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糖生物学基础(原书第4版)/生命科学名著
ISBN:9787030810502
作者:编者:(美)A.瓦尔基//R.D.卡明斯//J.D.艾斯科//P.斯坦利//G.W.哈特等|责编:罗静//刘晶|译者:谢然
定价:¥378.0
出版社:科学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909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篇  一般原则
  第1章  历史背景及概论
    1.1  什么是糖生物学?
    1.2  单糖是聚糖的基本结构单元
    1.3  聚糖可能构成糖复合物的质量主体
    1.4  单糖的连键方式多于氨基酸或核苷酸
    1.5  糖复合物中常见的单糖单元
    1.6  糖复合物与聚糖的主要类别
    1.7  聚糖链结构并非由基因组直接编码
    1.8  蛋白质糖基化中位点特异性的结构多样性
    1.9  糖基化的细胞生物学
    1.10  糖基化研究中所使用的工具
    1.11  糖组学
    1.12  生物体与体外培养细胞中的糖基化缺陷
    1.13  聚糖的生物学功能多种多样
    1.14  发育、分化及恶性肿瘤中的糖基化改变
    1.15  糖生物学中的进化因素
    1.16  聚糖在医学与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1.17  聚糖在纳米科学、生物能源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致谢
    延伸阅读
  第2章  单糖的多样性
    2.1  聚糖术语介绍
    2.2  单糖:基本结构与立体异构
    2.3  单糖主要以环状形式存在
    2.4  端基差向异构体化学
    2.5  单糖上官能团的化学特性
    2.6  糖苷键
    致谢
    延伸阅读
  第3章  寡糖与多糖
    3.1  自然界中的聚糖通常以结合物的形式存在
    3.2  寡糖分支的多样性
    3.3  结构性多糖和储存型多糖
    3.4  动物细胞表面的多糖
    3.5  细菌多糖
    致谢
    延伸阅读
  第4章  糖基化在细胞中的组织形式
    4.1  糖基化在生命体中普遍存在
    4.2  聚糖生物合成中的拓扑学问题
    4.3  真核生物分泌途径中的糖基化
    4.4  发生于意料之外的亚细胞中的糖基化
    4.5  聚糖的周转和回收
    致谢
    延伸阅读
  第5章  糖基化前体
    5.1  一般原则
    5.2  糖的外部来源和糖转运蛋白
    5.3  单糖的细胞内来源
    5.4  核苷酸糖转运蛋白
    5.5  对糖基化前体的控制
    5.6  聚糖修饰的供体
    5.7  脂质载体的合成
  ……
第二篇  聚糖的结构与生物合成
第三篇  进化与发育中的聚糖
第四篇  聚糖结合蛋白
第五篇  生理学和疾病中的聚糖
第六篇  方法与应用
缩略词对照表
词汇表
学习指南
附录1  糖生物学史上的一些重要里程碑
附录2  聚糖符号命名法
附录3  参与N聚糖合成的酶的相关信息
附录4  糖脂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示例、结构、化学性质和抑制剂
附录5  小鼠胚胎发育必需的糖基化基因
附录6  两大类聚糖结合蛋白的比较
附录7  分子动力学模拟
附录8  已知的人类糖基化障碍
索引
致谢
延伸阅读
第47章  癌症中的糖基化变化
  47.1  历史背景
  47.2  癌症中的糖基化变化是非随机的
  47.3  N-聚糖的分支和岩藻糖基化的异变
  47.4  黏蛋白表达的异变与截短的O-聚糖
  47.5  唾液酸表达的异变
  47.6  选凝素配体表达的增加
  47.7  血型表达的异变
  47.8  鞘糖脂表达的异变
  47.9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表达的丢失
  47.10  透明质酸的变化
  47.11  硫酸化糖胺聚糖的变化
  47.12  细胞质与核O-GlcNAc 的变化
  47.13  聚糖表达异变的机制
  47.14  癌症干细胞和上皮- 间质转化期间的聚糖变化
  47.15  临床意义
致谢
延伸阅读
第六篇  方法与应用
第48章  作为工具的聚糖识别探针
  48.1  背景
  48.2  聚糖分析中最常用的凝集素
  48.3  针对聚糖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产生
  48.4  识别聚糖的重组凝集素、工程化
凝集素及非活性酶的产生
  48.5  聚糖识别探针在聚糖鉴定中的应用
  48.6  抗体和凝集素在聚糖和糖蛋白纯化中的应用
  48.7  聚糖识别蛋白在表征细胞表面糖复合物中的应用
  48.8  抗体和凝集素在产生动物细胞糖基化突变体中的应用
  48.9  抗体和凝集素在表达克隆糖基转移酶基因中的应用
  48.10  抗体和凝集素在糖基转移酶及糖苷酶检测中的应用
延伸阅读
第49章  体外培养哺乳动物细胞的糖基化突变体
  49.1  历史
  49.2  糖基化突变体的分离
  49.3  具有糖基化突变的小鼠或人类细胞系
  49.4  隐性糖基化突变体
  49.5  显性糖基化突变体
  49.6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生物合成中的突变体
  49.7  蛋白聚糖组装中的突变体
  49.8  糖脂或O-聚糖合成中存在缺陷的突变体
  49.9  哺乳动物糖基化突变体的用途
致谢
延伸阅读
第50章  聚糖的结构分析
  50.1  背景
  50.2  聚糖的检测
  50.3  聚糖的释放和分离
  50.4  单糖成分分析
  50.5  连键分析
  50.6  聚糖的三维结构
致谢
延伸阅读
第51章  糖组学和糖蛋白质组学
  51.1  糖组
  51.2  糖组与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关系
  51.3  比较糖组学
  51.4  用于表征糖组的工具
  51.5  糖组学和糖蛋白质组学
  51.6  糖组学分析
  51.7  糖组学分析的未来
  51.8  从糖组学分析到糖蛋白质组学分析
  51.9  糖基化位点的描绘
  51.10  糖蛋白质组学:确定位点上不均一的糖基化
  51.11  糖蛋白质组学的局限与前景
致谢
延伸阅读
第52章  糖生物信息学
  52.1  糖生物学中对信息学的需求
  52.2  聚糖结构图
  52.3  对糖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需求的认识
  52.4  当代糖生物信息学研究
  52.5  数据标准化和本体论
  52.6  用于阐释实验数据的软件工具
  52.7  糖生物信息学发展的未来展望
致谢
延伸阅读
第53章  聚糖和糖复合物的化学合成
  53.1  控制区域选择性化学
  53.2  控制立体化学
  53.3  对保护基的操控
  53.4  代表性的溶液相化学聚糖合成
  53.5  代表性的自动化聚糖组装
  53.6  计算机辅助聚糖组装
  53.7  前景展望
致谢
延伸阅读
第54章  聚糖和糖复合物的化学酶法合成
  54.1  糖基转移酶和糖苷酶的催化机理
  54.2  糖基转移酶介导的聚糖合成
  54.3  从转糖基化到糖合成酶
  54.4  前景展望
致谢
延伸阅读
第55章  抑制糖基化的化学工具
  55.1  抑制剂的优点
  55.2  生物合成前体的抑制剂
  55.3  抑制糖苷形成或断裂的抑制剂
  55.4  糖苷引发剂和糖链终止剂
  55.5  基于结构的理性设计
致谢
延伸阅读
第56章  糖基化工程
  56.1  细胞糖工程的目标
  56.2  对糖基化途径的认知,使糖工程成为可能
  56.3  真核生物中糖工程的基因敲入/敲除策略
  56.4  细菌中的糖工程
  56.5  酵母中的糖工程
  56.6  植物细胞中的糖工程
  56.7  昆虫细胞中的糖工程
  56.8  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糖工程
  56.9  糖科学中的糖工程
  56.10  未来展望
致谢
延伸阅读
第57章  生物技术和制药工业中的聚糖
  57.1  聚糖作为小分子药物的成分
  57.2  治疗性糖蛋白
  57.3  糖基化工程
  57.4  代谢疾病的聚糖治疗方法
  57.5  糖胺聚糖的治疗应用
  57.6  糖质营养素
  57.7  聚糖作为疫苗成分
  57.8  阻断疾病中的聚糖识别
  57.9  抗聚糖抗体对输血和移植的排斥作用
致谢
延伸阅读
第58章  纳米技术中的聚糖
  58.1  简介
  58.2  糖纳米材料的类型和应用
  58.3  无机纳米颗粒
  58.4  碳基糖纳米材料
  58.5  糖树枝状聚合物
  58.6  基于多糖的纳米材料
  58.7  诊断和治疗中的糖纳米材料
  58.8  结论
致谢
延伸阅读
第59章  生物能源和材料科学中的聚糖
  59.1  简介
  59.2  聚糖和生物能源
  59.3  精细化学品和原料
  59.4  聚合物材料
  59.5  纳米材料
  59.6  前景展望和未来挑战
致谢
延伸阅读
第60章  糖科学的未来方向
  60.1  糖科学对科学和社会的普遍影响将在未来持续增加
  60.2  阐明聚糖结构/ 功能的技术进步
  60.3  未来的一些重大基本问题
延伸阅读
缩略词对照表
词汇表
学习指南
附录1 糖生物学史上的一些重要里程碑
附录2 聚糖符号命名法
附录3 参与N-聚糖合成的酶的相关信息
附录4 糖脂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示例、结构、化学性质和抑制剂
附录5 小鼠胚胎发育必需的糖基化基因
附录6 两大类聚糖结合蛋白的比较
附录7 分子动力学模拟
附录8 已知的人类糖基化障碍
  9.7  N-聚糖合成中的转移酶和转运蛋白
  9.8  糖蛋白可以具有多种糖型
  9.9  N-聚糖的功能
致谢
延伸阅读
第10章  O-GalNAc聚糖
  10.1  黏蛋白型糖蛋白
  10.2  O-GalNAc聚糖的核心结构
  10.3  黏蛋白O-GalNAc聚糖的分离、纯化与分析
  10.4  O-GalNAc聚糖的生物合成
  10.5  O-GalNAc聚糖的功能
致谢
延伸阅读
第11章  鞘糖脂
  11.1  发现和背景
  11.2  主要类别和命名法
  11.3  糖脂的分离、纯化和分析
  11.4  鞘糖脂的生物合成、运输和降解
  11.5  生物学和病理学作用
致谢
延伸阅读
第12章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
  12.1  背景和发现
  12.2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的多样性
  12.3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的结构
  12.4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的化学性质
  12.5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的生物合成和运输
  12.6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的膜属性
  12.7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作为细胞生物学中的工具
  12.8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的生物学功能
  12.9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和疾病
致谢
延伸阅读
第13章  其他类别的真核聚糖
  13.1  全新糖基化类型的发现
  13.2  表皮生长因子重复序列中的O-连接修饰
  13.3  血小板应答蛋白1 型重复序列的岩藻糖修饰
  13.4  O- 甘露糖聚糖
  13.5  胶原蛋白中的O- 聚糖
  13.6  C- 甘露糖基化
致谢
延伸阅读
第14章  不同聚糖的共同结构
  14.1  聚糖延伸结构的糖基化是可调控的
  14.2  人类A、B和H血型
  14.3  Lewis血型
  14.4  P 血型
  14.5  乳寡糖
  14.6  Galα1-3Gal末端
  14.7  福斯曼抗原
  14.8  硫酸化的N-乙酰半乳糖胺——垂体糖蛋白激素
  14.9  末端β-连接的N-乙酰半乳糖胺—— Sda 血型
  14.10  α2-3-唾液酸化聚糖
  14.11  α2-6-唾液酸化聚糖
  14.12  α2-8-唾液酸化聚糖
  14.13  硫酸化和磷酸化聚糖
致谢
延伸阅读
第15章  唾液酸与其他壬酮糖酸
  15.1  唾液酸与其他壬酮糖酸的发现与一般分类
  15.2  唾液酸家族
  15.3  唾液酸聚糖的多样性
  15.4  多唾液酸
  15.5  人体中N-羟乙酰神经氨酸的缺失
  15.6  唾液酸与其他壬酮糖酸的代谢
  15.7  研究唾液酸的方法
  15.8  唾液酸的功能
  15.9  发育生物学和恶性肿瘤中的唾液酸
  15.10  药理学中的唾液酸
  15.11  唾液酸的进化分布
  15.12  原核生物的壬酮糖酸
  15.13  壬酮糖酸的缩写名称
致谢
延伸阅读
第16章  透明质酸
  16.1  历史和进化视角
  16.2  结构和生物物理特性
  16.3  透明质酸的生物合成
  16.4  透明质酸酶和透明质酸的周转
  16.5  透明质酸在细胞外基质中的功能
  16.6  具有连接模件的透明质酸结合蛋白
  16.7  透明质酸和细胞信号传递
  16.8  细菌中的透明质酸荚膜
  16.9  透明质酸作为治疗剂
致谢
延伸阅读
第17章  蛋白聚糖和硫酸化糖胺聚糖
  17.1  历史视角
  17.2  蛋白聚糖和糖胺聚糖的组成
  17.3  蛋白聚糖的结构和功能多种多样
  17.4  糖胺聚糖与蛋白质的连键
  17.5  糖胺聚糖的生物合成
  17.6  肝素与硫酸乙酰肝素的比较
  17.7  蛋白聚糖的加工和周转
致谢
延伸阅读
第18章  核细胞质中的糖基化
  18.1  核细胞质蛋白的单糖基化
  18.2  核细胞质蛋白的复杂糖基化
  18.3  核细胞质糖蛋白上出现“常规”分泌型聚糖的可能性
  18.4  已验证的细胞质糖基转移酶,其靶标分子被输出到细胞外界
  18.5  组装输出细胞的糖复合物或多糖时的中间产物
  18.6  细胞核或细胞质中的凝集素与酶
  18.7  结论
致谢
延伸阅读
第19章  O-GlcNAc修饰
  19.1  历史背景
  19.2  为何O-GlcNAc糖基化长期以来一直未被发现?
  19.3  控制O-GlcNAc糖基化循环的酶
  19.4  O-GlcNAc糖基化是一种高度动态的修饰方式
  19.5  O-GlcNAc 糖基化在后生动物中
无处不在且必不可少
  19.6  O-GlcNAc糖基化与O-磷酸化具有复杂的动态相互作用
  19.7  O-GlcNAc糖基化的生物学功能
  19.8  展望
致谢
延伸阅读
第三篇  进化与发育中的聚糖第20章  聚糖多样性的进化
  20.1  研究人员对自然界中的聚糖多样性认知有限
  20.2  聚糖的进化变异
  20.3  病毒劫持宿主的糖基化
  20.4  细菌和古菌具有极其庞大的糖基化多样性
  20.5  病原体对宿主聚糖的分子模拟
  20.6  糖基化的物种间和物种内差异
  20.7  使用模式生物研究聚糖的多样性
  20.8  为什么广泛表达的糖基转移酶具有的内源性功能有时却很有限?
  20.9  推动自然界中聚糖多样化的进化力量
致谢
延伸阅读
第21章  真细菌
  21.1  细胞被膜结构概述
  21.2  肽聚糖——一种动态应力承压层
  21.3  革兰氏阳性菌产生额外的细胞壁糖聚合物
  21.4  分枝杆菌拥有异常复杂的细胞被膜糖复合物
  21.5  脂多糖(内毒素)——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的关键成分
  21.6  蛋白质糖基化——细菌糖生物学的一个扩展方向
  21.7  渗透调节周质葡聚糖
  21.8  细胞外多糖
  21.9  细菌糖生物学的其他方面
致谢
延伸阅读
第22章  古菌
  22.1  背景
  22.2  古菌细胞壁
  22.3  古菌中的蛋白质糖基化
  22.4  古菌糖基化的生理作用
致谢
延伸阅读
第23章  真菌
  23.1  真菌的多样性
  23.2  真菌作为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糖生物学的模型系统
  23.3  模型真菌
  23.4  利用酵母进行生产
  23.5  担子菌的多样性
  23.6  致病性真菌
致谢
延伸阅读
第24章  绿色植物与藻类
  24.1  植物聚糖的多样性
  24.2  核苷酸糖——构建单元
  24.3  植物糖基转移酶和聚糖修饰酶
  24.4  植物突变体为聚糖功能的发现提供了线索
  24.5  植物代谢碳水化合物
  24.6  植物细胞壁
  24.7  植物初生细胞壁中的聚糖
  24.8  植物次生细胞壁中的聚糖
  24.9  半纤维素和果胶的生物合成
  24.10  植物产生含有O-连接寡糖和O-连接多糖的蛋白聚糖
  24.11  植物糖蛋白的N-连接聚糖具有独特的结构
  24.12  藻类中的聚糖
  24.13  植物糖脂
  24.14  其他植物糖复合物
致谢
延伸阅读
第25章  线虫动物门
  25.1  秀丽隐杆线虫的发育生物学
  25.2  秀丽隐杆线虫中的聚糖
  25.3  秀丽隐杆线虫中的糖基转移酶基因
  25.4  糖复合物的功能分析
  25.5  秀丽隐杆线虫中的聚糖结合蛋白
  25.6  其他线虫的糖生物学
致谢
延伸阅读
第26章  节肢动物门
  26.1  历史视角
  26.2  昆虫糖蛋白
  26.3  昆虫的蛋白聚糖和糖胺聚糖
  26.4  壳多糖
  26.5  昆虫鞘糖脂
  26.6  昆虫凝集素
  26.7  昆虫核苷酸糖转运蛋白
致谢
延伸阅读
第27章  后口动物
  27.1  进化背景
  27.2  海胆
  27.3  蛙类
  27.4  斑马鱼
  27.5  小鼠
  27.6  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
致谢
延伸阅读
第四篇  聚糖结合蛋白
第28章  聚糖结合蛋白的发现与分类
  28.1  两类不同的聚糖结合蛋白
  28.2  凝集素的发现和历史
  28.3  硫酸化糖胺聚糖结合蛋白的发现
  28.4  聚糖结合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28.5  凝集素的组织架构
  28.6  基于结构相似性的凝集素分类
  28.7  通过生物功能、生化功能及结构相似性鉴定聚糖结合蛋白
  28.8  凝集素的聚糖配体
  28.9  特定聚糖结合蛋白配体的术语
致谢
延伸阅读
第29章  聚糖识别的基本原则
  29.1  蛋白质- 聚糖的识别
  29.2  历史背景
  29.3  结合的热力学
  29.4  研究蛋白质- 聚糖相互作用的技术
延伸阅读
第30章  聚糖识别的结构生物学
  30.1  研究背景
  30.2  晶体学
  30.3  核磁共振
  30.4  冷冻电子显微术
  30.5  计算机建模
  30.6  未来展望
致谢
延伸阅读
第31章  R型凝集素
  31.1  历史背景
  31.2  植物中的R型凝集素
  31.3  真菌、原生动物和动物中的R型凝集素
  31.4  微生物的R型凝集素
  31.5  展望
致谢
延伸阅读
第32章  L型凝集素
  32.1  历史背景
  32.2  L 型凝集素的共同特征
  32.3  植物的L型凝集素
  32.4  蛋白质质量控制和分选中的L型凝集素
  32.5  其他L型凝集素
  32.6  其他具有果冻卷基序和L 型凝集素结构域的蛋白质
致谢
延伸阅读
第33章  P型凝集素
  33.1  历史背景
  33.2  P 型凝集素(甘露糖-6-磷酸受体)的共同特征
  33.3  甘露糖-6- 磷酸受体中的诱导遗传缺陷
  33.4  甘露糖-6- 磷酸受体的亚细胞运输
  33.5  甘露糖-6- 磷酸识别系统的进化起源
  33.6  非阳离子依赖性的甘露糖-6-磷酸受体与多种其他配体结合
  33.7  甘露糖-6- 磷酸对非溶酶体蛋白的重要性
  33.8  运输溶酶体酶的其他途径
致谢
延伸阅读
第34章  C型凝集素
  34.1  C 型凝集素及其共同结构基序的发现
  34.2  C 型凝集素的不同亚家族
  34.3  阿什韦尔-莫雷尔受体
  34.4  其他内吞的C型凝集素
  34.5  胶原凝集素
  34.6  髓系C型凝集素
  34.7  选凝素
  34.8  具有C型凝集素结构域的蛋白聚糖
  34.9  具有C型凝集素结构域的其他蛋白质
致谢
延伸阅读
第35章  I 型凝集素
  35.1  历史背景和概述
  35.2  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以外的I 型凝集素
  35.3  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的共同特点
  35.4  保守的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的表达模式和功能
  35.5  CD33 相关的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CD33rSiglec)的基因架构、表达模式和功能
  35.6  人类在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生物学中的特定变化
  35.7  CD33 相关的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的非唾液酸化配体
致谢
延伸阅读
第36章  半乳凝集素
  36.1  半乳凝集素发现的历史背景
  36.2  半乳凝集素家族
  36.3  半乳凝集素的分类学分布和进化
  36.4  半乳凝集素的结构
  36.5  半乳凝集素的聚糖配体
  36.6  半乳凝集素的生物合成和输出
  36.7  半乳凝集素的生物学作用
致谢
延伸阅读
第37章  微生物凝集素:血凝素、黏附蛋白和毒素
  37.1  背景
  37.2  病毒的聚糖结合蛋白
  37.3  细菌对聚糖的黏附
  37.4  与聚糖结合的分泌毒素
  37.5  寄生虫凝集素
  37.6  治疗意义
致谢
延伸阅读
第38章  结合硫酸化糖胺聚糖的蛋白质
  38.1  糖胺聚糖结合蛋白很常见
  38.2  测量糖胺聚糖- 蛋白质结合的方法
  38.3  对构象和序列的考量
  38.4  糖胺聚糖-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特异性
  38.5  抗凝血酶- 肝素——研究糖胺聚糖结合蛋白的经典范式
  38.6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肝素的相互作用增强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的刺激
  38.7  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与硫酸软骨素的相互作用——对趋化梯度的稳定
  38.8  糖胺聚糖-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其他属性
致谢
延伸阅读
第五篇  生理学和疾病中的聚糖
第39章  糖蛋白质量控制中的聚糖
  39.1  分子伴侣促进蛋白质的折叠
  39.2  钙连蛋白/钙网蛋白(CNX/CRT)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糖蛋白葡萄糖基转移酶(UGGT)决定了糖蛋白何时被正确地折叠
  39.3  从钙连蛋白/ 钙网蛋白/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糖蛋白葡萄糖基转移酶循环中去除错误折叠的糖蛋白
  39.4  错误折叠的糖蛋白向细胞质的逆向易位
  39.5  内质网质量控制中的O- 糖基化反应
  39.6  内质网质量控制机制与生存活性
致谢
延伸阅读
第40章  作为生物活性分子的游离聚糖
  40.1  聚糖信号系统的性质和范围
  40.2  聚糖信号触发植物防御反应的启动
  40.3  结瘤因子是启动固氮根瘤菌- 豆科植物共生的信号
  40.4  植物发育和动物发育中的寡糖信号
  40.5  糖胺聚糖和细胞信号传递
  40.6  聚糖作为先天免疫的调节剂
致谢
延伸阅读
第41章  系统生理学中的聚糖
  41.1  生殖生物学
  41.2  胚胎学和发育
  41.3  血液学
  41.4  免疫学
  41.5  心血管生理学
  41.6  气道和肺生理学
  41.7  内分泌学
  41.8  口腔生物学
  41.9  胃肠病学
  41.10  肝病学
  41.11  肾脏病学
  41.12  皮肤生物学
  41.13  肌肉骨骼生物学
  41.14  神经生物学
致谢
延伸阅读
第42章  细菌和病毒感染
  42.1  背景
  42.2  作为毒力因子的细菌表面聚糖
  42.3  定植和入侵的机制
  42.4  病毒感染
  42.5  宿主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基于聚糖的相互作用:共栖物和病原体
致谢
延伸阅读
第43章  寄生虫感染
  43.1  寄生虫感染的背景
  43.2  疟原虫
  43.3  锥虫
  43.4  利什曼原虫
  43.5  内阿米巴
  43.6  血吸虫
  43.7  其他寄生虫的糖生物学
致谢
延伸阅读
第44章  聚糖降解的遗传性疾病
  44.1  溶酶体酶
  44.2  聚糖溶酶体降解中的遗传缺陷
  44.3  糖蛋白的降解
  44.4  糖胺聚糖的降解
  44.5  鞘糖脂的降解
  44.6  降解和重新合成
  44.7  单糖的补救
  44.8  降解的阻断
  44.9  溶酶体酶缺乏症的治疗
致谢
延伸阅读
第45章  先天性糖基化障碍
  45.1  背景和发现
  45.2  遗传性病理突变发生在所有主要聚糖家族中
  45.3  N-聚糖生物合成中的缺陷
  45.4  O- 聚糖生物合成中的缺陷
  45.5  脂质和糖基磷脂酰肌醇锚生物合成中的缺陷
  45.6  多种糖基化途径中的缺陷
  45.7  未来展望——病理生理学及治疗
致谢
延伸阅读
第46章  人类后天疾病中的聚糖
  46.1  心血管病学
  46.2  牙科疾病
  46.3  皮肤病学
  46.4  内分泌学和新陈代谢
  46.5  胃肠病学
  46.6  血液病学
  46.7  免疫学和风湿病学
  46.8  传染病
  46.9  肾脏病学
  46.10  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
  46.11  肿瘤学:癌症中的糖基化改变
  46.12  肺部医学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