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方式
1.2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规模
1.3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项目
1.3.1 国内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项目
1.3.2 国外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项目
2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机理
2.1 流体性质
2.1.1 气体性质
2.1.2 地层水性质
2.2 岩石的物理性质
2.2.1 孔隙度
2.2.2 渗透率
2.3 二氧化碳-地层水-岩石相互作用
2.4 二氧化碳的运移特征
2.4.1 二氧化碳的溶解
2.4.2 二氧化碳的扩散
2.4.3 二氧化碳的对流
2.4.4 多相流运移模拟方法
2.5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机理
2.5.1 地质构造圈闭封存
2.5.2 束缚空间封存
2.5.3 溶解封存
2.5.4 矿化封存
2.6 小结
3 地质参数对封存效果的影响
3.1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模拟方法
3.1.1 模拟方法介绍
3.1.2 模拟方法的选择
3.1.3 数学模型
3.1.4 数值模型的构建
3.2 二氧化碳注入后储层物性变化
3.2.1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变化
3.2.2 储层宏观孔隙结构变化
3.2.3 润湿性及流体分布变化
3.2.4 毛管力曲线变化
3.2.5 应力敏感及渗透率变化
3.3 地质参数对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效果影响
3.3.1 地层温度
3.3.2 地层压力
3.3.3 储层孔隙度
3.3.4 储层渗透率
3.3.5 纵横渗透率比
3.3.6 残余气饱和度
3.4 小结
4 流体属性对封存效果的影响
4.1 地层水矿化度对封存效果的影响
4.1.1 对枯竭油气藏封存影响
4.1.2 对咸水层封存影响
4.2 地层水组分对封存效果的影响
4.2.1 咸水溶液组分类型
4.2.2 对咸水层封存影响
4.3 小结
5 盖层特征对封存效果的影响
5.1 盖层密闭机理
5.1.1 毛细管封闭
5.1.2 盖层水力封闭
5.1.3 盖层超压封闭
5.2 盖层特征对封存效果的影响
5.2.1 盖层总厚度
5.2.2 盖层内部单层厚度
5.2.3 盖地比
5.3 小结
6 断层特征对封存效果的影响
6.1 断层中流体交换机制
6.1.1 断层结构
6.1.2 断层水力耦合分析
6.1.3 断层活化分析
6.1.4 流体交换机理
6.1.5 流体泄漏阶段
6.2 断层特征对封存效果的影响
6.2.1 断层发育位置
6.2.2 断层带厚度
6.2.3 断层渗透率
6.2.4 断层分布
6.3 小结
7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主控因素筛选
7.1 主控因素分析方法
7.1.1 灰色关联度分析
7.1.2 层次分析
7.1.3 主成分分析
7.1.4 机器学习算法
7.1.5 聚类分析
7.1.6 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
7.1.7 因子分析
7.1.8 深度学习
7.2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主控因素分析
7.2.1 评价指标序列确定
7.2.2 枯竭油气藏二氧化碳封存主控因素
7.2.3 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主控因素
7.3 小结
8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效果评价方法
8.1 封存潜力评估
8.1.1 封存机理法
8.1.2 面积法
8.1.3 容积法
8.1.4 容量系数法
8.1.5 溶解度法
8.2 封存适宜性评价
8.2.1 封存潜力分级
8.2.2 封存评价体系
8.2.3 封存适宜性评价方法
8.3 实例分析验证
8.4 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