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金属
1.1 重金属概述
1.1.1 重金属的理化性质
1.1.2 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1.1.3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1.2 重金属的来源及危害
1.2.1 铅的来源及危害
1.2.2 汞的来源及危害
1.2.3 银的来源及危害
1.2.4 铜的来源及危害
1.2.5 镍的来源及危害
1.2.6 镉的来源及危害
1.3 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1.3.1 传统光学检测方法
1.3.2 电化学检测法
1.3.3 质谱及色谱法
1.3.4 生物学检测法
1.4 重金属检测意义
1.4.1 环境保护
1.4.2 食品安全
1.4.3 健康医疗
1.4.4 中药材质量控制
1.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功能核酸概述
2.1 功能核酸简介
2.2 功能核酸的分类
2.2.1 核酸适配体(aptamer)
2.2.2 脱氧核酶(DNAzyme)
2.2.3 碱基错配
2.2.4 G-四链体
2.3 功能核酸的体外筛选
2.3.1 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
2.3.2 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原理
2.3.3 DNAzymes的获取方法与技术原理
2.4 功能核酸的优点
2.5 功能核酸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2.6 功能核酸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2.6.1 荧光生物传感器
2.6.2 比色生物传感器
2.6.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DNAzyme构象转变构建的Pb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2.2 二茂铁标记-NH2修饰的DNA探针
3.2.3 金电极表面的处理及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3.2.4 铅离子的电化学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传感器设计原理
3.3.2 传感器的电化学响应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3.3.4 Pb2+的定量检测
3.3.5 铅离子传感器的选择性
3.3.6 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二茂铁标记DNAzyme构建的Pb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4.2.2 二茂铁标记-NH2修饰的寡核苷酸链
4.2.3 金电极表面的处理及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4.2.4 铅离子的电化学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传感器设计原理
4.3.2 优化主要实验参数
4.3.3 Pb2+的定量检测
4.3.4 电化学传感器对铅离子的选择性
4.3.5 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滚环扩增反应和银纳米簇构建的Pb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5.2.2 DNA-AgNCs的制备
5.2.3 金电极表面的处理及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5.2.4 凝胶电泳实验
5.2.5 电化学测量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传感器设计原理
5.3.2 DNA-AgNCs的表征
5.3.3 琼脂糖凝胶电泳表征
5.3.4 电化学表征
5.3.5 可行性研究
5.3.6 实验条件的优化
5.3.7 Pb2+的定量检测
5.3.8 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与重复性
5.3.9 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T-Hg2+-T在石墨烯表面杂交的Hg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6.2.2 石墨烯溶液的制备
6.2.3 二茂铁标记-NH2修饰的寡核苷酸
6.2.4 金电极表面的处理及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6.2.5 Hg2+的检测
6.2.6 电化学测量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传感器设计原理
6.3.2 GR表征
6.3.3 Hg2+-dsDNA/GR/GCE的电化学特性
6.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6.3.5 Hg2+-dsDNA/GR/GCE的电化学行为
6.3.6 Hg2+的定量检测
6.3.7 传感器选择性、稳定性和再生性
6.3.8 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基于羧化石墨烯和生物条形码放大技术的Hg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仪器和试剂
7.2.2 羧基化氧化石墨烯溶液的制备
7.2.3 AuNPs及HRP-bioDNA-AuNPs的制备
7.2.4 金电极表面的处理及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7.2.5 Hg2+的检测
7.2.6 电化学测量
7.3 结果与讨论
7.3.1 传感器设计原理
7.3.2 GR-COOH表征
7.3.3 HRP-bioDNA-AuNPs表征
7.3.4 HRP-dsDNA/GR-COOH/GCE的电化学特性
7.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7.3.6 HRP-dsDNA/GR-COOH/GCE的电化学行为
7.3.7 Hg2+的定量检测
7.3.8 传感器特性
7.3.9 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基于催化发夹自组装和铜纳米簇构建Hg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8.2.2 DNA预处理
8.2.3 金电极表面的处理及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8.2.4 凝胶电泳实验
8.2.5 电化学测量
8.3 结果与讨论
8.3.1 传感器设计原理
8.3.2 铜纳米簇的表征
8.3.3 凝胶电泳表征
8.3.4 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8.3.5 可行性研究
8.3.6 实验条件的优化
8.3.7 Hg2+的定量检测
8.3.8 传感器的选择性与重复性
8.3.9 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基于生物条形码与金标银染信号放大技术的Ag+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9.1 引言
9.2 实验部分
9.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9.2.2 制备AuNPs和bioDNA-AuNPs
9.2.3 金电极表面的处理及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9.2.4 电化学测量
9.2.5 Ag+的检测
9.3 结果与讨论
9.3.1 传感器设计原理
9.3.2 银增强前后表征
9.3.3 Ag enhancer/dsDNA/MCH/Au的电化学特性
9.3.4 实验条件优化
9.3.5 Ag enhancer/dsDNA/MCH/Au的电化学行为
9.3.6 Ag+的定量检测
9.3.7 传感器特性
9.3.8 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9.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基于磁性纳米粒子和杂交链式反应的Ag+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0.1 引言
10.2 实验部分
10.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10.2.2 Fe3O4@Au的制备
10.2.3 二茂铁标记-NH2修饰的寡核苷酸
10.2.4 单链DNA-Fe3O4@Au的制备
10.2.5 Fe3O4@Au偶联HCR反应
10.2.6 金磁电极表面的处理及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10.2.7 凝胶电泳实验
10.3 结果与讨论
10.3.1 传感器设计原理
10.3.2 材料的表征
10.3.3 凝胶电泳表征
10.3.4 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
10.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10.3.6 Ag+的定量检测
10.3.7 Ag+传感器的选择性
10.3.8 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10.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 基于Fe3O4@Au和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的Ni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1.1 引言
11.2 实验部分
11.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11.2.2 Fe3O4@Au的制备
11.2.3 单链DNA-Fe3O4@Au的制备
11.2.4 聚合酶等温扩增反应
11.2.5 金磁电极表面的处理及Ni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11.2.6 凝胶电泳实验
11.3 结果与讨论
11.3.1 传感器设计原理
11.3.2 凝胶电泳的表征
11.3.3 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
11.3.4 实验参数的优化
11.3.5 扫描速度的影响
11.3.6 Ni2+的定量检测
11.3.7 传感器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
11.3.8 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1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2章 基于Fe3O4@Au和核酸内切酶的Cu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2.1 引言
12.2 实验部分
1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12.2.2 二茂铁标记-NH2修饰的寡核苷酸
12.2.3 Fe3O4@Au的制备
12.2.4 单链DNA-Fe3O4@Au的制备
12.2.5 聚合酶等温扩增和核酸内切酶反应
12.2.6 金磁电极表面的处理及Cu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12.3 结果与讨论
12.3.1 传感器设计原理
12.3.2 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
12.3.3 实验参数的优化
12.3.4 扫描速度的影响
12.3.5 Cu2+的定量检测
12.3.6 传感器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12.3.7 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1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 基于杂交链式反应和银纳米簇构建Cd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3.1 引言
13.2 实验部分
13.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13.2.2 金电极表面的处理及Cd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13.2.3 凝胶电泳实验
13.2.4 电化学测量
13.3 结果与讨论
13.3.1 传感器设计原理
13.3.2 银纳米簇的表征
13.3.3 凝胶电泳表征
13.3.4 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13.3.5 可行性研究
13.3.6 实验条件的优化
13.3.7 Cd2+的定量检测
13.3.8 传感器的选择性与重复性
13.3.9 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1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4章 总结与展望
14.1 总结
14.2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