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部分
第1章 激光概述
1.1 激光发展简史
1.2 激光的特性
1.2.1 高方向性
1.2.2 单色性
1.2.3 相干性
1.2.4 高亮度
1.3 原子的能级和辐射跃迁
1.3.1 原子的结构
1.3.2 原子的能级
1.3.3 原子的辐射跃迁
1.4 光和物质的作用
1.4.1 自发辐射跃迁
1.4.2 受激辐射跃迁
1.4.3 受激吸收跃迁
1.4.4 自发辐射跃迁、受激辐射跃迁和受激吸收跃迁之间的关系
1.4.5 自发辐射光功率与受激辐射光功率
1.4.6 光谱线的线型函数
1.5 激光形成的条件
1.5.1 受激辐射光放大
1.5.2 粒子数反转
1.5.3 激活粒子的能级系统
1.5.4 光学谐振腔和阈值条件
2.3.1 速率方程组
2.3.2 稳态工作时的粒子数反转分布
2.3.3 小信号工作时的粒子数反转分布
2.3.4 均匀增宽型介质的粒子数反转分布
2.3.5 均匀增宽型介质粒子数反转分布的饱和效应
2.4 均匀增宽型介质的增益系数和增益饱和
2.4.1 均匀增宽型介质的增益系数
2.4.2 均匀增宽型介质的增益饱和
2.5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2.5.1 损耗的种类
2.5.2 损耗因子
2.5.3 光子在腔内的平均寿命
2.5.4 无源腔的品质因数——Q值
2.6 光学谐振腔的衍射理论
2.6.1 数学预备知识
2.6.2 菲涅耳 - 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2.6.3 光学谐振腔的自再现模积分方程
2.6.4 激光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和激光纵模
第2章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2.1 激光器的基本组成
2.2 光学谐振腔的结构与稳定性
2.3 速率方程组和粒子数反转
第3章 激光器的输出
3.1 对称共焦腔内外的光场分布
3.1.1 共焦腔镜面上的场分布
3.1.2 高斯光束的传播特性
……
应用部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