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导论
第一章 超越与批判:马克思恩格斯与实证主义的历史相遇
第一节 启蒙与新思想:实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出场
一、启蒙运动的冲击:科学的兴起与被撼动的传统观念
二、以实证的名义:孔德与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三、以辩证的名义:马克思恩格斯与启蒙的批判精神
第二节 实践、历史与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实证主义的三个维度
一、超越实证主义直观之维的实践之维
二、超越实证主义自然之维的历史之维
三、超越实证主义道德之维的革命之维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实证主义的立场、方法与观念
一、革命实践导向: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实证主义的基本立场
二、经验与抽象之辨: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之思
三、思入历史深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洞见
第二章 辩证与实证:晚年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证主义的深化批判
第一节 来自实证主义的全面进攻:“实证主义标签”的源起与发展
一、全面得胜的自然科学与实证主义思想的“凯旋”
二、“严密科学”的世界观及其对工人运动的影响
三、作为“替罪羊”的恩格斯:西方学者的“实证主义者”指责
第二节 晚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科学与辩证思维的思考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思考
二、反对杜林就是反对实证主义
三、自然辩证法:实证思维还是辩证思维?
第三节 时代与理论的张力:回应实证主义决定论挑战的晚年恩格斯
一、变化的时代:晚年恩格斯面对的历史情境与挑战
二、驳斥实证主义的两个决定论:晚年恩格斯的历史写作与行动
三、理解晚年恩格斯:面向时代的思想家与革命家
第三章 哲学与革命:列宁与卢卡奇批判实证主义的辩证之思
第一节 大行其道的实证主义与遭遇危机的马克思主义
一、变动的时代与文明的危机:实证主义与科学的深度结合
二、辩证的失落:实证主义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三种表现形式
三、被“修正”的马克思主义与受挫的革命
第二节 列宁对经验批判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批判
一、宣称“唯一科学”:实证主义俄国版本的挑战
二、回击实证主义:列宁的唯物、辩证与历史统一之思
三、淬炼“一整块钢”:列宁批判经验批判主义的辩证理解
第三节 卢卡奇对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辩证法批判
一、物化与实证主义意识形态:无产阶级革命何以可能?
二、迎战实证主义方法论:卢卡奇对历史辩证法的高扬
三、历史变局中的辩证思考:卢卡奇批判实证主义的得与失
第四章 理论、方法与社会: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实证主义的三个维度
第一节 批判理论VS传统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实证主义的理论维度
一、逻辑实证主义:由“科学统一”到“技术统治”
二、宣战传统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与辩证立场
三、辩证精神:赓续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理论
第二节 辩证方法VS实证方法: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实证主义的方法维度
一、方法之争:法兰克福学派与维也纳学派、哥伦比亚学派的争论
二、从经验研究到理性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方法探索
三、方法突围:走向“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
第三节 否定社会VS肯定社会: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实证主义的社会维度
一、“实证主义争论”:法兰克福学派与实证主义社会理论的争论公案
二、否思肯定与同一的社会:法兰克福学派的辩证批判与理论分化
三、路在何方:批判理论的实践受挫与逻辑终结
第五章 实证、科学与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主义转向”及其反思
第一节 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嫁接”实证主义的新尝试
一、辩证的“危机”: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沉思与“取代”探索
二、辩证的“科学”:逻辑实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合”
三、方法的“僭越”:逻辑实证主义能够“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吗?
第二节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保卫“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一、断裂与重建:向“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迈进
二、实证主义倾向:关于意识形态、哲学与科学的考察
三、历史省思:如何站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
第三节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朝向“精确化”的马克思主义
一、“精确化”理想:实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联姻”
二、“精确化”改造:对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的分析
三、“精确化”后果: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功过得失
结语 辩证与实证之争的当代认识与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