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篇:磴口模式概述
第1章 磴口模式概念
1.1 定义及核心内容
1.2 形成背景
1.3 重要意义
第2章 磴口县概况
2.1 自然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沙林中心简介
中篇:磴口模式科学内涵
第3章 自然保护地
3.1 概述
3.2 内蒙古哈腾套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3 纳林湖国家湿地公园
3.4 奈伦湖国家湿地公园
3.5 沙金套海国家沙漠公园
3.6 自然保护地管理措施
第4章 封沙育草区
4.1 概述
4.2 风沙运动特征
4.3 植物群落特征
4.4 典型植物生理生态特征
4.5 典型植物繁殖策略
第5章 防风固沙区
5.1 概述
5.2 防风固沙功能评估
5.3 梭梭人工林植物物种组成与区系特征
5.4 梭梭人工林空间结构特征
5.5 梭梭固碳功能评估
第6章 农田防护林区
6.1 概述
6.2 防护林建设的意义
6.3 农田防护林树种筛选
6.4 防护林构建及配置模式
第7章 生态光伏治沙区
7.1 概述
7.2 光伏电站的建立对环境的影响
7.3 生态光伏治沙区的科学内涵
7.4 “光伏+生态治理”模式
7.5 “光伏+生态治理”高质量发展
下篇:磴口模式成效
第8章 磴口模式取得的生态效益
8.1 小气候明显改善
8.2 固沙阻沙能力明显增强
8.3 防风效益明显
8.4 消减沙尘暴作用明显
8.5 缓解霜冻作用效果明显
8.6 缓减冰雹灾害效果显著
8.7 植物群落多样性显著增加
8.8 增产效益明显
第9章 磴口模式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9.1 王爷地肉苁蓉
9.2 光伏产业园
9.3 生态旅游
9.4 圣牧高科生态草业
9.5 漠北金爵葡萄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