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土中国的三大特征
一、“一块田”:男耕女织的农业经济
二、“一个家”:家国同构的宗法政治
三、“一张桌”:以和为贵的家园文化
第一章 《乡土中国》75年阅读史
——从教授“旁白”到教师“导读”
一、作者的自我“旁白”
二、书评的推介评说
三、学者的专业研读
四、教师的“适度导读”
第二章 《乡土中国》的理论结构
——“用散文笔法写的人类学著作”
一、“用散文笔法写的人类学著作”
二、《乡土中国》结构诸种观点
三、《乡土中国》的理论结构
四、《乡土中国》与“农村社会学”
第三章 乡土中国的社会本色
——《乡土本色》解读
一、乡土中国是聚村而居的“熟人社会”
二、“乡土社会”与“熟人社会”
三、“熟人社会”与“半熟人社会”
第四章 乡土社会“文字是多余的”
——《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解读
一、“熟人社会”传情达意无“空间阻隔”
二、“熟人社会”经验传递无“时间阻隔”
三、如何理解对《文字下乡》的质疑?
第五章 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
——《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解读
一、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
二、“差序格局”的社会道德是“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三、“差序格局”与“等差之爱”
四、中国文化中的差序格局
第六章 乡土中国的家族制度
——《家族》、《男女有别》解读
一、乡土中国的基本社群是“家族”
二、乡土中国的感情定向是“男女有别”
三、“乡下的家”与“西洋的家”
第七章 乡土中国的礼治秩序
——《礼治秩序》、《无讼》解读
一、乡土中国的社会秩序是“礼治秩序”
二、理想的礼治社会是“无讼”社会
三、乡土中国的礼治传统
第八章 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
——《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解读
一、乡土中国的皇权是“无为政治”
二、乡土中国的基层是“长老统治”
三、乡土中国的“双轨政治”和“两道防线”
四、中国的“无为政治”与“长老统治”
五、茶坑:中国“乡治”的一个缩影
第九章 乡土中国的社会变迁
——《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解读
一、从血缘到地缘是社会性质的转变
二、乡土社会“注释”式变动引起名实分离
三、乡土社会靠欲望行事,现代社会按需要行事
四、乡土中国社会变迁的文化症结和重建之路
第十章 从《乡土社会》到《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的知识谱系与理论资源
一、《乡土中国》的知识谱系
二、《乡土社会》的理论要义
三、“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
主要征引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