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写意体系研究
主持人语:中国画写意风格史研究(施锜)
柏子庭《枯木图》双幅研究(施锜)
畅叙、互释与合璧:乾隆帝“御制诗意图”的制作脉络(孙启)
文徵明题跋与题画诗中的写意特征(王莎莎)
中国绘画史研究视野中的画绢关注((日)植松瑞希 施锜)
佛教美术研究
“迦腻色伽一世”金币佛像时代考——兼论龟兹石窟艺术之风的西渗(阮荣春 刘祎)
论禅林草衣文殊像的来源与传播(李静)
论云冈石窟所见天人形供养人图像(王友奎)
四川资阳蛮乐寺新发现的弥勒经变造像研究(张媛媛 张亮)
出自柱下:道教视野下的《步辇图》解读(李斯斌)
佛教花供图像与来源探讨(王文君 李雯雯)
美术考古研究
中国馆藏织物缠枝纹样图像特征研究(刘慧 董雪帆)
唐太宗《温泉铭》书事考述及其审美流变考察(赵辉)
河北正定广惠寺华塔详部装饰图像考(江寿国 陆雨)
元至清末兰蕊式湖笔考辨(姚丹 卢忠威)
由神性到人性:远古至汉代考古文物中“牛”母题意象的嬗变(栾飞飞)
绘画史研究
西画东渐过程中古意与现代性的关系(童兴强 吕少卿)
尚武、嬉游与渔歌:三国东吴朱然墓漆画中的“童戏图”(周方)
被“复制”的山峦——至正末年王蒙应酬画中的粉本使用(董佰奇 傅吉鸿)
时代图像——中国综合材料绘画发展研究(刘春霞 张亮)
海派绘画艺术生态中的王一亭(丁丁)
从传统到中西:吴历“史名”建构关注点的流变(孔叙仁)
美术与书法研究
20世纪前期中国水彩画理论之建构及其发展(乔志强)
石鲁《古长城外》的绘画叙事策略研究(王曼利 王欣)
传统壁画临摹技艺的创新发展研究——以北京法海寺为例(刘凯 杨馨雅 刘会雨)
战国竹简文字笔法表现及其涉及的相关问题浅析(柳洋 蔡心怡)
中国美育现代性话语建构的再思考(王作川)
美术设计与创作研究
空间的延展:沈周《魏园雅集图》再探及其文化意义(彭再生)
贯休《十六罗汉图》的装饰性特征及来源探析(郑鹏伟 肖蓉)
以美寓教:《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插图的审美风格与教育功能(邹涛 高晶晶)
中国本土油画藏品的修复策略与实践探索(朱曼丽)
近代世博会中国获奖产品商标艺术风格研究(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