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城市热环境优化(从框架原理到策略)/规划时空维度丛书
ISBN:9787576609691
作者:作者:沈中健|责编:孙惠玉|总主编:王金岩
定价:¥59.0
出版社:null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165页
商品详情
目录

总序
序言
前言
1 城市热环境优化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 城市热环境问题
    1.1.1 城镇化与城市热岛效应
    1.1.2 全球气候变化与高温热浪
    1.1.3 城市建设与城市热环境优化
  1.2 城市热环境优化的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历程简述
    1.2.2 国内外研究的总体特征
    1.2.3 城市热环境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城市热环境优化研究与探索
    1.3.1 城市热环境优化研究的现状分析
    1.3.2 城市热环境优化研究的基本框架
2 城市热环境优化的理论框架
  2.1 城市热环境优化的逻辑思路
    2.1.1 城市空间异质性
    2.1.2 城市空间的层级结构
    2.1.3 城市热环境优化要素的界定
  2.2 城市热环境优化的体系构建
    2.2.1 城市规模管控
    2.2.2 景观格局重构
    2.2.3 用地功能布局
    2.2.4 空间形态设计
3 城市规模管控的原理
  3.1 城市发展与城市热环境的空间关系
    3.1.1 城市发展与城市热环境的耦合规律
    3.1.2 城市发展对城市热环境的驱动机制
  3.2 城市面积规模的影响机理
    3.2.1 城市面积规模的热力特征分异
    3.2.2 城市面积规模与城市热环境的关系
  3.3 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机理
    3.3.1 城市人口规模的热力特征分异
    3.3.2 人口密度与城市热环境的关系
4 景观格局重构的原理
  4.1 景观类型的热环境效应
    4.1.1 景观类型的热力特征差异
    4.1.2 源汇景观与城市热环境的关系
  4.2 景观空间构型的影响机理
    4.2.1 耕地景观空间构型的影响
    4.2.2 绿地景观空间构型的影响
    4.2.3 水域景观空间构型的影响
    4.2.4 建设用地景观空间构型的影响
    4.2.5 景观总体构型的影响
5 用地功能布局的原理
  5.1 绿地、水域的影响机理
    5.1.1 绿地、水域的热力特征分异
    5.1.2 绿地斑块的降温效果
    5.1.3 水域斑块的降温效果
  5.2 建设用地功能的影响机理
    5.2.1 建设用地功能识别
    5.2.2 建设用地功能的热力特征
    5.2.3 建设用地功能的热环境足迹
6 空间形态设计的原理
  6.1 局部气候区
    6.1.1 局部气候区的空间形态特征
    6.1.2 热岛强度的空间分异
  6.2 空间形态的影响机理
    6.2.1 空间形态与热岛强度的空间关系
    6.2.2 空间形态与热岛强度的关联机理
7 城市热环境优化策略
  7.1 城市规模管控
    7.1.1 城市总体布局
    7.1.2 城市分区管控
  7.2 景观格局重构
    7.2.1 源汇景观分区配置
    7.2.2 景观空间结构规划
    7.2.3 景观协调布局
  7.3 用地功能布局
    7.3.1 绿地、水域布局
    7.3.2 建设用地功能布局
  7.4 空间形态设计
    7.4.1 空间形态分区调整
    7.4.2 街区空间形态优化
8 城市热环境优化研究的未来
  8.1 城市热环境优化研究的理论框架
  8.2 城市热环境优化研究的技术方法
  8.3 城市热环境优化的规划实践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