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市地表硬化生态影响研究进展
1.1 城市地表硬化
1.2 对局地气候的改变
1.3 对土壤的影响
1.3.1 土壤物理性质
1.3.2 土壤化学性质
1.3.3 土壤微生物
1.4 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
1.4.1 植物健康
1.4.2 植物物候
1.4.3 植物生长
1.4.4 地表硬化类型差异
1.4.5 植物类型差异
1.5 常用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对象
2.2 试验设计
2.3 研究目标
2.4 研究内容
2.5 测定指标及方法
2.5.1 气象因子
2.5.2 土壤因子
2.5.3 树木生长指标
2.5.4 物候期
2.5.5 叶片水平上指标
2.6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城市地表硬化对微气候环境的影响
3.1 地表温度变化
3.1.1 日变化
3.1.2 年际变化
3.1.3 种植密度差异
3.2 土壤温度变化
3.2.1 日变化
3.2.2 年际变化
3.3 土壤含水量变化
3.4 讨论
3.4.1 地表硬化对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的影响
3.4.2 地表硬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地表硬化对城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 硬化地表下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4.2 地表硬化、树种和土层深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3 地表硬化对土壤理化指标间相关性的影响
4.4 讨论
4.4.1 地表硬化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差异
4.4.2 地表硬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树种间差异
4.4.3 地表硬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随土层深度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地表硬化对城市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5.1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5.2 土壤细菌多样性
5.3 与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丰度相关的因子
5.4 讨论
5.4.1 地表硬化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5.4.2 地表硬化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5.4.3 环境因子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城市地表硬化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6.1 成活率
6.1.1 成活率概述
6.1.2 成活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2 比叶重和叶片含水量
6.2.1 比叶重
6.2.2 叶片含水量
6.3 生长
6.3.1 株高
6.3.2 基径
6.3.3 年增长量
6.4 讨论
6.4.1 地表硬化对林木成活率的影响
6.4.2 地表硬化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6.4.3 透水地表和不透水地表间林木生长的差异
6.4.4 树种间林木生长差异
6.4.5 种植密度间林木生长差异
6.5 小结
第七章 城市地表硬化对林木物候的影响
7.1 林木发芽率
7.2 林木物候期
7.2.1 发芽期
7.2.2 落叶期
7.2.3 生长期
7.3 讨论
7.3.1 地表硬化对林木物候期的影响
7.3.2 透水地表和不透水地表间林木物候期差异
7.3.3 树种间林木物候期对硬化地表响应的差异
7.3.4 种植密度对林木物候期的影响
7.4 小结
第八章 地表硬化对城市林木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8.1 叶片生理胁迫
8.2 叶片光合色素
8.3 叶片光合生理参数
8.3.1 气体交换参数
8.3.2 叶绿素荧光参数
8.3.3 光响应特征
8.4 讨论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城市地表硬化改变了植物生长微环境
9.2 城市地表硬化改变了土壤理化性状
9.3 城市地表硬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9.4 城市地表硬化对绿化林木生长的影响
9.5 城市地表硬化导致林木物候期的提前
9.6 城市地表硬化对绿化林木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9.7 透水地表和不透水地表上生长的城市绿化林木的差异
9.8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