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毛泽东读书生活见闻录
ISBN:9787509916209
作者:作者:徐中远|责编:商晶
定价:¥49.0
出版社:党建读物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273页
商品详情
目录

一、一生不遗余力读马列著作
  (一)《共产党宣言》一生不知读过多少遍
  (二)读《国家与革命》
  (三)读《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二、一生重视学习历史,博览群史,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一)从青少年到耄耋之年读过的部分史籍
  (二)一部二十四史反反复复读了24年
    1. 全面、系统研读二十四史
    2. 读二十四史过程中所写批注的基本情况
    3. 读二十四史主要特点
    4.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写的批注文字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三)毛泽东为什么一生爱读中国历史书籍
    1. 为了深刻全面把握“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
    2. 为了“以史为鉴”,从历史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启示
    3. 为了古为今用,让历史更好地为今天服务,为广大人民服务
  (四)古为今用三例
    1. 《愚公移山》
    2. 创作《沁园春·雪》
    3. 读《南史·韦睿传》批注:“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
三、一生爱读中国古典小说
  (一)“《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
  (二)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最爱读《红楼梦》,评价最高的也是《红楼梦》
    1. 晚年身边存有20多种不同版本的线装本《红楼梦》
    2. 毛泽东晚年为什么还如此爱读《红楼梦》
  (三)对《水浒传》的兴趣贯穿一生
    1. 新中国成立后读《水浒传》的情况
    2. 毛泽东为什么一生爱读《水浒传》
  (四)读《西游记》时写的两段批语,关心《西游记》研究
    1. 关于读《西游记》时写的两段批语
    2. 关心《西游记》的研究
  (五)读过的《聊斋志异》身边至少存有14种版本,先后写了四条批注
    1. 读过的《聊斋志异》身边至少存有14种版本
    2. 读《聊斋志异》先后写了四条批注
    3. 毛泽东对《聊斋志异》为什么一直充满浓厚的兴趣
四、读中国古诗词曲赋
  (一)从青年到老年一直爱读屈原的诗作
    1. 一生读过的《楚辞》各种版本和有关著作至少有50种
    2. 毛泽东为什么这样爱读屈原的诗作
  (二)爱读唐诗宋词
    1. 唐诗中最爱读“三李”
    2. 毛泽东晚年为什么爱读晚唐罗隐的诗
    3. 宋词圈画最多的是辛弃疾的词
  (三)爱读中国历朝历代名家赋作
  (四)毛泽东在生命最后岁月为什么还一遍一遍吟诵《枯树赋》
  (五)爱书写我国历代名人名家诗词、名句
五、在我国现代作家中,毛泽东最爱读鲁迅著作
  (一)一生爱读鲁迅著作
  (二)尤爱读鲁迅的杂文
  (三)爱读爱书写鲁迅的诗
六、晚年读新印的大字线装书
  (一)关于晚年读新印大字线装书的有关情况
  (二)读新印的三种版本中国文学史
  (三)读《基本粒子发现简史》和《不平常的核态》
七、读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书籍,一生不懈,垂老不倦
  (一)一生爱读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书籍
  (二)学习钻研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知识、新理论,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八、读报刊资料每天不能少
  (一)在延安通过读报纸发现田家英这个人才
(二)每天必读的一刊一报
  (三)关于“乒乓外交”与“小球转动大球”历史往事
  (四)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一直放在心上
  (五)与数百种报刊资料相伴一生
九、读笑话书和博览字帖、墨迹
  (一)读笑话书最多的一年
  (二)博览字帖、墨迹
十、毛泽东关于读书学习一贯的主张、思想理念
    1. 读书要“汇百家之说”“门门涉猎”“广收博览”
    2. 读书学习要“贵有恒”,“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
    3. 读书学习要“挤”和“钻”
    4. 读书要“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5. 读书学习“要写笔记”
    6. 读书学习要密切联系实际
    7. 读书要不唯书,不尽信书,要独立思考、辩证分析
    8. 读“无字之书”,要“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9. 读书学习“必须从不自满开始”,“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
    10. 读书“贵在择书”,重点的书、重要章节要反复读
    11. 历史书籍要多读,多读一本,就多了一份调查研究
    12. 读书学习要“至死方休”

精彩页/试读片段

    一、一生不遗余力读马列著作
    毛泽东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著作的一生,也是始终不懈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并密切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加以丰富发展创新的一生。毛泽东是马克思、列宁最忠诚、最优秀的学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也是与他的战友们一起倾心创立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最杰出、最卓著的引领者和实践者。毛泽东由读马列、信马列、研究马列,到运用马列、丰富马列、发展马列,几十年执着追求、几十年不懈奋斗、几十年不倦实践,值得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永远学习。
    (一)《共产党宣言》一生不知读过多少遍
    《共产党宣言》是青年毛泽东在开展革命活动时接触到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时间是1920年,毛泽东时年27岁。后来,毛泽东自己曾回忆说: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三本共产主义著作,“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
    《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页。
    《共产党宣言》是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列宁曾评价说:“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五四运动以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观点为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的先进分子所接受,使他们很快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就是这群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中最杰出的代表。
    《共产党宣言》这本马克思主义的划时代著作是毛泽东选择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向导。毛泽东自己曾说,读了《共产党宣言》这本书,“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可是这些书上,并没有中国的湖南、湖北,也没有中国的蒋介石和陈独秀。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②
    《共产党宣言》是毛泽东在艰难岁月里不断前行的指路明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都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伟大事业。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探索、实践中历尽磨难、历尽艰辛。面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种种没有想到而实际遇到了的困难和问题,怎么办?毛泽东的一条重要方法就是读《共产党宣言》,从《共产党宣言》中寻求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力量,找到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启示、思路、途径和办法。对于这一点,毛泽东自己曾这样说过:“要学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要精读,读了还要理解它,要结合中国国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去分析、去探索、去理解。理论和实践结合了,理论就会是行动的指南。”毛泽东还说,“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少次”。
    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新的工作、新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又多次用心研读《共产党宣言》,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在书上圈圈画画。这本书中有关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剥夺资产阶级占有他人劳动、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与传统的所有制观念决裂等处,都作了密密麻麻的圈画。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之后,各地迅速掀起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这年9月以后,毛泽东对《共产党宣言》中有关建立公有制方面的论述读得更加仔细,在很多地方作了圈点批画。
    P1-3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