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目标勘探技术(精)/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开采技术丛书/石油石化学术文库
ISBN:9787563670697
作者:作者:李元平//施和生//朱振宇//张钱江|责编:邵云//阙青兵|总主编:周守为//李清平
定价:¥112.0
出版社:石油大学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精装
页数:246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1章  天然气水合物概述
  1.1  天然气水合物的基本性质
    1.1.1  天然气水合物的结构特征
    1.1.2  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形态
  1.2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关键控制因素
    1.2.1  温度、压力条件
    1.2.2  气源条件
    1.2.3  流体运移条件
    1.2.4  储层条件
  1.3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技术概述
    1.3.1  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勘探
    1.3.2  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测井
    1.3.3  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识别方法进展
    1.3.4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数值模拟
  1.4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及矿藏评价中的热点问题
    1.4.1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及模式
    1.4.2  天然气水合物综合探测及处理技术
    1.4.3  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地球物理评价技术
第2章  南海珠江口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条件
  2.1  白云凹陷天然气水合物构造沉积特征
    2.1.1  浅层层序地层格架构建
    2.1.2  地层反射特征及年代界定
    2.1.3  浅层沉积体系分析
    2.1.4  陆坡峡谷区重力流与底流的交互作用
  2.2  白云凹陷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2.2.1  温度、压力条件及水合物稳定带预测
    2.2.2  烃源发育及气源条件
    2.2.3  运移条件及垂向输导特征
    2.2.4  构造及圈闭条件
    2.2.5  沉积充填及储层条件
  2.3  白云凹陷水合物富集区成藏特征分析
    2.3.1  水合物富集区储层特征
    2.3.2  水合物富集区气源特征及“混源供烃”证据
  2.4  白云凹陷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
    2.4.1  侵蚀-沉积控制下的水合物系统调整模式
    2.4.2  “双源叠置,混源供烃”水合物成藏模式
第3章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过程数值模拟技术
  3.1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数值模拟原理
    3.1.1  地质模型
    3.1.2  温度模型
    3.1.3  生烃模型
    3.1.4  流体运移模型
    3.1.5  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
  3.2  白云凹陷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数值模拟
    3.2.1  模型构建
    3.2.2  模拟结果
    3.2.3  典型站位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模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4章  天然气水合物测井识别及储层评价方法
  4.1  天然气水合物测井响应特征
  4.2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测井识别
    4.2.1  常规交会图版法
    4.2.2  粒度中值识别图版法
    4.2.3  正态分布识别法
  4.3  天然气水合物声电物理实验
    4.3.1  实验装置
    4.3.2  实验原理
    4.3.3  实验操作流程
    4.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天然气水合物导电特性数值模拟
    4.4.1  逾渗网络模型的建立
    4.4.2  模型电阻率的计算
    4.4.3  模拟结果与分析
  4.5  多类型水合物藏储层参数计算
    4.5.1  泥质含量的计算
    4.5.2  孔隙度的计算
    4.5.3  多类型水合物饱和度的计算
第5章  天然气水合物宽频地震PSDM处理技术
  5.1  地震资料常规处理方法的局限性及数据潜力
    5.1.1  地震资料常规处理方法的局限性
    5.1.2  常规地震资料的数据潜力和特殊处理思路
  5.2  天然气水合物地震特殊处理的关键技术
    5.2.1  地震数据的前置处理及参数试验
    5.2.2  叠前时间偏移(PSTM)处理
    5.2.3  叠前深度偏移(PSDM)处理
  5.3  高分辨率宽频PSDM处理技术流程及效果对比
第6章  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识别技术
  6.1  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响应特征及常规识别方法
    6.1.1  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响应特征
    6.1.2  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响应的常规识别方法
  6.2  基于宽频地震的天然气水合物识别方法
    6.2.1  水合物矿藏多属性融合评价
    6.2.2  宽频吸收衰减分析
    6.2.3  宽频叠后波阻抗反演
    6.2.4  宽频AVO属性反演
  6.3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物性叠前反演与精细刻画
    6.3.1  叠前弹性参数反演
    6.3.2  水合物反演应用效果分析
第7章  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资源综合评价
  7.1  荔湾3目标区水合物发育特征
    7.1.1  荔湾3目标区的构造特征
    7.1.2  水合物发育层段沉积体系及储层特征
    7.1.3  荔湾3目标区沉积相与高富集水合物矿体之间的关系
  7.2  白云凹陷荔湾3目标区水合物岩石物理分析
    7.2.1  水合物赋存形态及岩石物理建模
    7.2.2  测井岩石物理分析
  7.3  白云凹陷荔湾3目标区水合物矿藏资源评价
    7.3.1  荔湾3目标区水合物矿体展布刻画
    7.3.2  荔湾3目标区储层孔隙度预测
    7.3.3  荔湾3目标区孔隙充填型水合物饱和度的计算
    7.3.4  荔湾3目标区水合物矿藏资源量计算
    7.3.5  荔湾3目标区水合物和游离气共存段饱和度估算方法
第8章  天然气水合物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技术及应用
  8.1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及观测系统
    8.1.1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
    8.1.2  天然气水合物可控源电磁勘探观测系统
  8.2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的勘探仪器
    8.2.1  国外海洋可控源电磁法的勘探仪器
    8.2.2  国内海洋可控源电磁法的勘探仪器
  8.3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的数据处理
    8.3.1  时频转换及预白处理
    8.3.2  发射与接收参数归一化及时钟漂移校正
    8.3.3  噪声种类及压制技术
    8.3.4  方位校正和椭圆极化及主轴旋转
    8.3.5  合并航道数据
  8.4  天然气水合物海洋可控源电磁法勘探案例
    8.4.1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的应用现状
    8.4.2  墨西哥湾地区勘探案例
    8.4.3  挪威海Nyegga地区勘探案例
    8.4.4  我国南海北部海域勘探案例
  8.5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勘探技术的挑战与展望
    8.5.1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勘探技术面临的挑战
    8.5.2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勘探技术展望
参考文献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