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心向顶峰(附图片故事登顶七大洲最高峰的故事)
ISBN:9787111781776
作者:作者:吴皓|责编:宋晓磊//李宣敏
定价:¥128.0
出版社:机械工业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291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纽约分享会
  第一节  第五大道上的攀登者
  第二节  山一直在
  第三节  到此为止?
第二章  初登珠峰
  第一节  雪崩!雪崩!
  第二节  从纽约到加德满都
  第三节  徒步到珠峰南坡大本营
  第四节  大本营的日常生活
  第五节  1996年珠峰山难
第三章  远山在呼唤
  第一节  『遇见』史考特·费雪
  第二节  狼狈的勃朗峰之行
  第三节  战争与和平
  第四节  愚蠢的小事
第四章  艰难的迪纳利
  第一节  飞向阿拉斯加
  第二节  真正的攀登
  第三节  身边的山难
第五章  遥远之地
  第一节  最了解文森峰的男人
  第二节  金妮的故事
  第三节  失控的恐惧
第六章  再上珠峰
  第一节  重返南坡
  第二节  终于抵达1号营地
  第三节  大地震
  第四节  历史重演:宣布退出计划
第七章  蛰伏
  第一节  近在咫尺的珠峰
  第二节  卓奥友惊魂时刻
  第三节  香港毅行的修行
  第四节  两座大山
第八章  蓄势待发
  第一节  想去而不能去的双桥沟
  第二节  日常训练
  第三节  交齐尾款
第九章  集结
  第一节  回到拉萨
  第二节  登顶洛堆峰
  第三节  转战启孜峰
  第四节  挺进大本营
第十章  箭在弦上
  第一节  热闹首日
  第二节  煨桑
  第三节  魔鬼营地
  第四节  半日闲
  第五节  北坳
  第六节  休整
第十一章  站在世界最高处
  第一节  整装待发
  第二节  向顶峰
  第三节  珠峰悲喜
  第四节  上山是为了下山
第十二章  登山看世界
  第一节  山里的多样风光与人生
  第二节  不同的登山理念
  第三节  登山中的亲情与友情
  第四节  人生如登山
附录
  附录A  七峰基本情况
  附录B  吴皓珠峰登顶训练计划
  附录C  吴皓迪纳利登顶训练计划
鸣谢

精彩页/试读片段

    第一章 纽约分享会
    第一节 第五大道上的攀登者
    2015年夏日的纽约第五大道,一如往常繁华喧嚣。人群匆忙,车流熙攘。
    阳光透过钢筋水泥构筑的丛林洒落下来,照亮着人们的脸庞,仿佛给这个城市蒙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林立的高楼大厦投下浓重的影子,为行人提供一处阴凉。
    街道两旁的商店橱窗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时尚商品,行走在这里的人们也怀着各种各样的心事。
    想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的思绪不由飘到了雪山之上。极寒的空气凝结成雪粒,打在脸上,冰凉清冽。一片白茫茫中,时间似乎静止了。我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耳边的风声,以及冰爪踩在雪地上的脚步声。每一步都像是踏在世界的尽头。
    “好!”
    “太棒了!”
    街头艺人的精彩表演,引发观众们一阵热烈掌声和欢呼声,这热闹把我从冰雪世界拉回了纽约的夏日阳光里。
    不知不觉间,醒目的“安达仕酒店”的标志出现在眼前。
    第五大道安达仕酒店建筑高耸入云,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又庄重的气息。步入大堂,高高的天花板上悬挂着巨大的水晶吊灯,闪耀着璀璨光芒。富丽的装饰营造出一种奢华的氛围。
    朝我走过来的酒店工作人员微笑着说:“先生,有什么可以帮您的?”
    “我要到小宴会厅。”
    “好的,您跟我来,电梯在这边,小宴会厅在2楼。”
    我跟随着工作人员进到电梯里,然后穿过一道道门廊,来到最终的目的地。
    “这个画架放在入口这个位置,一定要确保每一张照片都能看得很清晰,不要反光。”专注和现场工作人员沟通的凡没有注意到我的到来。
    “好的,我会调整好画架的角度。”
    八个画架摆放在宴会厅入口的走廊上,每一个都陈列着一张巨幅照片,记录下我这些年登山的几个瞬间。站在画架前的我看着这些照片出了神,凡回过头来看到了我,说:“你什么时候到的?怎么样?有没有画廊的感觉?”言语间满是自豪。
    “太有感觉了,谢谢你。”
    “好了,就这样!”凡在宴会厅门口贴上一个牌子之后,满足地说道。牌子上写的是——
    吴皓登山经历分享会
    2015年6月19日
    在珠峰南坡历经了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之后,归途中的我就一直在想,这是不是我最后一次攀登珠峰,甚至,不止珠峰,而是任何一座高海拔雪山。家人的压力太大了。
    对于我的平安归来,凡及所有的家人想法都很一致——“谢天谢地,回来就好,以后可千万不要再去了。”
    一段时间后,当大家的心情都差不多平复的时候,凡跟我商量说:“你这次好不容易回来了,这段经历实在是太惊险了。我想邀请我们的朋友一起举办一个分享会,大家来听你讲讲登山的故事,好好庆祝一下。”
    “可是,我都没有登上珠峰。有这个必要吗?会不会太麻烦?”我对这件事心存迟疑。
    “当然有必要,没登顶又不代表没有故事,再说又不是只讲珠峰,你这么多年登了那么多山,每一座都很值得讲啊。”在凡看来,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而且值得举办一场非常隆重的分享活动。
    她补充道:“不麻烦的,我来筹划这件事,我会把需要你配合的事情列出来,你把这些完成就好。”一番话彻底打消了我的犹豫。
    说干就干,凡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在这件事上。
    需要我配合的第一件事就是提供我想要邀请的朋友名单。凡将我们两个人给出的名单汇总之后,最终确定了五十位嘉宾。这些人都是我们在纽约的好朋友,有以前的同学,也有工作上的伙伴,其中一部分是我和凡的共同好友。
    接下来,确定场地,“这个环节我来跑,你不用操心,你可以开始准备到时候分享的内容了。”凡要找的这个场地,需要符合几个条件:首先,要在纽约市中心;其次,条件要好;第三,要有大屏幕,方便分享。更重要的是,要有两个相邻的空间,一个供大家听分享,一个供大家进行自助晚餐,交流聊天。
    有几家酒店和餐厅被凡列入备选项,经过一番筛选比较,最终选定第五大道安达仕酒店。
    它位于曼哈顿的中心,距离时代广场很近,酒店开业不久,各种设施都很新。这让凡非常满意。
    最后就是制作请柬了。请柬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内容,由凡亲自把控。
    两页淡绿色水墨渲染风格的请柬上,第一页写着简单几句话——
    P1-3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