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宇宙是巧合吗(如何轻松理解熵三体及更多随机性问题)/科学思维脱口秀
ISBN:9787573023841
作者:作者:(奥)弗洛里安·艾格纳|责编:项楠//宋佳明|译者:吕慧云
定价:¥48.0
出版社:海南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2 平装
页数:194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我们不善于辨认巧合
  都是泡利的错
  因巧合而犯罪
  巧合的发生不是巧合
第二章  世界是个钟表
  宇宙=数学
  最好的时代,最好的世界
  拉普拉斯、上帝和无所不知的妖怪
  艾萨克·牛顿:宇宙机械师
第三章  蝴蝶是无辜的
  三体问题:一个错误开启伟大的发现
  一切可能都曾发生过
  风暴不是蝴蝶引起的
  一切事物相互关联
第四章  最后的赢家是无序
  微观与宏观之间的桥梁
  熵让时间无法倒流
  规整有序亦有可能
  谁创造了最初的秩序?
  宇宙是上周四诞生的吗?
第五章  量子的味道就像鸡肉
  大自然也不知道
  疯狂的量子叠加
  波函数就是全部事实
  薛定谔的猫
  什么是测量?
  量子纠缠
  量子理论不是巫术
  多世界诠释:只是有趣的智力游戏
  量子自杀
第六章  现在怎么办,巧合或注定?
  部分与整体
  拉普拉斯妖的世界
  当真相不可验证时,科学就成了偏好问题
  自由意志
  我们应该关注更有意义的问题
第七章  基因彩票
  每个人都因巧合而诞生
  巧合与自然选择
  人类是无趣的基因容器
  这是巧合吗:同功与趋同?
  小范围进化
  意外的智慧:人类及其思想
  鸟羽灾难
  对造物主的渴望
第八章  存在于头脑中的巧合
  鸽子的迷信:并非都有关联
  风险不是恐惧心理
  人为的巧合,人为的范式
第九章  关于赌博:玩家绝不是赢家
  大数定律:不是数值,是概率
  高风险,高回报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金钱效益
  一切都需要理性,买彩票也是
第十章  因巧合而生病,因巧合而健康
  统计学救命
  安慰剂效应:如果想法能治病
  科学论断与主观感受
  卢尔德有没有奇迹?
第十一章  恰巧生效的魔法
  魔术师VS欺诈师
  意念实验室
第十二章  幸运的成功者
  幸存者偏差:我们对不幸视而不见
  彩票社会
  给巧合留一席之地
  无知之幕
第十三章  巧合是我们的朋友
  因为巧合,我们得以存在
  因为我们,巧合得以存在
尾注
参考文献
致谢

精彩页/试读片段

    第一章 我们不善于辨认巧合
    发生三次的梅子布丁故事、着火的粒子加速器和婴儿谋杀案
    ——为什么我们很难分辨巧合?
    “真是太巧了!”埃米尔·德尚(émile Deschamps)倍感惊喜,他在巴黎一家餐厅的菜单里发现了梅子布丁。在德尚的小时候,一位陌生的德·弗吉布先生(Monsieur de Fontgibu)请他吃了一份梅子布丁。此后,德尚就再没吃过这种甜点。
    他叫来服务员点餐,却得知最后一份梅子布丁已经卖给了一位客人,而这位客人恰巧是多年前的那位德·弗吉布先生。此刻德·弗吉布先生正与德尚坐在同一家餐厅里。
    如此特殊的巧合自然很难被忘记。数年后,德尚与朋友聚会时又吃到了梅子布丁,于是便说起之前的事:“现在就差德·弗吉布先生了。”
    话音刚落,一位神情迷惘的老者推门进来,是德·弗吉布先生!他走错了地方,误入德尚和朋友的聚会。
    梅子布丁和德·弗吉布先生同时出现了三次。发生这么多次的巧合肯定不是巧合!精神分析学家卡尔·荣格认为,有些事情以某种未知的神秘方式紧密相连,并称之为“共时性”。他将梅子布丁的故事作为共时性的典型例子。世界上存在一些无法验证的神秘之事,它们的奇特之处无法仅用巧合解释。
    都是泡利的错
    荣格和风趣的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i)也讨论过这个问题。物理学界通常被分为具备完全不同风格的两派——理论派和实证派。理论物理学家觉得自己棋高一着,因为实验物理学家解不开复杂的方程式;实验物理学家认为自己略胜一筹,因为理论物理学家用不好复杂的技术。两派都自认为是真正的科学家,常常互开玩笑。也有理论和实证结合的物理学家,但泡利不在其中。毋庸置疑他属于理论派。早在求学时,他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数学天赋,而做实验则一直不是他的强项。
    据说,只要泡利在场,物理实验设备就会出现故障;只要他在实验室里走一圈,正在进行的实验就会立刻结束(失败了)。1945 年,他因提出“泡利不相容原理”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原理指出,在一个原子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及以上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成功解释了原子结构。人们在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基础上衍生出“泡利效应”,指泡利不能和正在运转的实验设备处于同一空间。这当然是在开玩笑,可泡利本人对此深信不疑。泡利效应的背后就是共时性。
    为了避免泡利效应,泡利的好友、物理学家奥托·斯泰恩(Otto Stern)禁止他进入实验室。泡利访问普林斯顿大学时,大学的粒子加速器着火了。詹姆斯·弗兰克(James Franck)在哥廷根大学实验室里的一台贵重仪器发生故障时,泡利并不在场。弗兰克在给泡利的信中打趣道:“这次怪不到你头上了。”泡利回复:“说不定还是因为我。”因为他当天正在乘火车去哥本哈根的路上。仪器发生故障时,他恰巧在哥廷根停留,并且离实验室不远。
    谁能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这是巧合吗?也许事情根本没必要解释。
    每个人都会讲述故事。我们听到一个好故事,就会记住并转述给别人。在讲述的过程中,我们会添加一些细节来丰富故事内容,并删去我们不喜欢的地方。我们会将自己的经历重新排序,让它变成一个更吸引人的故事,然后把它储存在记忆里。这些在我们脑海里拆分再重组的精彩故事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真实情况,也许我们自己都拿不准了。
    梅子布丁的故事是真的吗?故事的讲述者是否为了让故事更吸引人而夸大事实?也许德尚其实经常吃梅子布丁,但他只记住了有德·弗吉布先生出现的几次。P3-5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