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固体废物的概念
1.2 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
1.2.1 固体废物的来源
1.2.2 固体废物的分类
1.3 固体废物的污染与控制
1.3.1 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
1.3.2 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
1.3.3 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
1.4 固体废物管理
1.4.1 固体废物管理内容
1.4.2 固体废物管理体系
1.4.3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1.5 固体废物相关标准
1.5.1 固体废物分类标准
1.5.2 固体废物监测标准
1.5.3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1.5.4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
1.6 固体废物组成与资源化利用
1.6.1 有机固体废物
1.6.2 无机固体废物
习题
第2章 固体废物的特性与鉴别方法
2.1 固体废物的特性
2.1.1 物理性质
2.1.2 化学性质
2.1.3 生物化学性质
2.2 固体废物的鉴别
2.2.1 一般固体废物的鉴别
2.2.2 危险废物的鉴别
2.3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
2.3.1 工业固体废物样品采集
2.3.2 生活垃圾样品采集
2.3.3 用于鉴别危险废物特性的样品采集
习题
第3章 固体废物的贮存与清运
3.1 固体废物的贮存
3.1.1 贮存方式与要求
3.1.2 贮存容器的设置
3.2 固体废物的收集与清运
3.2.1 收集
3.2.2 清运
3.2.3 清运路线设计与规划
3.2.4 运输
3.3 固体废物转运与中转站设置
3.3.1 转运的必要性
3.3.2 中转站的类型与设置要求
3.3.3 中转站的选址与工艺设计
3.4 危险废物的收集与运输
3.4.1 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
3.4.2 危险废物的贮存
3.4.3 危险固体废物的运输
3.5 工业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
3.6 农业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
3.6.1 收集时间
3.6.2 收集方式
习题
第4章 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技术
4.1 固体废物的压实
4.1.1 概念与目的
4.1.2 原理
4.1.3 压实器
4.2 固体废物的破碎处理
4.2.1 基础理论
4.2.2 破碎机
4.2.3 特殊破碎设备
4.3 固体废物的分选
4.3.1 筛分
4.3.2 重力分选
4.3.3 磁力分选
4.3.4 电力分选
4.3.5 浮选
4.3.6 其他分选方法
4.3.7 分选回收工艺系统
4.4 固体废物的脱水
4.4.1 高湿物料种类
4.4.2 固体废物中水的存在形式及水分计算方法
4.4.3 高湿物料调理
4.4.4 浓缩脱水
4.4.5 机械脱水
习题
第5章 固体废物的稳定化与固化技术
5.1 概述
5.1.1 稳定化和固化的定义
5.1.2 稳定化和固化的目的与要求
5.1.3 稳定化与固化的原理
5.2 固体废物的稳定化
5.2.1 重金属的稳定化
5.2.2 有机污染物的氧化解毒
5.3 固体废物的固化
5.3.1 固化的步骤
5.3.2 水泥固化
5.3.3 石灰固化
5.3.4 沥青固化
5.3.5 塑性材料固化
5.3.6 玻璃固化
5.3.7 自胶结固化
习题
第6章 固体废物的焚烧技术
6.1 概述
6.1.1 焚烧的概念
6.1.2 焚烧技术发展
6.1.3 焚烧技术特点
6.1.4 焚烧技术发展前景与趋势
6.2 固体废物焚烧的原理
6.2.1 热值与热量利用
6.2.2 燃烧形式
6.2.3 燃烧过程
6.3 固体废物焚烧的效果评价
6.3.1 焚烧效果的评价指标
6.3.2 影响焚烧效果的因素
6.4 固体废物焚烧的热工计算
6.4.1 理论和实际燃烧空气量
6.4.2 焚烧烟气量计算
6.4.3 热量平衡计算
6.5 固体废物的焚烧系统
6.5.1 典型焚烧系统
6.5.2 机械炉排焚烧炉
6.5.3 回转窑式焚烧炉
6.5.4 流化床焚烧炉
6.5.5 模组式固定床焚烧炉
6.6 固体废物焚烧的污染物控制
6.6.1 焚烧污染物及其控制标准
6.6.2 颗粒污染物的控制
6.6.3 有害气体的控制
6.6.4 重金属的控制
6.6.5 二噁英的控制
6.6.6 焚烧固体残渣的控制
6.6.7 恶臭控制
习题
第7章 固体废物的热解技术
7.1 概述
7.1.1 热解的概念
7.1.2 热解与焚烧的比较
7.2 热解原理及方法
7.2.1 热解的原理
7.2.2 热解的方式
7.3 典型固体废物的热解
7.3.1 废塑料的热解
7.3.2 农业废弃物的热解
7.3.3 生活垃圾的热解
7.3.4 污泥的热解
7.3.5 废橡胶的热解
习题
第8章 固体废物的热干化技术
8.1 概述
8.1.1 热干化定义
8.1.2 国内外发展历史
8.1.3 热干化系统及主要分类
8.1.4 发展前景
8.2 热干化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
8.2.1 热干化基本过程
8.2.2 热干化过程特点
8.2.3 影响热干化的因素
8.3 热干化的工艺
8.3.1 热干化工艺类型
8.3.2 热干化工艺系统
8.4 热干化的设备及工程
8.4.1 热干化的设备
8.4.2 工程案例
习题
第9章 有机固体废物堆肥化技术
9.1 基本概念
9.2 堆肥历史
9.2.1 古代
9.2.2 近现代
9.3 堆肥化原理
9.3.1 基本原理
9.3.2 生物动力学原理
9.3.3 有机物质的氧化与合成
9.3.4 堆肥过程的4个阶段
9.4 堆肥化工艺
9.4.1 工艺类型
9.4.2 工艺过程
9.5 堆肥化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
9.5.1 原料特性
9.5.2 堆体环境
9.5.3 堆体管理
9.6 堆肥化设备
9.6.1 预处理设备
9.6.2 混料设备
9.6.3 翻堆设备
9.6.4 堆肥反应器
9.6.5 除臭设备
9.7 堆肥产品腐熟度评价
9.7.1 物理指标
9.7.2 化学指标
9.7.3 生物指标
9.7.4 堆肥产品质量要求
习题
第10章 固体废物的厌氧消化技术
10.1 概述
10.2 厌氧消化微生物
10.2.1 水解细菌
10.2.2 产酸细菌
10.2.3 产乙酸菌
10.2.4 产甲烷菌
10.3 厌氧消化工艺
10.3.1 湿式消化工艺
10.3.2 干式消化工艺
10.3.3 消化工艺增效调节
10.4 厌氧消化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
10.4.1 温度
10.4.2 pH
10.4.3 挥发性脂肪酸
10.4.4 氨氮
10.4.5 碳氮比(C/N)
10.4.6 含固率
10.5 厌氧消化设备与运行管理
10.5.1 主要设备
10.5.2 运行与管理
习题
第11章 固体废物的乙醇发酵技术
11.1 概述
11.1.1 微生物学原理
11.1.2 影响因素
11.1.3 可乙醇发酵的原料
11.2 预处理与水解工艺
11.2.1 原料预处理方法
11.2.2 酸水解工艺
11.2.3 酶水解工艺
11.3 发酵设备与过程管理
11.3.1 流化床反应器
11.3.2 填充床反应器
11.3.3 气升式反应器
11.3.4 搅拌釜反应器
11.3.5 膜式反应器
11.3.6 发酵过程监测
习题
第12章 固体废物的饲料化技术
12.1 概述
12.2 固体废物饲料化利用的方法
12.2.1 单细胞菌体蛋白质技术
12.2.2 微生物发酵法
12.2.3 昆虫幼虫转化法
12.2.4 蚯蚓转化法
习题
第13章 固体废物的材料化技术
13.1 工业固体废物材料化应用
13.1.1 制砖
13.1.2 生产水泥
13.1.3 生产陶粒
13.1.4 生产筑路材料
13.1.5 生产微晶玻璃
13.1.6 生产塑料填充剂
13.1.7 回收金属
13.2 城市固体废物材料化应用
13.2.1 碳量子点材料
13.2.2 高强度纸板
13.2.3 生产胶粉
13.2.4 生产涂料
13.2.5 多孔碳材料
习题
第14章 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
14.1 概述
14.1.1 最终处置的概念
14.1.2 最终处置的目的与原则
14.1.3 最终处置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14.2 卫生土地填埋
14.2.1 概述
14.2.2 填埋场的总体规划
14.2.3 选址的依据、原则与要求
14.2.4 填埋场选址的步骤
14.2.5 填埋场综合技术条件评价
14.2.6 填埋场的设计
14.2.7 气体的产生及控制
14.2.8 填埋方法
14.2.9 填埋操作
14.2.10 封场
14.3 安全土地填埋
14.3.1 概述
14.3.2 场地的选择与勘察
14.3.3 填埋场的结构
14.3.4 填埋场场地面积的确定
14.3.5 地下水保护系统
14.3.6 地表径流控制
14.3.7 气体控制
14.3.8 填埋操作
14.3.9 封场
14.3.10 辅助设施
14.3.11 场地监测
14.4 浅地层埋藏
14.4.1 概述
14.4.2 场地选择与设计
14.4.3 沟槽式浅地层埋藏
14.4.4 混凝土结构式浅地层埋藏
14.5 危险废物与放射性废物的处置
14.5.1 危险废物的处置
14.5.2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
习题
第15章 农业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
15.1 概述
15.1.1 循环农业的概念
15.1.2 循环农业的基本原理
15.1.3 我国古代循环农业模式与特征
15.1.4 发达国家的循环农业模式
15.1.5 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农业
15.2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构建
15.2.1 “4R”原则
15.2.2 循环农业技术清单
15.2.3 循环农业模式构建
15.3 循环农业模式实例
15.3.1 农田复合生物循环模式
15.3.2 农牧高效循环产业模式
15.3.3 农田菌业高效循环模式
15.3.4 沼气工程循环模式
15.3.5 农业企业(园区)循环模式
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