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植介入医疗器械
ISBN:9787512447233
作者:作者:樊瑜波|责编:蔡喆
定价:¥129.0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402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植介入医疗器械的定义
    1.1.1  定义
    1.1.2  分类
  1.2  植介入医疗器械的发展简史
    1.2.1  生物材料的发展
    1.2.2  植介入医疗器械设计的发展
    1.2.3  医学技术的发展
  1.3  植介入医疗器械的发展趋势
    1.3.1  基于先进生物材料的植介入医疗器械
    1.3.2  基于先进设计的植介入医疗器械
    1.3.3  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植介入医疗器械
  习题
第2章  植介入医疗器械医学基础
  2.1  骨科植入治疗
    2.1.1  骨肌系统应用解剖
    2.1.2  脊柱病变的植入治疗
    2.1.3  关节病变的植入治疗
    2.1.4  骨创伤植入治疗
    2.1.5  骨缺损植入治疗
  2.2  心血管介入治疗
    2.2.1  心脏和血管应用解剖
    2.2.2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2.3  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
    2.2.4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习题
第3章  植介入医疗器械生物力学基础
  3.1  生物力学理论基础
    3.1.1  力学基本理论简介
    3.1.2  骨组织的力学适配性
    3.1.3  血管的力学重建
  3.2  骨肌及口颌系统植入器械的生物力学
    3.2.1  骨肌系统植入器械的生物力学
    3.2.2  口颌系统植入器械的生物力学
  3.3  心血管系统介入器械的生物力学
    3.3.1  心脏系统介入器械的生物力学
    3.3.2  血管系统介入器械的生物力学
  习题
第4章  植介入医疗器械力学生物学基础
  4.1  心血管系统植介入医疗器械力学生物学基础
    4.1.1  血管支架的力学生物学基础
    4.1.2  人工瓣膜的力学生物学基础
  4.2  骨肌系统植介入医疗器械力学生物学基础
    4.2.1  骨板骨钉的力学生物学基础
    4.2.2  人工关节的力学生物学基础
  4.3  其他系统植介入医疗器械力学生物学基础
    4.3.1  口腔种植体的力学生物学基础
    4.3.2  眼科植入物的力学生物学基础
  习题
第5章  植介入医疗器械材料学基础
  5.1  植介入医疗器械材料学基础
    5.1.1  固体结构
    5.1.2  力学性能
    5.1.3  降解性质
    5.1.4  生物学性质
  5.2  医用材料分类及在植介入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5.2.1  医用金属
    5.2.2  医用高分子
    5.2.3  生物医用陶瓷与玻璃
    5.2.4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5.2.5  纳米生物材料
  习题
第6章  医用植入医疗器械电化学基础
  6.1  植介入医疗器械电化学概论
  6.2  植介入医疗器械电化学理论基础
    6.2.1  电极反应与电极电势
    6.2.2  双电层
    6.2.3  电极反应热力学
    6.2.4  电极反应动力学
  6.3  植介入医疗器械电化学技术基础
    6.3.1  电化学测试体系组成
    6.3.2  线性电势扫描伏安技术
    6.3.3  脉冲伏安技术
    6.3.4  电化学阻抗谱技术
  习题
第7章  植介入医疗器械的免疫反应
  7.1  植介入医疗器械引起的宿主响应
    7.1.1  固有免疫反应(急性炎症、慢性炎症、异物反应)
    7.1.2  适应性免疫反应(抗体产生与超敏反应)
  7.2  影响植介入医疗器械免疫反应的主要因素
    7.2.1  植介入人体磨屑与降解产物
    7.2.2  表面化学与粗糙度
    7.2.3  材料结构与力学
第8章  植介入医疗器械设计
  8.1  植介入医疗器械设计的基本理论
    8.1.1  植介入医疗器械的设计流程
    8.1.2  植介入医疗器械的设计要素
    8.1.3  基于逆向工程的定制化植介入医疗器械设计流程
  8.2  植介入医疗器械设计方法与技术
    8.2.1  结构拓扑优化技术
    8.2.2  基于代理模型的植介入医疗器械设计优化方法
    8.2.3  基于公理设计理论的植介入医疗器械关键设计参数提取与评价方法
    8.2.4  植介入医疗器械设计工具
  8.3  设计实例分析
    8.3.1  基于拉胀微结构的多孔骨钉设计
    8.3.2  新型可降解血管支架的优化设计
  8.4  植介入医疗器械设计相关法规与标准体系
    8.4.1  医疗器械监管的法律法规基础
    8.4.2  医疗器械的注册管理
    8.4.3  医疗器械标准体系
  习题
第9章  植介入医疗器械制造
  9.1  植介入医疗器械制造基础
    9.1.1  制造技术基础
    9.1.2  表面处理技术基础
  9.2  植介入医疗器械制造技术
    9.2.1  常见骨肌系统植入医疗器械制造技术
    9.2.2  常见心血管系统植介入医疗器械制造技术
  9.3  新型植介入医疗器械制造技术
    9.3.1  患者定制式骨科植入体制造技术
    9.3.2  人造器官制造技术
  习题
第10章  植介入医疗器械评测
  10.1  植介入医疗器械评测基本原则
  10.2  植介入医疗器械体外评测技术
    10.2.1  加速疲劳体外评测技术
    10.2.2  骨科植介入医疗器械体外评测技术
    10.2.3  心血管系统植介入医疗器械体外评测技术
    10.2.4  对宿主组织影响的体外评测技术
  10.3  植介入医疗器械评测方法
    10.3.1  材料性能的共性评测方法
    10.3.2  骨科植入物评测方法
    10.3.3  心血管系统植介入医疗器械评测方法
    10.3.4  口腔种植体评测方法
  习题
第11章  植介入医疗器械细菌感染
  11.1  植介入医疗器械感染概论
    11.1.1  植介入医疗器械感染介绍
    11.1.2  细菌定植和生物膜形成
    11.1.3  生物膜EPS基质特性
  11.2  重症监护室相关医疗器械感染
    11.2.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11.2.2  呼吸机相关肺炎
    11.2.3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
  11.3  典型植入物:材料和功能涂层
    11.3.1  血管导管
    11.3.2  导尿管
  11.4  医用植入物抗菌技术进展
    11.4.1  抗菌剂的递送和固定
    11.4.2  防污表面
    11.4.3  物理抗菌控制
  11.5  总结
  习题
第12章  植介入医疗器械的取出与分析
  12.1  植介入医疗器械的取出与处理方法
    12.1.1  植介入医疗器械及患者的临床病历获取
    12.1.2  植介入医疗器械的取出
    12.1.3  组织及体液样本采集
    12.1.4  植介入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毒
    12.1.5  植介入医疗器械/组织/体液的保存
    12.1.6  感染控制
  12.2  植介入医疗器械的分析方法
    12.2.1  植介入医疗器械界面分析
    12.2.2  植介入医疗器械宏观检验
    12.2.3  植介入医疗器械微观检验
    12.2.4  植介入医疗器械材料分析
第13章  植介入医疗器械发展前沿
  13.1  植介入医疗器械智能化
    13.1.1  可吸收降解的植介入医疗器械
    13.1.2  植介入医疗器械组织工程化技术
    13.1.3  植入合金材料形状记忆化
    13.1.4  可注入式植介入医疗器械
  13.2  植介入医疗器械的多功能化
    13.2.1  自供电植介入医疗器械
    13.2.2  载药植介入医疗器械
    13.2.3  植介入医疗器械的多功能表面
  13.3  植介入技术的现代化
    13.3.1  植介入影像技术
    13.3.2  机器人辅助介入技术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