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论
1.1 钒及其主要化合物
1.1.1 钒的性质
1.1.2 钒的主要化合物
1.1.3 钒系材料的用途
1.2 钒在钢铁中的应用
1.2.1 钒在钢中的作用
1.2.2 氮在含钒钢中的作用
1.2.3 钒在钢中的应用
1.2.4 钢中增钒的途径
1.3 含钒炼钢添加剂
1.3.1 钒铁
1.3.2 氮化钒
1.3.3 氮化钒铁
参考文献
2 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氮化钒铁
2.1 以三氧化二铁为铁源
2.1.1 实验原料和方法
2.1.2 物相分析
2.1.3 成分分析
2.1.4 宏观及微观形貌分析
2.1.5 高温过程反应热力学
2.1.6 反应机理
2.2 以四氧化三铁为铁源
2.2.1 实验原料和方法
2.2.2 热力学分析
2.2.3 物相分析
2.2.4 SEM 表征
2.2.5 密度变化
2.2.6 元素含量分析
参考文献
3 两步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氮化钒铁
3.1 实验原料和过程
3.2 物相分析
3.3 SEM 表征
3.4 密度变化
3.5 元素含量分析
4 铁高温过程作用机理分析
4.1 实验原料和过程
4.2 实验结果
4.2.1 铁源对氮化钒铁的成分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4.2.2 铁含量对高温反应速率的影响
4.2.3 铁含量对氮化钒铁中 VN 相成分的影响
4.3 讨论
4.3.1 恒温反应动力学
4.3.2 铁液平衡状态分析
参考文献
5 碳高温过程反应行为分析
5.1 实验原料和过程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1 923~937 K 下碳的反应行为分析
5.2.2 1323~1423 K 下碳的反应行为分析
5.2.3 1473~1673 K 下碳的反应行为分析
5.2.4 微观形貌分析
5.2.5 恒温反应动力学
5.2.6 反应机理分析
参考文献
6 CO 气基还原 V2O5基础分析
6.1 实验原料和过程
6.2 反应热力学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非等温还原实验
6.3.2 等温还原实验
6.3.3 CO 比例对还原过程中影响
6.3.4 微观形貌分析
6.3.5 反应机理
参考文献
7 氨气还原氮化法制备氮化钒铁
7.1 实验原料和过程
7.2 实验结果
7.2.1 物相分析
7.2.2 微观形貌分析
7.3 讨论
7.3.1 反应热力学
7.3.2 反应机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