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修炼阳光心态(美美与共)
ISBN:9787568951944
作者:编者:曾国平|责编:李桂英
定价:¥42.0
出版社:重庆大学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248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章  掀起“心态”盖头来
第二章  看看“阳光心态的脸”
第三章  修炼成积极的心态
第四章  通过修炼去除消极心态
第五章  通过修炼心态做好压力管理
第六章  努力提高情商素养(上)
第七章  努力提高情商素养(下)
第八章  巧用修炼阳光心态的多种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精彩页/试读片段

    在我的工作、生活与学习中,听说过,也对别人讲过不少关于心态方面的故事,比如下面这个《借锤子》的故事就是一例。
    有一个人想在家里挂一幅画,他有钉子,但没有锤子,他知道邻居家里有锤子,于是,他决定到邻居那儿去借锤子。
    就在他刚要走向邻居家去借锤子时,他起了疑心:要是邻居不愿意把锤子借给我怎么办?昨天遇到他时,他可是漫不经心地与我打招呼的,是他太匆忙了,还是应付我?是装作匆忙而其实是对我有不满?他是因为什么事对我不满呢?既然他对我不满,他肯定就不会把锤子借给我了。但是他为什么对我不满呢?他为什么不把锤子借给我呢?不就是借个锤子吗,有什么了不起,我受够他了!
    于是,这位准备向邻居借锤子的人,迅速跑到邻居家门口,按响了门铃。邻居开了门,还没有来得及向这位借锤子的说“早安”,这个人就冲着邻居说道:“留着你的锤子给自己用吧,你这个恶棍!”
    邻居见状,莫名其妙!
    不用我解释这个故事的含义,不用我说明这个故事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其实,每个人听了这个故事,都应该明白什么是心态、明白这个要向邻居借锤子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态了!
    什么是心态?就是心之状态、心灵状态、心理状态。
    心态,是一个颇具中国文化色彩的提法,但是,它却起始于西方关于智能的研究。心态,国外多称“心智”,即心理与智能。
    中国人所说的心态,一般是指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状态的总和,是人对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等外界因素的反映和体验,是一个人的价值观的直接体现。
    注意,这里的心态,主要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就是人的种种“心想”,如前面讲的《借锤子》的故事,就是那位要向邻居借锤子的人自己在这样想、那样想,其实邻居一点儿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也不一定就不借锤子给他。
    而下面这个故事,也是一种心理活动,但这种心理活动就与前面的《借锤子》中的人的心理活动有所不同。
    有一位就餐的客人问服务员:“明天天气如何?”
    服务员很自信地回答:“会是我喜欢的天气!”
    就餐人不解地问:“你怎么知道正好是你喜欢的天气?”
    服务员又回答说:“我发现每天的天气可能并不都如我意,我也不可能去改变这些天气。所以,我便试着去接受每一天的天气,甚至去喜欢它们。因此,明天的天气一定是我喜欢的!”
    如果你是那位就餐人,你听了这位服务员的这番话,你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你明白什么是“心态”了吗?
    心是否参与智能活动,中西方具有不同的观点。
    西方学者认为心是不参与智能活动的,参与智能活动的是脑!
    安东尼·罗宾说:“心态可以说是发生在我们体内几百万条神经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任何时间内的感受。我们大部分的心态都是靠直觉的。对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所作的反应,就叫作心态,可能会是进取的、有为的,也可能是颓丧的、受抑制的,但是很少有人想刻意地去控制它。在追求人生目标时,会有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差别就在于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心态上。”
    中国人从古至今基本上都认为心要参与智能活动。
    一般人这样说:“心想心想,是心在想。要想则用心,用心好好想一想。如心想事成、心生一计;心思心思,是心在思,心思缜密;思想思想,是心在思想。”
    P3-5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