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文化散论集纳(上学术与道德)/雪岗人文讲堂
ISBN:9787514894752
作者:作者:雪岗|责编:史钰
定价:¥49.8
出版社:中国少儿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232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辑
  百家争鸣与诸子学说
  历史上的儒学
  关于荀子与《荀子》
  《荀子》点评(节选)
  人·道德·传统道德
  道德的体现与价值
第二辑
  以古为镜的学问
  回溯中华早期文明
  关于历史和历史人物
  古人精神探究
  孔子办学
  “一将功成万骨枯”
  “草木皆兵”与苻坚
  魏忠贤与阉党
  20世纪回眸
第三辑
  古代科学技术的长短
  中国的农业文明
  创造发明的国度
  关于科学的试定义
  科学家排行榜
  中医学与养生
  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
  科学的起跑线
  科学,从这里开始
  看《数字化农业》

精彩页/试读片段

    百家争鸣与诸子学说
    “百家争鸣”,是现在经常使用的词。它的源头,正是先秦时代的学术思想界。那时候,学者们竞相发表对自然和社会各种问题的见解,展开争论,形成了浓厚的钻研学问的气氛。结果呢,形成了众多的思想学派,成就了众多杰出思想家,奠定了我国古代思想学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努力发展壮大自己,一方面求存图强,一方面又想消除对手。这就必然使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学者们纷纷发表言论,著书立说,我们常说的“诸子百家”,就这样出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之学”最为有名。齐国在都城临淄西门外的稷下兴建学宫,招揽天下学者在这里讲学。他们专心研究学问,相互争论,人们叫他们“稷下先生”。齐宣王的时候,学宫的规模更大了,来游学的先后有几千人。其中有很多出名的学者,包括孟子和荀子。天下学者各抒己见,便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可以想见,那是多么热烈而动人的情景!
    “百家”,真有那么多吗?这要看怎么说。后人有进行归纳的,说当时主要有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儒、道、墨、法四家,是我们要着重讲的。其余六家,阴阳家是研究天文地理和五行学说的,对自然科学知识比较注重,同时也夹杂着占卜一类的活动,代表人物是齐国的邹衍。名家是专门对名词概念进行研究的一派。他们很有点后来律师的特征,对名与实的关系钻研得很细,像“白马非马”这个著名话题就是他们提出来的,很有意思。代表人物有惠施和公孙龙。纵横家是政治斗争的产物。当时东方六国为对付强大的秦国而联合起来,称为“合纵”;秦国为了分化各国,采取联合某一国而攻击另一国的方法,叫“连横”。为南北或东西联合当说客的,就是纵横家,有名的苏秦、张仪都是这种能言善辩的政客。杂家是把各派思想凑在一起的一些人。秦国的丞相吕不韦曾组织手下文人编了一本《吕氏春秋》,是杂家的代表作,但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只是汇集他人的学说。农家,自然就是研究农业的一些专家,像《孟子》中提到的楚国人许行,还有各地的农官们。至于小说家,因已失传,就难以说清了。
    其实,“十家”的说法并不准确。我们知道的,像孙武、孙膑等军事家为代表的“兵家”学说,就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派别。另外,与孟子同时代的杨朱也是一派思想的代表人物。杨朱这个人很有特点,他反对侵占他人和个人的财产,又公开主张“为我”“贵己”,以自我为中心。当时人说他是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后代人也常说他是极端利己主义者。而实际上,杨朱的观点代表了当时小生产者反对统治者任意侵夺他人权利的诉求,只不过他说得最直言不讳罢了。
    以上讲到的只是些大的学派,再细分则远不止这些。因为大学派中又有许多分支和小学派。像儒家,在孔子之后就分成了八派,道、法、墨也都分有不少支派。有人统计,当时诸子达到一百八十九家,写出的文章有四千三百二十四篇。这是有些根据的,因为从发表的文章上看,观点完全一致的绝少。学者之间或是小同大异,或是大同小异,或是截然对立,都充分阐发了个人见解。“百家”争鸣绝不是虚指。
    那时候,思想上的争论是十分激烈的,有的甚至达到水火不容的程度。学者们或口争或笔战,一个个都是辩论专家。孟子善辩是很有名的,但他还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是“不得已”,到了荀子的时候,则提出了“君子必辩”的口号,主动挑起论战,要辩出个是非。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