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这一代人
文化立场
共同经验
知识传统
代际差异
东西纵横
在西方的目光下——当代文学价值评判与世界文学标准
诺贝尔情结:西方文化的霸权和东方的边缘性
遥相对峙的国度:纯文学的衰微与大众的文学接受模式
比较文学的危机和价值
时文别解
老树繁花“闪耀的韵致”和迷津——《繁花》审视世界的方式及其他
中国传统审美资源的回归、化用与价值——从格非近作看其新古典主义风格
通向“文城”的漫长旅程——从余华新作《文城》看其创作的演变
知性写作的美学与小说疆界拓展的限度——从《应物兄》说起
家国叙事与个体精神叙事的叠合与断裂——从《财主底儿女们》为出发点看中国小说的叙述特质
痛,且飘浪在风中——张怡微的青春书写
超越于真实幻觉之外——兼论《纪实和虚构》《务虚笔记》
私人经验与公共话语:陈染、林白小说论略
在都市狂欢打击乐的背后:读邱华栋《城市战车》
西土展痕
文学与瘟疫的不解之缘
昆德拉热与文化犬儒主义
猎手与猎物间的权力游戏——耶利内克《钢琴教师》及其他
复仇的正义性与身体政治——读《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前传》
从受害者到虚无主义者: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反叛者的形象
左顾右盼
“我城”叙事模态新变的潜力
青春物语——20世纪70年代作家散论
欲望的凸现与调控:对“三言”“二拍”的一种解读
话语的冲突: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两种外来话语
关于我们这一代人
在上几代人的眼里,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们没有被耽误,躯体没有被史无前例的癫狂的漩流所裹挟、冲撞……但这种幸运反过来成了我们的劫运——由于一帆风顺(相对而言,将那些小小的崎岖、波折忽略不计),我们的成长期格外地漫长:在自身的迷乱、焦灼中,在忽忽欲狂的等待与期盼中,在生涩而鲁莽的尝试中,我们辨不清方向,而有意无意之间沾染上的对一切神圣价值目标刻毒的嘲谑又使我们有了一副未老先衰、矫情、面目可憎的世故相。
但这并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我们这一代人并不是一无所有:我们不必像某些人那样故作姿态地自诩为“苦难历史的魔鬼终结者”,但我们有着尽管卑微却也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生命体验。它熔铸成了我们的文化视角和立场,建构了与自己的精神世界相匹合的知识传统与结构。在上一代与下一代人的映衬下,我们的色彩虽不绚烂璀璨但却鲜明丰盈,我们的声音虽不激越高亢但却从容沉着、跌宕有致——总之,它们不是任何人的摹仿、放大或者延伸。
文化立场
一代人有一代人独特的文化立场,但在某些人(主要是上一代人)的眼里,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立场总显得有些可疑、暧昧不明。有一种看法认为,19世纪60年代出生的写作者不太关注社会和重大事件,缺乏高昂的人文精神。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指责。与其说上述指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这一代人真实的精神风貌,不如说它是上一代人话语的一种习惯性反射——实际上他们要指斥的是我们没有全心全意地承袭他们对当下社会生活和重大事件的那种激昂的热情和根深蒂固的救世情结。但我这儿要说的是,凭什么我们非得像前辈人那样,以他们的方式和姿态来看待世界和人生?
我丝毫不认为人在动荡不息的社会现实面前应采取一种漠然处之的犬儒主义态度。但应该打上问号的是人究竟应以怎样的方式介入社会生活?我们并不缺乏人文精神,但我们与前辈人的主要分岔点在于我们心目中的人文理想立足于我们个体的生命存在,而不是凌驾于个体之上。
我们理解,前几代人由于特定的社会情境的制约与文化传统的影响,从而认定他们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一切都要在社会的舞台上得到体现与确认。我们会对他们抱有适度的敬意,但决无可能再重复他们的历程。
对我们来说,我们依据的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从出生到死亡,我们每一个人都独立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尽管其间你可以最大限度地与亲友分享欢乐与痛苦,参与投入各种群体活动,但最终你得独自承担生命的重负与虚无。当你的生命历程结束时,你是孤独一人离开这个世界的,就像海德格尔所说的“死总是自己的死”,任何慰藉、祷告都无济于事,任何盖世的伟业与巍峨的丰碑都无力抗衡死亡摧枯拉朽的淫威。人生这种永恒的悲剧性境遇在加缪的剧作《卡利古拉》中一语道破:“人终有一死,却并不幸福。”
然而,我们并不是虚无主义者。我们和前辈人一样热爱此生此世的生活。但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或许又会遭到前辈人激烈的责难:你们这一代人是多么地虚怯啊!你们口口声声地说热爱生活,但你们又付出了什么!鬼才相信你们热爱生活,如果真是热爱,为什么不像我们那样义无反顾地投入?为什么不关注当下沸腾的生活和重大的社会事件?离开了这些,个体还有什么真正的生活?说到底,你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永远是冷漠的旁观者。加缪《局外人》中的默尔索倒是你们的真切写照。你们反复声辩你们有着并不比我们黯淡的人文理想,但你们从来没有为它的实现倾注过心血。你们从来没有奋斗过,从来没有忘我地投入过一项事业。你们永远只是纸上谈兵,只是一味贪图安逸。不错,你们是历史的幸运儿,你们不费吹灰之力便享受了改革的年代带来的全部好处,并以此沾沾自喜。你们从来没有真正地生活过!你们只是像影子一样地飘浮着。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