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寻根探言
1.谁是北京人
2.老北京的“八”字
3.根儿是哪儿,话就是哪儿
4.变来变去的北京地盘
5.燕国为什么要说“烟国”
6.“蓟”原来是“刺儿菜”
7.北魏“国语”里的北京话
8.北京话里的大同方言
9.析津府的“幽州话”
10.金中都与“幽燕语”
11.元代的“官话”与方言
12.元杂剧与“官话”
13.元大都人就说“胡同儿”
14.明初五方杂处的北京话
15.明代的“正韵”与话本小说
16.清末的京腔儿旗人话
17.王照力排众议选“国语”
18.普通话的标准来之不易
第二辑 有典有故
19.努尔哈赤看《三国》
20.康熙皇上喜欢说汉语
21.乾隆爷也说北京话
22.说不完的《红楼梦》
23.“北京话是全中国最优美的语言”
24.《金瓶梅》与《红楼梦》的语言
25.“窝囊人”写出“英雄传”
26.《儿女英雄传》里的北京话
27.“北京话是活的”
28.萧乾的京腔一辈子没改口儿
29.“穷不怕”的相声与“江湖口”
30.相声名家当语言学教授
31.侯宝林也爱玩“现挂”
32.那志良听相声催眠
33.老舍夫人的“燕语莺声”
34.看戏北京人说“听戏”
35.翁偶虹的“洗练”北京话
36.老爷子幽默玩“冬眠”
37.跟启功笑谈“鬼市”
38.启功的幽默张嘴就来
第三辑 韵味绵长
39.先有京腔儿,后有京味儿
40.京腔儿不是装出来的
41.“京白”“韵白”是两码事儿
42.“京片子”嚼的是味儿
43.“曹操”发怵儿化韵
44.什么情况要用儿化韵
45.约定俗成的地名儿化韵
46.儿化韵有一定之规
47.儿化韵的困惑
48.池子里“跑”着呢
49.北京话与保定话的儿化韵比较
50.笑当“张飞”的“二流”
51.有嚼头儿的俏皮话
52.“五一九”之夜抖机灵
53.修车的说自己是“拿破轮”
54.慈禧赐名的“咯吱”不靠谱儿
55.老北京人“卖山音儿”
56.北京话的含蓄与委婉
57.损人不带脏字的北京话
58.“走”字敢情是大忌
59.“死”有上百种说法
60.“老炮”原来是“老泡儿”
61.北京话的轻声“音变”
62.让人莫名其妙的“变音”
63.您知道新年殿念“旗年殿”吗
64.“自来红”变成了“自哏红”
65.北京话张嘴“吞”字儿
66.“我脚着”是啥意思
67.北京话里的讹化字
68.“话佐料”与口头语儿
69.词尾后缀并非可有可无
70.说着顺耳儿的“四字格”
71.“倒装句”您肯定说过
72.京城独有的方言土语
73.假如生活“户哝”了你
74.北京话里的“土音儿”
75.北京土话中的满语
76.“喽喽”原来是外语
77.串了“秧儿”的外来语
78.带“洋”字的土话“欧了”
79.被光阴“埋葬”的土话
80.什么叫“姨以儿挨家”
81.“把墙挂在枪上”的平谷话
82.延庆话“机密”是明白
83.流行语玩的就是“流行”
84.流行语也会成“流星语”
85.网络语言对北京土话的冲击
86.“热词”是为抓眼球
87.年一过“词儿”就凉
88.热词是由北京话衍化的
89.北京话的几个特点
90.学说北京话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