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有趣又好读的逻辑学
ISBN:9787807706540
作者:作者:刘雯|责编:胡国浚
定价:¥58.0
出版社:孔学堂书局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252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章  走进逻辑学的大门
  逻辑初识:会推理的儿子
  逻辑思维和事物本质:我们分手吧
  概念构筑逻辑:我心算特别快
  逻辑学中的判断:尴尬的爷爷
  主观想法和客观认知:喜欢下雨的人
第二章  探析逻辑学的基本规律
  同一律:保留的头发
  排中律:生死未卜
  矛盾律: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充足理由律:矮个孩子与短腿母牛
第三章  逻辑学中的谬误
  人身谬误:不守时的人说什么都没用
  因果关系谬误:下雨天的奇葩论
  滑坡谬误:可怕的人生假设
  稻草人谬误:你果然不爱我了
  非黑即白谬误:我怎么就支持恐怖分子了呢
第四章  解密逻辑学中的迥异思维
  抽象思维:这不就是1+1=2吗
  收敛思维:原来是百度呀
  逆向思维:不敢不回家的丈夫
  追踪思维:刨根问底的男孩
  博弈思维:有意思的猜拳游戏
  侧向思维:可以吸的奶嘴
  组合思维:汉堡不要面包
第五章  让论证更有力的逻辑推理
  因果推理:吃辣炒饭时要注意保暖
  归纳推理:兔子的生育能力
  类比推理:想吃公鸡下的蛋的国王
  直接推理:失踪的鸡
  选言推理:“可怕”的减肥中心
  演绎推理:参议员先生也是鹅
第六章  全方位缜密思维的逻辑技巧
  联想法则:明天交好运
  内省思维法则:看来,我不应该买车
  质疑法则:哭笑不得的服务员
  积累经验法则:骂人的本领
  直接认知法则:聪明的小华
  排除法则:有趣的神鬼逻辑
第七章  积极避开逻辑性误区
  人多就力量大吗:兔子的爸爸是谁
  偷换概念:认识孙中山
  经验不一定可靠:一枪未开的猎人
  以偏概全:会让人“拉肚子”的健身教练
  专家的话也不完全靠谱:第二个专家
第八章  逻辑学高手的点金智慧
  高手都思维缜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解开思维定式的枷锁:“上帝”视角
  做有素质的逻辑高手:智慧的证明
  顺路思维哲学:叫个外卖送我回家
  双赢下的智者逻辑:爸爸和儿子的“合作”
  “换汤不换药”的制胜战术:语言的魅力

精彩页/试读片段

    逻辑初识:会推理的儿子
    幽默故事
    午饭后,母女俩一起洗碗,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
    突然,厨房里传来了打破盘子的声音,然后一片沉寂。
    儿子淡定地说:“一定不是姐姐打破的。”
    父亲不解:“为什么?”
    儿子笑了笑,说:“因为妈妈没有骂人。”
    趣味点评
    母亲和女儿同时在洗碗,其间有人打碎了盘子,儿子虽在客厅,却做出“是母亲打破盘子”的精准判断。当父亲问及原因时,竟然是“母亲没有骂人”。这个答案在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逻辑学推理的魅力:通过缜密的逻辑思维,很快就能推理出来最精准的事实真相。
    逻辑学解读
    逻辑到底是什么?
    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科学,是我们思考问题时遵循的一种规律和规则。它不是枯燥的纸上谈兵,而是一门具有可行性、指导性的科学技术。逻辑学不仅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智慧地思考,更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所谓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所以逻辑思维又称为理论思维。
    有这样一则经典的逻辑推理故事: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一个逻辑高手,非常擅长逻辑分析。一天,他问他的学生:“我家来了两个人一起修理煤炉,一个脸上沾满了煤灰,而另一个脸上干干净净。你们觉得谁会去洗澡呢?”
    学生们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脸上有煤灰的那个人去洗澡了!”
    苏格拉底听了哈哈大笑:“不对。你们犯了一个典型的逻辑错误。满脸煤灰的人并不能看见自己的脸是否干净,却能看到对方的脸上干干净净,因此他会认为自己也很干净。而脸上干净的人看到对方脸上都是煤灰,会觉得干了活儿的自己也一定把脸弄脏了。因此,反而是脸部干净的那个人可能先去洗澡!”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逻辑学的重要性。这个故事里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正是应用了逻辑学的逆向思维和推理,让我们看到了对一件事情不同的诠释和解法,借助“语言”逻辑分析,帮助我们跳出常态思维的束缚,了解了逻辑的魅力。
    正如故事中的儿子,他也正是通过“屋内一片沉寂”这个现象,推理出来碗是妈妈打碎的,因为如果是姐姐打碎了碗,妈妈一定不会沉默。这就是典型的逻辑思维在分辨事实真相上的应用。这也告诉我们,逻辑思维可以通过应用逻辑知识相应的推理,而摒除错误,判断一件事物的真实性。
    让我们再来看一则故事:
    有一位国王,他想处死一位忠臣,但是苦于没有罪名。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国王对忠臣说:“你常常说一切为国王考虑,现在我就成全你,看一看你能不能猜出我在想什么。如果猜对了,你就升官。如果猜错了,就说明你心中没有国王,就必须处死你。”
    这个忠臣非常有智慧。他笑了笑,只是说了一句话,国王就不得不放过了忠臣。
    那么忠臣到底说了什么呢?
    在这里,我们先卖一个关子。且来讨论一下,如果把忠臣换作是你,你该怎么回答?你或许会说:“这个国王的问题没法回答,忠臣是必死无疑的,因为根本就不可能答对问题。国王心里想什么,只有国王自己知道,这让忠臣如何猜测呢?再说明白一点儿,即使忠臣绞尽脑汁猜对了,如果国王不承认,坚持说他的答案是错误的,忠臣也没有办法。”也就是说,忠臣回答错误会被处死,忠臣回答正确,却无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依旧会被处死。
    P2-4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