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孙子兵法起源
孙子军事思想的来源
孙子是谁的孙子?
至善不战
战争的成本
管子的伟大论断
战争的准备
敌我的比较
上兵伐谋
围卫救宋
曹国的启示
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退避三舍
城濮之战
战争教科书
楚庄王造势
比耐心
邲之战
乱军引胜
鄢陵之战
间谍的作用
不战而屈人之兵
晋秦战争
吴越战争
孙子练兵
击败楚国
孙子兵法的历史
第二部分 孙子兵法?原文解读
始计篇第一
作战篇第二
谋攻篇第三
军形篇第四
兵势篇第五
虚实篇第六
军争篇第七
九变篇第八
行军篇第九
地形篇第十
九地篇第十一
火攻篇第十二
用间篇第十三
孙子军事思想的来源
我们先大致地介绍一下《孙子兵法》这本书的情况。
《孙子兵法》是孙子写的,孙子姓孙,名叫什么其实不知道。《史记》中称他为孙武,但这么称呼不是因为武是他的名,而是因为他的谥号是武子。孙武子,简称孙武。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孙子写来献给吴王阖闾的。
《孙子兵法》并不是中国最早的兵书,却是最著名、影响力最大的,当然,也是水准最高的。
此后的两千五百多年里,《孙子兵法》一直是将帅们的必读书,注解《孙子兵法》的人也多如牛毛。有人将曹操、杜牧、梅尧臣等人的注解合在一起,就有了《十一家注孙子》,算是对《孙子兵法》最权威的注解了。
到了宋朝,宋神宗勘定了“武经七书”,配发给基层军官学习,《孙子兵法》排在第一。
《孙子兵法》很久以前就流传到了欧洲。据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被流放到小岛之后看到《孙子兵法》的法文版,于是感慨说:“早看此书,何至于此?”
我对这个传说表示怀疑。《孙子兵法》的英文版水平一般,法文版恐怕也不怎么样。
又有人说读《孙子兵法》是美国西点军校的必修课,后来也被证实是假的。不过,《孙子兵法》确实是西点军校的选修课本。
不夸张地说,放眼全世界,《孙子兵法》也是兵法书中首屈一指的存在。可以说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现在,我要解决这个问题——孙子的军事思想从哪里来?
或许有人会质疑我为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理由很简单:我写了七本《说春秋》,对孙子生活的时代,以及孙子之前的时代了如指掌。
如同其他思想家的思想一样,孙子的军事思想也并非来自单一的事件或者人物,而是源自对前人思想的总结和经典战例的分析,来自他对当时战事的观察和思考。
我将孙子的军事思想分为三个部分:一、国家战略;二、军事战略;三、军事战术。
国家战略高于军事战略,因此是《孙子兵法》中最有深意的部分。孙子关于国家战略的论述主要来自齐国传奇人物管仲。关于这一点,我们很快就会进行论述。
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是晋国和楚国的争霸战。晋楚之间的战争体现了当时战争的最高水准,而晋国的军事思想高于楚国。至于孙子生活的齐国,虽然经济文化很发达,但是战争水准并不高。因此,孙子在军事战略方面的思想主要来自晋楚争霸的若干场战争。
孙子军事战术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依然是晋楚之间的战争;第二,是他的父亲孙书的军事实践经验;第三,是他对吴国和越国之间战争的总结。
在整部《孙子兵法》中,孙子只提到了一个国家,并且提到了两次,就是越国。这说明《孙子兵法》以越国为假想敌。当时吴国和越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而吴国处于下风,孙子为了得到吴王的重用,是做了很多功课来研究吴越战争的。
在讲解管子如何在国家战略层面影响孙子之前,先解决一个问题:孙子到底是谁的孙子?
孙子是谁的孙子?
我曾经听一位研究者讲《孙子兵法》,说孙子到底姓什么呢?姓姬……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