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史学问津(精)
ISBN:9787213110177
作者:作者:包伟民|责编:李信//汪芳
定价:¥88.0
出版社:浙江人民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2 精装
页数:402页
商品详情
目录

一  史学从业简述
  生平学业
  “目光向下”
  冲融会通
二  历史学是什么
  引言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研究如何展开
  大学历史专业学什么
  结语
三  历史学“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
  什么是历史学的思维方式
  关于新媒体时代的历史学
  岳飞形象塑造给我们的提示
四  《历史学基础文献选读》导言
  史学的起源
  史学的特性
  史学的演进
五  数字人文及其对历史学的新挑战
  检索资料
  提出议题
  统计分析
  余论
六  走出“汉学心态”:中国古代历史研究方法论刍议
  理论饥渴与汉学心态
  西方汉学的主体性与其特点
  走向实证与学术自信
  结语
七  “唐宋变革论”:如何“走出”?
  学术史视角
  牵动性因素
  多层面观察
  余论
八  “大宋史”三题
  概念内涵
  争议回应
  研究举例
九  “理论与方法”:近三十年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学术史
  “饥渴症”
  “理论”
  “范式”
  “问题意识”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结语
十  近四十年辽宋夏金史研究学术回顾
  时代背景
  概况归纳
  研究举例
  推进展望
十一  走向深化:辽宋夏金史研究展望
  研究推进及其动因
  学术创新的可能性
  几点建议
十二  新世纪南宋史研究回顾与展望
  渐成气象
  转变原因
  推进可能
十三  视角与史料:关于宋代研究中的“问题”
  论题
  史料
十四  努力构建以本土经验为基础的史学理论体系——从宋代“货币地租”问题的争论谈起
  “货币地租”还是“钱租”或“折钱租”
  意见与回应
  批评的逻辑
十五  历史观察的思维特征——从宋代城市史说起
  问题的提出
  学术史的启迪
  城市史的例证
  结语——历史观察的思维特征
十六  唐宋城市研究学术史批判
  阶段特征与发展趋势(上)
  阶段特征与发展趋势(下)
  研究方法与扩张推力
  范式强化与概念纠葛
  余论
十七  杂学谓博:江南市镇考察忆旧
  主题选择
  分析工具
  田野经历
附录一  如何研究地方史?
  为何要关注“地方”?何谓“地方政治”?
  如何解决史料难题?重建地方生态有无可能?
  区域个案研究如何避免重复?如何打通城乡?
  地方史研究中“田野”的意义
  如何整理运用“档案”才能更好认识地方?
  “数字人文”:助力还是阻力?
  结语
附录二  包伟民:我的“目光向下”是想体现基层民众对历史的贡献
  必须要把基层民众对历史的贡献给体现出来
  历史学要回归叙述
参考文献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