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气候变化对大气复合污染的影响过程与机制
1.1 研究背景
1.1.1 气象参数的变化
1.1.2 我国大气复合污染的概况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案
1.4 主要进展与成果
1.4.1 气候变化对冬季霾日长期变化的影响
1.4.2 云量的年际变化及其原因
1.4.3 本项目资助发表论文(按时间倒序)
参考文献
第2章 青藏高原大气动力、热力过程对中国东部大气污染时空变异影响的机理
2.1 研究背景
2.1.1 我国霾污染天气区域性特征
2.1.2 青藏高原大地形影响与气溶胶区域性特征相关性
2.1.3 区域大气污染状况变化与天气气候影响
2.1.4 青藏高原大地形对中国东部霾天气变异的“气候调节”
2.1.5 青藏高原与亚洲季风在区域气溶胶时空变化及其大气污染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2.1.6 青藏高原影响与大气环境变化关联性理论与应用
2.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案
2.4 主要进展与成果
2.4.1 青藏高原“背风坡”动力效应对中国东部大气污染的影响
2.4.2 青藏高原大地形及其东部热力结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霾事件机理
2.4.3 青藏高原动力和热力强迫对中国中东部大气气溶胶时空变化的影响
2.4.4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和冬季风对中国大气污染的协同影响
2.4.5 青藏高原热力、动力异常对四川盆地霾年际变率的影响及其预测信号
2.4.6 区域环境资料反演技术与同化方法
2.4.7 区域地形特征对北京霾污染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2.4.8 边界层高度变化特征及其与PM2.5浓度的关系
2.4.9 本项目资助发表论文(按时间倒序)
参考文献
第3章 我国华北地区大气复合污染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现状
3.2.1 大气污染传输过程的模拟研究
3.2.2 大气复合污染对区域天气气候的影响
3.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3.4 研究方案
3.5 主要进展和成果
3.5.1 极端污染事件的长期变化趋势及辐射效应
3.5.2 揭示了气溶胶间接效应是提高模式对极端降水模拟能力的关键因素
3.5.3 全球-区域嵌套气候环境模式系统对华北区域气候和大气复合污染变化趋势的预估
3.6 总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异常气候现象对我国雾霾影响程度和机制的研究
4.1 研究背景
4.1.1 我国雾-霾天气的趋势及区域变化
4.1.2 异常气候和雾-霾天气之间的关系
4.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4.2.1 研究目标
4.2.2 研究内容
4.3 研究方案
4.4 主要进展与成果
4.4.1 霾污染的时空分布及海陆热力作用对霾的影响
4.4.2 异常气候事件对我国霾污染的影响机制
4.4.3 本项目资助发表论文(按时间倒序)
参考文献
第5章 气溶胶与天气气候相互作用对我国冬季强霾污染的影响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5.2.1 研究目标
5.2.2 研究内容
5.3 研究方案
5.3.1 气候变化背景下天气气候条件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和模拟
5.3.2 大气灰霾污染的大尺度模拟及其关键过程分析
5.3.3 减排对天气气候和未来强霾污染的影响
5.4 主要进展与成果
5.4.1 气候变化背景下天气气候条件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和模拟
5.4.2 大气灰霾污染的多尺度模拟及其关键过程分析
5.4.3 减排对天气气候和未来强霾污染的影响
5.4.4 本项目资助发表论文(按时间倒序)
参考文献
第6章 华北地区气溶胶-辐射-气象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大气复合污染的影响
6.1 研究背景
6.1.1 中国大气复合污染和气溶胶效应
6.1.2 气溶胶-辐射-气象相互作用及其对霾污染的影响
6.1.3 天气/气候-化学/气溶胶耦合模式
6.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6.2.1 研究目标
6.2.2 研究内容
6.3 研究方案
6.4 主要进展与成果
6.4.1 北京冬季中国科学院大气所铁塔气溶胶综合观测实验
6.4.2 气溶胶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研究
6.4.3 模式发展和模式研究
6.4.5 本项目资助发表论文(按时间倒序)
参考文献
第7章 冬春季四川盆地西南涡活动对大气复合污染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7.1 研究背景
7.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7.2.1 研究内容
7.2.2 研究目标
7.3 研究方案
7.3.1 研究方法
7.3.2 总体技术路线
7.4 主要进展与成果
7.4.1 四川盆地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及其与东部地区的差异
7.4.2 四川盆地西北部城市群冬季空气重污染气象成因
7.4.3 四川盆地空气重污染天气过程中西南涡等中小尺度系统配置及其影响机制
7.4.4 南支槽活动对四川盆地典型空气重污染过程的影响与机制
7.4.5 引发中国西南地区冬季干旱和霾污染的大气环流背景及海-气遥相关特征
7.4.6 西南地区干旱和非干旱事件对当地空气污染事件的影响
7.4.7 多尺度气象条件耦合对四川盆地大气重污染过程的综合影响机制概念模型
7.4.8 本项目资助发表论文(按时间倒序)
参考文献
第8章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对中国典型地区大气污染的影响与机理
8.1 研究背景
8.1.1 中国冬季霾污染研究现状
8.1.2 ENSO的复杂性及气候影响
8.1.3 ENSO影响中国冬季霾污染研究现状
8.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8.2.1 研究目标
8.2.2 研究内容
8.3 研究方案
8.3.1 统计分析中使用的数据
8.3.2 不同分布型和强度ENSO事件海表温度扰动的计算
8.3.3 BCC_AGCM2.0_CUACE/Aero模式简介
8.3.4 天气型分析方法
8.4 主要进展与成果
8.4.1 中国冬季霾日数与全球海温的相关性
8.4.2 不同类型ENSO事件影响中国冬季气溶胶时空分布的数值模拟
8.4.3 模拟研究ENSO对中国冬季气溶胶浓度时空分布的影响及机制
8.4.4 模拟研究不同分布型和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冬季气溶胶浓度时空分布的影响及机制
8.4.5 模拟研究不同分布型拉尼娜事件对中国冬季气溶胶浓度时空分布的影响及机制
8.4.6 基于观测事实讨论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京津冀地区冬季霾日数的影响及其机制
8.4.7 本项目资助发表论文(按时间倒序)
参考文献
第9章 我国东部超大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成因外场综合协同观测研究
9.1 研究背景
9.1.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9.1.2 国内大气复合污染外场观测试验研究现状及需求
9.2 主要研究内容、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路线
9.2.1 主要研究内容
9.2.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9.2.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9.3 主要进展与成果
9.3.1 外场综合观测试验的组织与实施
9.3.2 外场综合观测平台研发和测量技术研发
9.3.3 大气复合污染生成关键理化机制研究进展
9.4 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