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引子
第一部 木制天地
第一章 一级上尉
第二章 绅士志愿兵
第三章 炮长
第二部 进入风暴
第四章 航位推算法
第五章 风暴中的风暴
第六章 落单
第七章 痛苦湾
第三部 荒岛求生
第八章 残骸
第九章 野兽
第十章 我们的新城
第十一章 海上游牧民
第十二章 苦难山的主人
第十三章 极端
第十四章 人民的爱戴
第十五章 方舟
第十六章 我那些叛变者
第四部 得救
第十七章 拜伦的选择
第十八章 慈悲港
第十九章 阴魂不散
第二十章 得救的日子
第五部 审判
第二十一章 纸上反叛
第二十二章 奖赏
第二十三章 格拉布街小文人
第二十四章 备审
第二十五章 军事法庭
第二十六章 胜出的版本
尾声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一级上尉
舰队里所有人都带了个水手柜,还都带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沉重故事。也许是一段被拒绝的爱情,或者是不为人知的入狱判决,又或者是有个身怀六甲的妻子在海岸上抹泪,也许是渴望着名利,或恐惧着死亡。舰队旗舰百夫长号(Centurion)的一级上尉大卫·奇普(David Cheap)也不例外。他是苏格兰人,四十出头,身形魁梧,鼻梁高耸,目光锐利。他正在逃离——逃离与哥哥争夺遗产的纠纷,逃离债主的追索,躲开债务——他没法找个合适的姑娘结婚,也是因为债务缠身。在岸上,奇普看起来在劫难逃,无法穿越生命中预料不到的浅滩。然而到了一艘英国战舰的上层后甲板①上,戴着三角帽、拿着望远镜巡视广阔的海洋时,他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自信的光芒——有人甚至可能会说,有点倨傲不逊的味道。船上的木制天地给他提供了一个避难所,这是一个受到海军严密规定和海洋法则约束的天地,最重要的是,一个靠冷酷无情的人际关系约束的天地。突然之间,他感觉到了清晰的秩序、清楚的目标。此外,奇普的最新职位尽管会带来无数危险(从疫病、溺水到敌人的炮火),但还是给他提供了一个他梦寐以求的机会:他终于能获得丰厚的战利品,被提升为船长,拥有自己的一艘船,成为大海的主人。
问题在于他无法离开这片该死的陆地。他被困在英吉利海峡岸边朴次茅斯港口的一个造船厂里(甚至可以说是遭了诅咒),拼了命要把百夫长号装配好,做好出航的准备,却又一直徒劳无功。巨大的木制船体有144英尺长,40英尺宽,停在船台滑道上。木匠、填船缝的、操作索具的和细木工像老鼠一样在甲板上忙前忙后(老鼠本身也多得是)。这是一曲锤子和锯子的交响乐。经过造船厂的街道铺着鹅卵石,街道上挤满了吱嘎作响的独轮手推车和马车,还有搬运工、小贩、扒手、水手和妓女来来往往。时不时会有个水手长吹起让人直起鸡皮疙瘩的口哨,船员从啤酒屋里跌跌撞撞地走出来,告别旧爱新欢,匆匆赶回他们正要起航的船只,免得挨上军官的一顿鞭子。
当时1740年1月,大英帝国正在加紧动员,要跟自己的竞争对手西班牙大干一场。奇普效力的百夫长号的船长乔治·安森(George Anson)被海军部拔擢为准将,由五艘船组成的分遣舰队也将在他带领下出海抗击西班牙。安森这次升职,也让奇普的前途出现了一片光明。而这次晋升也着实出人意料。安森的父亲只是个默默无闻的乡绅,安森没有能力拿出他那个级别的资助,那份油水——或者用更礼貌的说法,那份“影响力”——来上下打点,推动自己像其他很多军官一样带着自己人一起擢升。安森这年42岁,他14岁就进了海军,已经服役将近30年,还没领导过任何重大军事行动,丰厚的战利品也全都跟他无缘。
他个子很高,脸很长,前额高高突起,身上带着几分孤傲。他那双蓝眼睛极为深邃,除了几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他很少在外人前开口说话。有个政治家跟他会面后说:“安森跟以前一样,话很少。”安森跟人通信时甚至更惜墨如金,就仿佛他并不相信文字能传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有个亲戚写道:“他不怎么爱读书,不爱写东西,也很少口述信件让别人来写,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的样子……让很多人都对他心生反感。”后来还有位外交官打趣道,安森对这个世界实在是不甚了解,可以说他一直是在“环游世界,但从未进入世界”。
尽管如此,奇普还是在安森身上看到了一些东西,这是他成为百夫长号船员后的两年间慢慢发觉的,海军部对此也同样有所认识:安森是个令人敬畏的海员。安森对这个木制天地极为精通,同样重要的是,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极好——就算受到胁迫,他也能保持冷静、镇定。他的亲戚指出:“对于诚信和荣誉,他有着崇高的信念,而且践行起来从无偏差。”除了奇普,他也吸引了一群才华横溢的下级军官和门徒,这些人聚集在他麾下,纷纷想要得到他的青睐。其中一人后来告诉安森,他对安森的感念比对自己的父亲还要多,并且“为了得到您的好感”愿意做任何事情。如果安森成功履新,当上分遣舰队指挥官,他就能按自己的心意任命船长。而奇普,刚开始在他手下只是一名二级上尉,现在已经成了他的左膀右臂。
跟安森一样,奇普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这种痛苦的生活他刚开始时很希望逃离。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曾经指出:“一个人但凡足智多谋到能把自己弄进监狱,都不会当水手,因为待在船上就等于待在监狱里,还多了个葬身鱼腹的机会。”奇普的父亲生前在苏格兰法伊夫(Fife)有一大笔家产,还拥有众多头衔,其中之一是“罗西第二勋爵”,颇能让人联想到一些贵族气质,尽管实际上名不副实。他的座右铭是“Ditat virtus”,意为“道德高尚”,就刻在他们家族的徽章上。他的第一任妻子给他生了七个孩子,第一任妻子去世后,第二任妻子又给他生了六个,其中就有大卫。
P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