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起点这么低,选择科研行业还有机会吗?
1.低学历走上大学讲台的3点好处
2.低职称给本科生上课的4大爽点
3.英雄莫问出处,以什么“身段”入行不重要
4.机会是在你认为自己没机会的时候错过的
第2章 岁数大了,现在申博/考博还来得及吗?
1.如果大龄考博,你会拥有4个优势
2.申请-考核制与社会招考,分别看重哪些指标?
3.申博/考博很简单,但要忘记应试教育那一套
4.当你认定自己来不及的时候才真的来不及
第3章 就算申博/考博成功也不好毕业,费那个劲干啥?
1.我是怎样用9个月完成博士毕业论文的
2.早规划、定任务、重执行,“三步走”达到毕业条件
3.做好大小论文的统筹与协同,事半功倍不是梦
4.只有坚信自己可以如期毕业的人,才会如期毕业
第4章 要不要去做,以及怎样去做个博士后?
1.做好成本收益分析,看清是否要去做博士后
2.博士后是手段,做与不做、去哪里做主要看目的
3.想让博士后阶段助力学术成长,你得做对6件事
4.给自己一个“看看梦想赋予你的那个世界”的机会
第5章 想要入职高校/科研院所,最该看重哪一点?
1.帮你把握入职单位“基本盘”的5个维度
2.如果你是乐观派,低头看路很重要
3.如果你是悲观派,仰望星空也重要
4.你所看重的,终将定义“你是谁”
第6章 参加学术会议,到底能学到什么?
1.那次参会,让我立志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2.该从报告人、主持人、点评嘉宾和提问者那里学什么
3.制订你的参会攻略,享受你的科研精进盛宴
4.没有不好的学术会议,只有不好的参会者
第7章 晋升副教授就很了不起,干吗非要评教授?
1.我是怎样(在第一次参评失利后)评上教授的
2.稀缺带来“选择压”,“选择压”决定生态位
3.没有谁能命令一个人去评教授,除非他自己
4.别对科研人说他不懂放弃参评教授的代价
第8章 怎样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科研团队?
1.“草台班子”也要好过孤军奋战,早觉醒早受益
2.如果不能组建自己的团队,就先加入一个
3.团队合作是科研产出的放大器和校准仪
4.别抱怨,这是你能拥有的最好团队
第9章 论文发表如此之难,究竟该怎么办?
1.论文投稿,所有 “不正常” 其实都是常态
2.“质量为王”是论文发表的“第一性原理”
3.与其抱怨宏观,不如在“能力圈”内努力改变微观
4.慢慢来比较快,捷径是发表论文最远的路
第10章 听说竞争很激烈,项目课题要不要申报?
1.连续4次申报某部委项目都未中标是种什么感觉
2.怎样获批你的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3.放弃对“等我……之后就去申报”的幻想
4.你不是拖延症,你只是害怕面对可能的失败
第11章 想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是痴心妄想?
1.我是怎样拿到3个省部级优秀成果二等奖的
2.科研成果奖的门槛很低,但要获奖得靠实力
3.实力和其他因素是1和0,没有1,再多0也没用
4.尽人事,听天命,然后忘记这件事
第12章 怎样维护身心健康,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
1.水果、杂粮、坚果、豆奶……健康饮食很重要
2.跳绳、卷腹、深蹲、慢跑、游泳……每周运动150分钟
3.体能、情绪、注意力、意义感,搭建精力管理金字塔
4.自我激励、积极暗示、规律作息、习惯养成
第13章 怎样看清基本盘,科研工作到底是什么?
1.科研,就是在垂直细分研究领域“挖呀挖呀挖”
2.任何科研成果的获得,都是小概率事件
3.科研能力的提升,重在“正确的方法持续做”
4.写作能力对科研工作目标的达成很重要
第14章 科研人的身份,究竟该如何定义?
1.科研人是玩家、教练和老板
2.用玩家身份逼自己全面落地执行
3.用教练身份帮自己选择优势赛道
4.用老板身份为自己整合外部资源
第15章 怎样实现心智模式转换,赋能科研工作?
1.从“保持平衡”到“专注当下”
2.从“追求效率”到“重视效果”
3.从“固定型思维”到“成长型思维”
4.从“风险厌恶”到“拥抱不确定性”
第16章 都说阅读文献很重要,到底该怎样读文献?
1.内容+方法:我是怎样阅读期刊论文的
2.次序×方法:我是怎样阅读学术专著的
3.发现值得读的文献比“怎样读文献”更重要
4.不以成果产出为目的的文献阅读都是耍流氓
第17章 都说问题意识很重要,怎样找准研究议题?
1.“冒昧问一句,大作的学术增量在哪里?”
2.问题意识、学术增量与研究价值的关系
3.怎样把问题意识落实在研究议题里
4.怎样把学术增量体现在科研成果中
第18章 都说跟随趋势很重要,怎样捕捉学术热点?
1.“点线面体”思维模型,足以让我对趋势心存敬畏
2.做个产品经理,和“用户需要”站在一起
3.善用文献数据库检索,通过“后视镜”把握当下
4.关注顶刊和转载期刊以及重要科研项目申报指南
第19章 面对千头万绪的日常工作,哪有时间做科研?
1.在每个可以步行的时刻,我基本是用跑的
2.把精力投放在能带来“指数增长”的工作上
3.处理好并联与串联、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4.获得“掌控感”比所谓的时间管理更重要
第20章 面对纷至沓来的工作任务,怎样去执行?
1.“执行三件套”:“今天宣言”、甘特图与计划表
2.把忙碌方式从“内卷模式”切换为“内驱模式”
3.成为卓有成效的科研人的4项自我修炼
4.别用战术上的自律掩盖战略上的“躺平”
第21章 如何开启飞轮效应,成就你一生的志业?
1.上帝视角,拥有跳出科研看科研的全局观
2.系统思维,打造专属于你的成功模型
3.以终为始,从结果倒推回来配置现有资源
4.来自马斯克的启示:梦想、责任、算法以及“去做”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