉首领之命来和党项部落讲和的。
大家都停止了进攻,等待部落长老签订停战协议。经过紧张激烈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一致:乌桓部落和党项部落各占一半土地,中间设置栅栏,谁也不能越界,否则格杀勿论。接着,乌桓部落长老拿出两根木片,用刀在上面刻下一些印记,然后将其中一片交给党项部落长老。两个人都非常郑重地将木片放入怀中。
长老们保存的木片便是“契”,木片上面的印记便是“契约”,这种记录方式就是契刻记事。除了用木片,还可以用竹片,用骨或角哦。契约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合同。但是它只能表示固定的意义,而且只有当事双方才明白;万一有一方弄丢了,可就说不清了。这种契刻记事的作用似乎有些太单一了。
3.结绳记事——眼太花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一间仓库里忙碌着,他的面前放着一个长长的木架,木架上垂下好多条绳子。这些绳子都是五颜六色的,远远望去,煞是好看。老人一边清点仓库中的物品,一边用手飞速地在绳子上打结。过了一会,绳子上的结越来越多。仔细一看,这些结有的大,有的小,而且结的形状也不一样呢。
结绳记事老人用手不停地打着结,可是渐渐地,他的手慢了下来,好像前面打的结出了点岔子。他又把刚才所打的结从头检查了一遍,还是觉得不太对劲。于是老人站起来,又重新去清点物品,然后恍然大悟:“原来刚才首领派人取走了一份。”老人揉了揉眼睛,把刚才打好的结解开,又重新开始新一轮的打结工作。
大家可别以为老人是在做手工活——制作工艺品哦,其实老人是在用绳结记录物品的储藏情况。伊林在《书的故事》里说过,好多民族的人都用过这种方式来记事呢。结绳记事的作用挺大的,不仅可以用来记录物品的数目,还可以记录各种事件,比如战争、选举、庆典、灾害等等。有些民族的小孩子,从小就要学习这种结绳记事的方法。
不仅是远古时期,现代都还有人用这个方法。鲁迅先生说过,在他们家乡浙江绍兴,有些乡下人碰到第二天要做一件要紧事,怕会忘记时,也常常说“在裤带上打一个结”。
我们从有些表示数字的汉字中还可以看到结绳记事的痕迹,比如汉字“十”的金文为“”,像不像打好了结的绳子?再比如“廿”表示20,它的金文是“”,好像上面有两个绳结。可见结绳记事的方法对汉字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要记录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那一串串五颜六色的绳结看得人眼花缭乱,而且很多东西都没法用绳结来表示。人们迫切地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取代结绳记事。那么,什么样的记事方式才能既简单方便、又通俗易懂,还不易使人产生误会呢?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
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