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艺术哲学
ISBN:9787569534238
作者:作者:(法)丹纳|责编:王西莹|译者:傅雷
定价:¥99.0
出版社:陕西师大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310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编  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
  第一章  艺术品的本质
  第二章  艺术品的产生
第二编  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
  第一章  意大利绘画的特征
  第二章  基本形势
  第三章  次要形势
  第四章  次要形势(续)
  第五章  次要形势(续)
  第六章  次要形势(续)
第三编  尼德兰的绘画
  第一章  永久原因
  第二章  历史时期
第四编  希腊的雕塑
  第一章  种族
  第二章  时代
  第三章  制度
第五编  艺术中的理想
  第一章  理想的种类与等级
  第二章  特征重要的程度
  第三章  特征有益的程度
  第四章  效果集中的程度
编后记

精彩页/试读片段

    我们所看见的艺术品是否以单单复制各个部分的关系为限?绝对不是。因为最大的艺术宗派正是把真实的关系改变最多的。
    比如考察意大利派,以其中最大的艺术家米开朗琪罗为例;为了有个明确的观念,你们不妨回想一下他的杰作,放在佛罗伦萨美第奇墓上的四个云石雕像。你们之中没有见过原作的人,至少熟悉复制品。在两个男人身上,尤其在一个睡着、一个正在醒来的女人身上,各个部分的比例毫无问题与真人的比例不同。便是在意大利也找不到那样的人物。你可以看见衣着华丽、年轻貌美的女子,眼睛发亮、蛮气十足的乡下人,肌肉结实、举止大方的画院中的模特儿;可是不论在乡村中,在庆祝会上,在画室里,不论在意大利还是在旁的地方,不论是现在还是16世纪,没有一个真正的男人女人,和米开朗琪罗陈列在美第奇庙堂中的愤激的英雄、心情悲痛的巨人式的处女相像。米开朗琪罗的典型是在他自己心中,在他自己的性格中找到的。要在心中找到这样的典型,艺术家必须是个生性孤独、好深思、爱正义的人,是个慷慨豪放、容易激动的人,流落在萎靡与腐化的群众之间,周围尽是欺诈与压迫、专制与不义,自由与乡土都受到摧残,连自己的生命也受着威胁,觉得活着不过是苟延残喘,既不甘屈服,只有整个儿逃避在艺术中间;但在备受奴役的缄默之下,他的伟大的心灵和悲痛的情绪还是在艺术上尽情倾诉。米开朗琪罗在那个睡着的雕像的座子上写着:“只要世上还有苦难和羞辱,睡眠是甜蜜的,要能成为顽石,那就更好。一无所见,一无所感,便是我的福气,因此别惊醒我。啊!说话轻些吧!”他受着这样的情绪鼓动,才会创造那些形体;为了表现这情绪,他才改变正常的比例,把躯干与四肢加长,把上半身弯向前面,眼眶特别凹陷,额上的皱痕像攒眉怒目的狮子,肩膀上堆着重重叠叠的肌肉,背上的筋和脊骨扭作一团,像一条拉得太紧、快要折断的铁索一般紧张。
    同样,我们来考察佛兰德斯画派;在这个画派中以大师鲁本斯为例,在鲁本斯的作品中以最触目的一幅《甘尔迈斯》为例。这幅画不比米开朗琪罗的四座雕像更接近普通的比例。你们不妨到佛兰德斯看看真实的人物。即使在他们高高兴兴、大吃大喝的时候,在安特卫普和别处的巨人节上,也只有一些酒醉饭饱的老百姓,心平气和地抽着烟,冷静、懂事、神色黯淡,脸上的粗线条很不规则,颇像特尼尔斯笔下的人物;至于《甘尔迈斯》画上那批精壮的粗汉,你可绝对找不到,鲁本斯是在别处搜罗来的。在残酷的宗教战争以后,肥沃的佛兰德斯受了长时期的蹂躏,终于重享太平;土地那么富饶,人民那么安分,社会的繁荣安乐一下子就恢复过来。个个人体会到丰衣足食的新兴气象;现在和过去对比之下,粗野的本能不再抑制而尽量要求享受,正如长期挨饿的牛马遇到青葱的草原,满坑满谷的刍秣。鲁本斯自己就体会到这个境界,所以在他大批描绘的鲜艳洁白的裸体上面,在肉欲旺盛的血色上面,在毫无顾忌的放荡中间,尽量炫耀生活的富裕,肉的满足,尽情发泄的粗野的快乐。为了表现这种感觉,鲁本斯画的《甘尔迈斯》才把躯干加阔,大腿加粗,腰部扭曲;人物才画得满面红光、披头散发,眼中有一团粗犷的火气流露出漫无节制的欲望;还有狼吞虎咽的喧哗、打烂的酒壶、翻倒的桌子、叫嚷、接吻、闹酒,总之是从来没有个画家描写过的兽性大发的场面。
    以上两个例子给你们说明,艺术家改变各个部分的关系,一定是向同一方向改变,而且是有意改变的,目的在于使对象的某一个主要特征,也就是艺术家对那个对象所抱的主要观念,显得特别清楚。诸位先生,我们要记住主要特征这个名词。这特征便是哲学家说的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说艺术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本质。本质是专门名词,可以不用,我们只说艺术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表现事物的某个凸出而显著的属性,某个重要观点,某种主要状态。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