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了解生命密码,认识原生家庭
第1章 令人震惊的9500万
第2章 “有毒”的父母,不幸的孩子
第3章 受伤的孩子
第二部分 拨开迷雾,面对原生家庭
第4章 人人内心都有两匹狼
第5章 健康的家庭关系
第6章 “毒”父母的72变
第7章 教育孩子是一场父母的修行
第三部分 向内归因,与原生家庭和解
第8章 放弃幻想,寻找内因
第9章 走出幻境,看见原生家庭的真相
第10章 从内心升起的答案——“爱”
第11章 成为爱,用爱服务生命
第四部分 向外生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12章 生命就是关系
第13章 向内归因 向外生长
第14章 成为光,用光创造奇迹
第15章 感悟生命蓝图,重构生命秩序
附录
沐晨老师心理疗愈案例1
沐晨老师心理疗愈案例2
后记
第1章 令人震惊的9500万
二三年前,我的一位学员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母亲叫张华,她培养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女儿小萍。小萍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前,成绩在学校都是名列前茅,几乎没有考出年级前三名。
张华对孩子特别严厉,如果女儿没有考进年级前三名,她就让女儿跪着面壁思过,还不给饭吃。
开始的时候,小萍会哭泣,会反抗。到了初中时,小萍已经不用妈妈催促,每次成绩不理想了,她回家会主动跪下来,不吃不喝。
小萍是一个成绩如此优异的孩子,老师们都说她一定可以考上清华、北大。妈妈张华听了很开心,就盘算着是上清华还是北大,连专业都提前选好了。
但是,不幸的事情在高考时发生了——小萍坐在考场里,由于太紧张,没有办法集中精力答题,结果考砸了。
高考成绩公布后,小萍勉强过了普通本科分数线,她想再复读一年,妈妈张华没有同意,于是她去了一所普通大学就读。
大二时,小萍在宿舍里已经非常不合群,她的精神也出了问题,不得不辍学回家。回家后,小萍一直躲在屋子里,把自己封闭起来,后来还进了精神病院。
孩子精神出问题,表面上看是因为成绩落差太大,自信心受到了打击。但是仔细分析,是这位妈妈犯了错,家庭多年来的高压政策给女儿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使得女儿高考发挥失常,最后心理也出现了严重问题。
家,原本应该是温暖的“避风港”,为什么会变成逼人发疯的“角斗场”呢?
我们小时候,都读过大文豪鲁迅先生的文章。他有一篇非常著名的短篇白话文小说《药》,书中描述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老百姓们在观看革命党被砍头“示众”时表情麻木,而在人头落地后一拥而上,用馒头蘸人血入“药”。这样一个疯抢人血的场面,不禁让我回想起100多年前,中国处于一个非常愚昧的时期,那时社会出现了很多生命状态非常迷茫的人。那么,10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还有多少这种状态的人呢?
### 向内归因:超越原生家庭 重构生命秩序
我的外公是一位革命老战士,解放战争中的三大主要战役,他参加了两场,他的身体有多处打仗时留下的伤痕,甚至还有一颗子弹从他的身体里穿过。老人家把他的青春都奉献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新中国的建设,每次外公讲述这段历史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我们作为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享受着国家祥和所带来的红利,幸福指数按道理应该更高,可是为什么我们没有那些经过艰苦岁月的过来人的微笑呢?当今社会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呢?
2022年6月份,人民日报发布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有一组数据特别引人深思,让我看完触目惊心:中国居然有高达9500万的心理疾病患者。也就是说,我们身边大约平均每14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抑郁症。
你是不是这14个人中的一个呢?
你是否正在承受着焦虑的痛苦呢?
你的焦虑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工作、孩子教育、夫妻情感还是人生方向?
在9500万抑郁症患者中,有一半是校园里的孩子,包括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甚至小学生。我们每天关注着孩子的身体健康,关注着孩子的考试成绩,但是我们有没有真正关心孩子每天是否幸福快乐?有没有关心孩子内心是否还有力量?
更加令人震惊的是,这9500万患者中,只有30%的人选择在医院就医或者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治疗。其余70%的患者完全没有看过病,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患上抑郁症是一件很丢人、很可怕的事情,是一件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理解的事情,所以,他们会选择困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承受这一切,甚至在幽怨中走到生命的尽头。
为什么这么多人会患上心理疾病?
通俗来讲,心理问题是由先天遗传、后天身心发展和生活环境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原生家庭对心理疾病的产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