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学术研究回顾
一、史料与烧造时间研究
二、制瓷技术与原料成分研究
三、釉色、形制、纹饰方面的相关研究
四、青白瓷的历史地理分布和海外考古研究
五、国外学术界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范畴说明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范畴说明
第一章 繁昌窑青白瓷的造型工艺、特征与设计形态
第一节 繁昌窑青白瓷的造型工艺
一、一次性成型
二、混合成型
第二节 器物的类型、特征及形制
一、食器
二、饮器
三、盛器
四、香器
五、文房器物
六、明器
七、杂件
第二章 繁昌窑青白瓷的纹饰设计释读
第一节 繁昌窑青白瓷的装饰工艺
一、胎体装饰工艺
二、釉料与褐彩装饰工艺
第二节 繁昌窑青白瓷的纹饰母题
一、鲜活之植物母题
二、生动之动物虫鱼母题
三、高度提炼之几何纹饰
四、取自自然界物象之母题
五、仿生设计之母题
六、铭文母题
第三节 纹饰的构成原理与规律
一、纹饰的构成原理
二、器物形与饰的构成规律
第三章 器物设计演变及成因:基于繁昌窑产品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第一节 器物的形制演变:对社会生活做出的直接反应
一、茶酒习俗的变化带动饮器之形变
二、饮食结构促使食器形制渐呈丰富
三、盛器在日常生活中的通用性趋向
四、器物功用及意义的转向
第二节 器物的釉色之变:审美尚好的映射
一、釉色由白向青白转换的数据分析
二、南唐对于“缥”色系的偏好
三、与玉器的色质形成视觉关联
四、追慕清贵审美风尚的间接影响
第四章 繁昌窑器物的设计文化呈现:内涵、传播、互鉴
第一节 繁昌窑青白釉器物的设计文化内涵
一、优越的区域背景促成繁昌窑制瓷文化
二、器物兼具实用与审美折射出质朴的生活哲学
三、器物装饰以朴素与自然形态反映恬淡的视觉感
四、繁昌窑器物设计体现出朴素的瑞应思想
第二节 繁昌窑青白釉器物的文化传播
一、繁昌窑青白釉器物借助长江与运河之传播
二、繁昌窑青白釉器物在契丹(辽)之传播
三、繁昌窑青白釉器物的海外传播
第三节 繁昌窑器物的交流与设计互鉴
一、实物设计传播:器物依样制样的来源
二、人口流动:技术直接传入的重要媒介
三、青白窑系两个生产中心的影响与互鉴
余论
一、区域优势与时代背景成就繁昌窑青白瓷
二、繁昌窑的器物造型与装饰设计特色鲜明
三、繁昌窑青白瓷的器物设计与社会形成良好的互动
四、在传播中增加繁昌窑的影响力并与其他窑口形成互鉴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