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型钢的基本知识
1.1 型钢的生产工艺概述
1.1.1 型钢的生产工艺流程
1.1.2 型钢的生产工艺特点
1.1.3 型钢的控制冷却工艺
1.1.4 型钢的矫直
1.2 型钢的组织及性能特征
1.3 功能性型钢的类型及特征
1.3.1 高强度型钢
1.3.2 耐候型钢
1.3.3 耐低温型钢
1.3.4 耐热型钢
1.4 型钢的合金系统成分及作用
1.5 强化机制
1.5.1 细晶强化
1.5.2 固溶强化
1.5.3 析出强化
1.5.4 位错强化
1.5.5 相变强化
参考文献
2 融合驱动在功能性型钢开发中的应用
2.1 集成计算材料工程简介
2.1.1 型钢设计中的热/动力学计算简介
2.1.2 大数据分析技术及机器学习简介
2.2 典型功能性型钢的合金系统设计
2.2.1 高强型钢的合金系统设计
2.2.2 耐低温型钢的合金系统设计
2.2.3 耐候型钢的合金系统设计
2.2.4 海洋工程用型钢的合金系统设计
2.3 痕量元素在合金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稀土、锡、锑等)
2.3.1 稀土元素在合金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2.3.2 锡、锑元素在合金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2.3.3 稀土和锡协同改善钢的耐蚀性
2.4 大数据、机器学习在功能性型钢开发中的应用
2.4.1 灰关联分析
2.4.2 机器学习在合金系统设计的应用
参考文献
3 型钢设计制造全流程中的数智化
3.1 数字化技术及在型钢中的应用
3.1.1 数字化技术发展简介
3.1.2 数字化技术在轧钢过程中的应用
3.2 型钢全轧程三维热力耦合模拟仿真
3.2.1 典型型钢轧制过程中的场分析(温度场、应力场、应变场)
3.2.2 典型型钢不同冷却方式下的场变化
3.2.3 型钢全截面的多尺度表征及性能测试
3.2.4 典型型钢轧制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3.3 智能化技术及应用
3.3.1 智能化技术发展简介
3.3.2 智能化技术在轧钢过程中的应用
3.4 智能化技术在典型型钢中的应用
3.4.1 神经网络在H型钢性能预报中的应用
3.4.2 机器学习在低成本型钢开发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4 型钢中残余应力的产生及控制
4.1 残余应力的种类
4.1.1 残余应力按照应力相互作用或平衡范围分类
4.1.2 按金属学分类
4.1.3 按应力产生的工艺过程分类
4.1.4 按引起应力的结构、工艺分类
4.1.5 按物理学分类
4.1.6 按应力存在的长短分类
4.2 影响残余应力的因素
4.3 型钢中残余应力的控制
4.3.1 残余应力的危害
4.3.2 残余应力控制原理及应用
4.3.3 大数据分析在残余应力控制中的应用
4.4 H型钢矫直残余应力分析
4.4.1 H型钢矫直理论分析
4.4.2 H型钢矫直模拟
参考文献
5 高品质型钢一体化形性调控技术
5.1 高品质型钢形性调控的目标
5.1.1 合金系统与组织结构设计
5.1.2 型钢尺寸精度及组织均匀性控制
5.2 高品质型钢形性一体化调控
5.2.1 成分调控
5.2.2 组织和工艺协同调控
5.2.3 型钢生产过程数智孪生
5.3 高品质型钢成分—组织—工艺—性能一体化设计与调控实例
5.3.1 极地海洋平台用Q500MPa级热轧H型钢成分调控
5.3.2 球扁钢中纳米相的析出及性能调控
5.3.3 工字钢成分—组织—工艺协同调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