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爆炸应力波与爆生气体对裂纹的作用机理
ISBN:9787502498542
作者:作者:邱鹏|责编:王梦梦
定价:¥69.0
出版社:冶金工业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113页
商品详情
目录

1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爆破光测力学方法
    1.2.2  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对裂纹的作用机理
    1.2.3  裂纹尖端应力场分布特征
2  垂直入射爆炸应力波对裂纹的作用机理
  2.1  概述
  2.2  经典和改进的焦散线理论
    2.2.1  经典焦散线理论
    2.2.2  改进的焦散线理论
  2.3  垂直入射爆炸应力波与裂纹作用实验
    2.3.1  实验试件
    2.3.2  实验系统
    2.3.3  爆炸后试件
    2.3.4  高速相机拍摄的焦散斑图像
    2.3.5  裂纹尖端位置和扩展路径
    2.3.6  裂纹速度、应力强度因子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4  爆炸应力波辨别及复合型焦散斑测量存在的问题
    2.4.1  P波、S波的辨别
    2.4.2  复合型焦散斑测量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斜入射爆炸应力波对裂纹的作用机理
  3.1  概述
  3.2  斜入射爆炸应力波与裂纹作用实验
    3.2.1  实验试件
    3.2.2  实验系统
    3.2.3  实验结果分析
  3.3  经典复合型焦散斑测量准则存在的问题
  3.4  改进的畸变复合型焦散斑测量准则推导
    3.4.1  复合型裂纹产生的光线偏转
    3.4.2  爆炸P波产生的光线偏转
    3.4.3  光线偏转矢量叠加
    3.4.4  光线映射方程的简化
    3.4.5  迭代算法求解ω和z0/f
  3.5  验证畸变复合型焦散斑模型
    3.5.1  P波压缩项作用情况验证
    3.5.2  P波拉伸项作用情况验证
    3.5.3  其他爆破试件验证
    3.5.4  裂纹应力强度因子
    3.5.5  裂纹扩展速度
  3.6  爆炸P波作用下复合型裂纹尖端应力分布和扩展方向
    3.6.1  改进的畸变复合型焦散斑模型背后的力学机理
    3.6.2  裂纹扩展方向的思考
    3.6.3  实验不足之处的思考
  3.7  本章小结
4  爆生气体和反射波对裂纹的作用机理(Ⅰ型裂纹)
  4.1  概述
  4.2  爆生气体和反射波与Ⅰ型裂纹作用实验
    4.2.1  裂纹、爆生气体、爆炸应力波的同时可视化
    4.2.2  实验试件
    4.2.3  实验系统
    4.2.4  实验结果分析
    4.2.5  实验数据的选取
    4.2.6  焦散斑几何形状变化
  4.3  不同焦散斑形状对应的应力强度因子测量
    4.3.1  经典圆形焦散斑计算应力强度因子
    4.3.2  畸变椭圆形焦散斑计算应力强度因子
    4.3.3  爆炸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变化规律
  4.4  爆生气体和反射波作用下的裂纹面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爆炸反射波对裂纹的作用机理(Ⅰ-Ⅱ复合型裂纹)
  5.1  概述
  5.2  爆炸反射波与Ⅰ-Ⅱ复合型裂纹作用实验
    5.2.1  实验试件
    5.2.2  实验系统
    5.2.3  经典焦散线方法测量Ⅰ-Ⅱ复合型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
    5.2.4  实验结果分析
  5.3  改进的Ⅰ-Ⅱ复合型畸变焦散斑测量准则
    5.3.1  几何光学模型
    5.3.2  验证改进的复合型焦散斑理论解
    5.3.3  倾斜反射P波作用下Ⅰ-Ⅱ复合型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测量
  5.4  改进的复合型焦散斑应力强度因子测量与经典焦散斑应力强度因子测量区别
    5.4.1  经典焦散斑理论适用于低应变率加载情况
    5.4.2  改进的焦散斑理论适用于高应变率加载情况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