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合理饮食
1.日常喝什么水更健康,你选对了吗
硬核证据 每天喝茶的心血管获益多
2.咖啡、酒、含糖饮料,爱喝就可以多喝吗
硬核证据 适合糖尿病患者摄入的健康饮品
3.血脂偏高者,吃肉有哪些讲究
硬核证据 基于人工智能的代谢饮食分析
4.坚果对心血管有益,但不宜过量
硬核证据 多吃坚果有好处
5.高尿酸者如何控制嘌呤摄入
硬核证据 健康饮食有心血管获益
二、适度运动
1.运动也能判断心脏病吗
硬核证据 心功能的运动评估方式
2.适宜的运动强度才有获益
硬核证据 获益最大的理想运动强度
3.有氧运动的心血管益处
硬核证据 瑜伽锻炼有益处
4.周末集中锻炼的效果一样吗
硬核证据 “周末勇士”有同样的心血管获益
5.锻炼就不会得心脏病了吗
硬核证据 运动和代谢或共同影响心血管健康
三、规律睡眠
1.充足的夜间睡眠能够保护心血管健康吗
硬核证据 睡眠不足6 h可增加高血压发生风险
2.午睡不宜时间过长
硬核证据 午睡过久与高血压发生相关
3.打鼾是睡得好吗
硬核证据 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相关
四、戒烟限酒
1.戒烟可使血管恢复如初吗
硬核证据 戒烟为心脏带来显著获益
2.电子烟是香烟的安全替代,还是健康陷阱
硬核证据 电子烟与心血管健康
3.酒后心率加快,节假日的健康关注
硬核证据 心率存在乙醇效应,且女性更敏感
4.戒掉烟酒,可完全避免冠心病吗
硬核证据 身体活动量和强度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
五、心理平衡
1.压力大时,血压会升高吗
硬核证据 紧张、焦虑与血压升高相关
2.心理状况与心血管健康有关吗
硬核证据 精神障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3.“心病”还得“心药”医
硬核证据 治疗抑郁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及全因死亡风险
4.“心”病的心理评估
硬核证据 重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
Part 2 开展科学的心脏管理
一、调整血压
1.血压昼夜变化有规律吗
硬核证据 血压波动会产生不良影响
2.血压最好一天测量几次
硬核证据 血压管理遵循的指南推荐
3.对于老年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要放宽吗
硬核证据 老年人降压有经济获益
4.老年人的基础血压高一点,要紧吗
硬核证据 老年人的降压策略
5.伴有脉压增大,怎么办
硬核证据 高血压合并脉压高的降压策略
6.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会耐药吗
硬核证据 高血压应个体化治疗
二、调节血脂
1.血脂异常者的复查间隔是多久
硬核证据 血脂降至新生儿水平有好处
2.不想服药,该如何调节血脂
硬核证据 单纯食疗调节血脂效果有限
3.饮食和药物调节血脂,到底怎样更有效
硬核证据 联合用药调节血脂疗效优于强化他汀类药物
4.哪些人需要服用调血脂药物
硬核证据 早期控制血脂可逆转斑块
5.血脂正常就可以停药吗
硬核证据 半年一针的调血脂神药在我国正式获批
三、控制血糖
1.血糖是不可忽视的心血管危害因素
硬核证据 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血糖升高,同样危险
2.如何控制饮食中的糖摄入
硬核证据 深加工食物的摄入影响糖尿病患者长期预后
3.如何加强日常血糖的监测
硬核证据 改变生活方式可缓解糖尿病
4.教你血糖值的最简记忆法
硬核证据 血糖控制目标应个体化
四、其他管理
1.体检发现的颈动脉斑块,可逆转吗
硬核证据 健康饮食或可降低斑块高度及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2.不稳定的斑块更危险吗
硬核证据 新型“Transformer”模型的斑块侵蚀AI识别
3.牙周病可能促发心血管疾病吗
硬核证据 改善口腔卫生或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4.环境噪声对心血管疾病有影响吗
硬核证据 环境噪声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Part 3 识别危机的预警信号
一、警惕症状和体征
1.心电图正常,为什么还会感觉心慌
硬核证据 心电图动态演变可预测心源性猝死
2.胸口“咯噔”一下,会有大问题吗
硬核证据 运动时和恢复期的室性早搏可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
3.腿部抽筋什么时候提示心血管疾病
硬核证据 踝部血压可预测周围血管病变
4.牙痛会是心脏病的征兆吗
硬核证据 牙好胃口好,心脑血管倍儿棒
5.颈部摸到硬块,可不是斑块
硬核证据 一种或可筛查颈动脉狭窄的全新模式
二、避免高风险因素
1.心血管疾病容易“找上”哪些人
硬核证据 生命八要素保障心血管健康
2.哪些情况易引起冠心病急性发作
硬核证据 环境变化与心肌梗死发作的关系
3.上厕所过度用力,可能诱发心肌梗死吗
硬核证据 便秘与心血管不良事件
4.引起心肌缺血的多种原因
硬核证据 心肌缺血与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
Part 4 明确疾病的检查指标
一、选择检查项目
1.自行“网络检索”,就可解决心脏问题吗
硬核证据 ChatGPT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尝试
2.怀疑冠心病时,需要做动态心电图吗
硬核证据 运动平板心电图联合 24 h动态心电图有助于隐匿
性冠心病的检出
3.心绞痛者如何选择冠状动脉CTA或造影
硬核证据 PCI可改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
4.有心慌,应做哪些检查
硬核证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1个月,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
风险增加
二、关注细节要点
1.验血项目一定要空腹做吗
硬核证据 血脂检测未必需要空腹
2.报告单出现“箭头”,血脂才算异常吗
硬核证据 血脂水平或可降至更低
3.做冠状动脉造影,会很疼吗
硬核证据 桡动脉穿刺部位疼痛的相关因素
4.做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时间很长吗
硬核证据 桡动脉穿刺的优势
5.支架能长期使用吗
硬核证据 支架与球囊对再狭窄的疗效比较
Part 5 了解治疗的核心要点
一、高血压
1.泡热水澡可以降血压吗
硬核证据 长期高温或导致血压升高
2.忘记服用降压药物,怎么办
硬核证据 良好的药物依从性可降低心力衰竭的死亡风险
3.降压药物的夏季服用策略
硬核证据 血压的季节变化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4.警惕长期服用降压药物的影响
硬核证据 各类降压药物的长期影响比较
5.降压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硬核证据 打消使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降压的顾虑
二、冠心病
1.干咳是心血管类药物的“错”吗
硬核证据 ACEI类药物引起干咳的机制
2.长期服用各种心血管类药物,对肝、肾的影响大吗
硬核证据 无需太担心他汀类药物的不耐受
3.植入支架时,有哪些血管指征
硬核证据 血运重建对冠状动脉狭窄 70% 以上的患者获益明显
4.支架植入的术后管理
硬核证据 支架植入术后仍不戒烟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5.支架植入术后,为什么仍会胸痛
硬核证据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引起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
6.支架植入术后,还要服用调血脂药物吗
硬核证据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 1 年的单抗血小板药物选择
三、心房颤动
1.得了房颤,为什么要抗凝治疗
硬核证据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安全有效
2.除了抗凝,房颤患者还需接受哪些治疗
硬核证据 中-低危脑梗死风险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获益
3.房颤患者都适合做射频消融吗
硬核证据 射频消融在电复律无效房颤患者中的疗效
4.降压药物也能治疗房颤吗
硬核证据 依曲帕米鼻喷剂可迅速缓解快速性房颤发作
5.脑梗死患者也要接受房颤管理吗
硬核证据 伴有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早期抗凝
四、心力衰竭
1.少喝水也能缓解心力衰竭吗
硬核证据 液体管理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2.心率过快可能加重心力衰竭吗
硬核证据 维持低心率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也适用
3.心力衰竭也要安装起搏器吗
硬核证据 起搏器能否提高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能力尚不明确
4.心力衰竭好转后就可以随时停药吗
硬核证据 新型心力衰竭药物的使用任重而道远
5.心力衰竭患者也可进行康复运动吗
硬核证据 选择线上还是线下康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