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成为高收入国家:风险、优势与途径
1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教训与中国的风险
1.1 任其自然增长与跌入中等收入陷阱
1.2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走出中等收入阶段的经验
1.3 应进入而未进入高收入阶段的拉美教训
2 经济增速下行风险及其扭转的优势
2.1 未来中国发展面临的一些风险
2.2 中美印之间未来基于人口的竞争
2.3 中国经济增长的优势与潜力
3 不同政策建议与改革推动增长的历史
3.1 主要经济学流派各自政策的失效
3.2 体制复归的声音和结构调整的讨论
3.3 改革开放以来三次S型经济增长
第二篇 富民强国的基础在于建设市场经济国家
4 经济增长:忽视中国特殊体制测算的缺陷
4.1 现有TFP分析主要观点及其评述
4.2 TFP模型假设:东亚经典模式与中国的比较
5 土地体制扭曲与国民经济紊乱
5.1 土地配置扭曲与国民经济紊乱
5.2 土地交易扭曲影响效率、收入和供求平衡
6 市场条件还原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潜能
6.1 市场假设条件还原分析法的逻辑
6.2 资本配置两部分体制改革的增长潜能
6.3 人口和劳动力流动受阻的产出损失与增长潜能
6.4 土地体制扭曲损失与市场化改革的潜能
6.5 改革获得潜能结构分布与总增长能力估计
7 经济循环和进入富裕社会的展望
7.1 还原居民收入和消费与产能的关系
7.2 收入和消费与跨越高收入门槛
7.3 就业创业收入与缩小城乡财富差距
7.4 创业置业与增加中低收入人口物质财富
第三篇 中华民族久远富强:水利、技术和人口
8 保证性增长:调水改土与扩大发展空间
8.1 城乡两要素模块淤积及其循环梗阻
8.2 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在于兴水改土
8.3 构建第三模块与疏通模块间经济循环
8.4 可行性:技术与体制及其经济实力
8.5 兴水改土:中华民族复兴之关键
9 中国21世纪复兴:技术进步与鼓励生育
9.1 知识产权等创新体制方面的突破性改革
9.2 科技进步的战略布局
9.3 彻底改革生育体制与出台鼓励生育政策
9.4 人口恢复和繁盛:远期经济增长的基础
10 结语:未来趋势判断与可供选择的思路和方案
思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