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相不锈钢概述
1.1 双相不锈钢的发展历史
1.2 典型的双相不锈钢牌号
1.2.1 2101双相不锈钢
1.2.2 2205双相不锈钢
1.2.3 2304双相不锈钢
1.2.4 2507双相不锈钢
1.2.5 2707双相不锈钢
1.2.6 2906双相不锈钢
1.2.7 3207双相不锈钢
1.3 双相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的对比
2 析出相
2.1 概述
2.2 碳化物与氮化物
2.2.1 碳化物
2.2.2 氮化物
2.3 金属间相
2.3.1 σ相
2.3.2 X相
2.3.3 R相
2.3.4 π相
2.4 调幅分解
2.4.1 475℃脆性概述
2.4.2 475℃脆性机理——调幅分解
2.4.3 调幅分解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5 氮迁移
2.5.1 加热过程中氮原子的迁移行为
2.5.2 冷却过程中氮原子的回迁行为
2.5.3 热变形过程中氮的迁移配分行为
2.5.4 氮迁移对两相硬度的影响
2.5.5 氮迁移对热塑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3 双相不锈钢的性能
3.1 双相不锈钢的力学性能
3.1.1 力学性能特点
3.1.2 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3.2 双相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3.2.1 合金元素对耐蚀性能的影响
3.2.2 耐均匀腐蚀
3.2.3 耐点蚀性能
3.2.4 耐缝隙腐蚀
3.2.5 耐晶间腐蚀
3.2.6 耐应力腐蚀
3.2.7 耐腐蚀疲劳性能
参考文献
4 双相不锈钢热变形行为
4.1 双相不锈钢热变形特点
4.1.1 热变形本构方程
4.1.2 热加工图的理论及应用
4.1.3 典型钢种本构方程的建立及热加工图的绘制
4.2 热变形中两相软化机制
4.2.1 软化机制理论
4.2.2 铁素体相的微观组织行为及软化机制
4.2.3 奥氏体相的微观组织行为及软化机制
4.3 热塑性影响因素
4.3.1 应变速率
4.3.2 变形温度
4.3.3 变形道次
4.3.4 微量元素
4.3.5 N迁移
参考文献
5 冷变形工艺对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5.1 固溶温度
5.1.1 固溶温度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5.1.2 固溶温度对变形方式的影响
5.1.3 固溶温度对冷轧性能的影响
5.2 冷轧压下率
5.2.1 微观组织演变
5.2.2 微观织构演变
5.2.3 变形机制及断裂机制
5.2.4 力学性能
5.3 退火工艺对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5.3.1 冷轧板退火工艺
5.3.2 力学性能
5.3.3 耐腐蚀性能
参考文献
6 双相不锈钢板成形特点
6.1 双相不锈钢板成形性能的评价指标
6.1.1 塑性应变比
6.1.2 加工硬化指数
6.1.3 拉胀性能
6.1.4 凸耳性能
6.2 双相不锈钢成形性能影响因素
6.2.1 织构
6.2.2 成形速度
6.2.3 润滑条件
6.2.4 成形温度
参考文献
7 双相不锈钢的超塑性
7.1 材料的超塑性的变形机理及影响因素
7.1.1 组织条件
7.1.2 应变速率
7.1.3 变形温度
7.2 双相不锈钢超塑性变形机理
7.3 双相不锈钢的超塑性及其应用的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