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废弃资源材料化基础
1.1 概述
1.2 固体废弃物合成结构材料
1.2.1 建筑材料的组成与特点
1.2.2 固体废弃物制备建筑材料
1.3 固体废弃物合成功能材料
1.3.1 多孔材料
1.3.2 吸附材料
1.3.3 催化材料
1.3.4 吸水材料
1.3.5 噪声污染控制材料
1.3.6 絮凝材料
1.3.7 黏结材料
1.3.8 还原材料
思考题
第2章 废弃资源能源化基础
2.1 概述
2.2 热解
2.3 气化
2.3.1 等离子体气化
2.3.2 气化焚烧
2.3.3 气化熔融
2.3.4 化学链气化
2.3.5 气化与热解、燃烧的区别
2.4 液化
2.4.1 液化的特点
2.4.2 液化过程的路径
2.4.3 液化过程中的催化剂
2.4.4 有机大分子的液化特点
2.4.5 生物油的特性
2.5 生物转化
2.5.1 餐厨垃圾生产甲烷
2.5.2 餐厨垃圾生产氢气
2.5.3 餐厨垃圾生产燃料乙醇
2.6 衍生燃料
2.7 成型燃料
2.8 煤矸石能源化
思考题
第3章 废弃资源循环工程基础
3.1 概述
3.2 前处理技术与设备
3.2.1 通用技术与设备
3.2.2 生活垃圾机械生物前处理
3.2.3 餐厨垃圾前端改性处理
3.2.4 焚烧飞灰的湿法前处理
3.3 除尘技术与设备
3.3.1 机械式除尘
3.3.2 电除尘
3.3.3 湿式除尘
3.3.4 过滤式除尘
3.3.5 移动床除尘
3.4 工程规划设计基础
3.4.1 垃圾综合处理厂
3.4.2 垃圾焚烧发电厂
3.5 工程预算与效益分析基础
3.5.1 建厂条件
3.5.2 主要设备配置
3.5.3 项目预算与效益分析
思考题
第4章 焚烧处理与资源循环
4.1 概述
4.2 焚烧处理的理论基础
4.2.1 高位热值与低位热值
4.2.2 废弃物的燃烧
4.3 焚烧热能循环利用
4.3.1 焚烧工艺系统与设备
4.3.2 焚烧热能回收利用
4.4 焚烧灰渣循环利用与安全处置
4.5 焚烧过程污染控制
4.5.1 有机污染物控制
4.5.2 酸性气体控制
4.5.3 重金属控制
4.5.4 颗粒物控制
思考题
第5章 生物处理与资源循环
5.1 概述
5.2 生物处理的理论基础
5.2.1 厌氧发酵理论
5.2.2 好氧堆肥理论
5.2.3 厌氧堆肥理论
5.2.4 氮素循环理论
5.3 燃气资源
5.3.1 厌氧干发酵
5.3.2 厌氧发酵生物制燃气
5.4 堆肥资源
5.4.1 好氧堆肥
5.4.2 厌氧堆肥
5.4.3 厌氧堆肥与好氧堆肥异同
思考题
第6章 填埋处置与CDM项目
6.1 概述
6.2 填埋处置的理论基础
6.2.1 微生物降解理论
6.2.2 生物除臭理论
6.2.3 CDM项目实施理论
6.3 填埋场选址的依据
6.4 填埋场的基本结构
6.4.1 衬层系统
6.4.2 填埋单元
6.4.3 渗滤液排出与检测系统
6.4.4 沼气收集系统
6.4.5 排气系统
6.4.6 封盖系统
6.5 填埋场内的作业与使用设备
6.6 渗滤液的产生与处理
6.6.1 渗滤液的产生与危害
6.6.2 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6.7 填埋气的产生与循环利用
6.8 填埋场内实施CDM项目
6.8.1 CDM项目的由来
6.8.2 发达国家参与CDM项目的原因
6.8.3 CDM项目的实施方式
6.8.4 CDM项目的监管
6.8.5 CDM项目面临的挑战
6.8.6 CDM项目在我国的实施案例
6.9 填埋场的封场作业与土地利用
6.10 填埋场矿产开采与循环利用
6.10.1 填埋场开采的缘由
6.10.2 填埋场开采的目的
6.10.3 填埋场开采的工艺与配套设施
6.10.4 填埋场矿产的综合利用
6.10.5 填埋场开采的环境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估
思考题
第7章 石油行业废弃资源循环
7.1 概述
7.2 理论基础
7.2.1 油泥热解反应机理
7.2.2 油泥固化反应机理
7.2.3 油泥絮凝机理
7.3 油泥的性质与危害
7.3.1 油泥的来源
7.3.2 油泥的特性
7.3.3 油泥的危害
7.4 油泥的处理与回收利用
7.4.1 油泥的焚烧处理
7.4.2 油泥的热解处理
7.4.3 油泥的溶剂萃取处理
7.4.4 油泥的热水洗涤法处理
7.4.5 油泥的蒸汽喷射处理
7.4.6 油泥的超临界水处理
7.4.7 油泥的生物处理
7.4.8 油泥的固化处理
思考题
第8章 能源行业废弃资源循环
8.1 概述
8.2 理论基础
8.2.1 粉煤灰地聚合物反应机理
8.2.2 粉煤灰絮凝剂絮凝沉降机理
8.2.3 粉煤灰的水化机理
8.2.4 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的机理
8.3 光伏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8.3.1 光伏废弃物的污染特性
8.3.2 光伏废弃物的处理
8.4 风力发电废弃物循环利用
8.4.1 风力发电废弃物的产生
8.4.2 风力发电废弃物的处理
8.5 火力发电废弃物循环利用
8.5.1 粉煤灰的循环利用
8.5.2 脱硫石膏的循环利用
思考题
第9章 矿产行业废弃资源循环
9.1 概述
9.2 理论基础
9.2.1 尾矿固碳原理
9.2.2 回填利用原理
9.2.3 尾矿再选原理
9.2.4 矿业固体废弃物制备建筑材料原理
9.2.5 矿业固体废弃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原理
9.3 矿业固体废弃物的性质与危害
9.3.1 矿业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与分类
9.3.2 矿业固体废弃物引发的环境与生态问题
9.4 煤矸石的处理与资源化
9.4.1 煤矸石的来源
9.4.2 煤矸石的化学组成
9.4.3 煤矸石的岩石类型和矿物组成
9.4.4 煤矸石的分类
9.4.5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9.5 尾矿的处理与资源化
9.5.1 尾矿的来源
9.5.2 尾矿的分类与组成
9.5.3 尾矿的综合利用
思考题
第10章 冶金行业废弃资源循环
10.1 概述
10.2 理论基础
10.2.1 冶金渣活性激发机理
10.2.2 冶金渣制备地聚合物胶凝材料机理
10.2.3 冶金渣制备矿渣棉理论基础
10.2.4 赤泥脱碱机理
10.3 冶金行业固体废弃物的分类与特点
10.3.1 冶金行业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10.3.2 冶金行业固体废弃物的特点及资源化特性
10.4 典型稀有金属冶金渣处理与资源循环
10.4.1 稀土冶炼渣处理与资源循环
10.4.2 氰化渣
10.4.3 钨渣
10.5 铝冶炼行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循环
10.5.1 铝灰
10.5.2 赤泥
10.6 钢铁冶金行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循环
10.6.1 钢铁冶金渣的来源
10.6.2 钢铁冶金渣的组成及特性
10.6.3 钢铁冶金渣的处理与资源循环
10.7 重金属冶金废渣的处理与资源循环
10.7.1 重金属冶金废渣的产生现状及特点
10.7.2 重金属冶金废渣的处理与资源循环
思考题
第11章 典型化工行业废弃资源循环
11.1 概述
11.2 理论基础
11.2.1 磷石膏的缓凝原理
11.2.2 铬渣解毒的原理
11.3 化工行业废弃资源基本特性
11.3.1 来源
11.3.2 分类
11.3.3 特征
11.3.4 危害
11.4 磷肥工业
11.4.1 磷石膏
11.4.2 磷泥
11.5 氯碱工业
11.5.1 盐泥
11.5.2 电石灰渣
11.6 硫酸工业
11.6.1 建筑材料
11.6.2 铁回收
11.6.3 生产铁盐产品
11.6.4 海绵铁
11.6.5 颜料
11.6.6 功能材料
11.7 废催化剂
11.7.1 金属回收
11.7.2 综合利用
11.7.3 其他用途
11.8 铬盐行业
11.8.1 铬渣的解毒
11.8.2 铬渣的资源化
思考题
第12章 新型煤化工行业废弃资源循环
12.1 概述
12.2 原理
12.2.1 煤气化原理
12.2.2 煤直接液化原理
12.2.3 煤间接液化原理
12.2.4 煤液化渣热解原理
12.2.5 煤气化渣制备免烧建材原理
12.3 气化渣
12.3.1 气化渣的基本性质
12.3.2 气化渣资源循环
12.3.3 气化渣替代建材产品
12.3.4 气化渣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2.3.5 推动气化渣资源循环的途径
12.4 液化渣
12.4.1 液化渣的产生与特性
12.4.2 液化渣的综合利用
思考题
第13章 污泥处理与资源循环
13.1 概述
13.2 理论基础
13.2.1 颗粒絮凝理论
13.2.2 活性污泥理论
13.2.3 厌氧消化理论
13.2.4 生物淋滤法脱除污泥中重金属的作用机理
13.2.5 热解理论
13.2.6 生物脱臭理论
13.2.7 超临界水氧化理论
13.3 污泥的处理
13.3.1 污泥的特性
13.3.2 污泥的调理
13.3.3 污泥的脱水
13.3.4 污泥的干化
13.3.5 污泥的焚烧
13.3.6 污泥的热解
13.3.7 污泥的超临界水处理
13.3.8 污泥的消化
13.4 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13.4.1 污泥的材料化利用
13.4.2 污泥的能源化利用
13.4.3 污泥的土地利用
13.5 工业污泥处理与循环利用
13.5.1 电镀污泥
13.5.2 印染污泥
13.5.3 造纸污泥
13.5.4 制革污泥
13.6 污泥的最终处置
思考题
第14章 电子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循环
14.1 概述
14.2 理论基础
14.2.1 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
14.2.2 贵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原理
14.2.3 溴化阻燃剂污染控制机理
14.3 典型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4.3.1 废弃印刷线路板
14.3.2 废弃阴极射线管
14.3.3 废旧电池
14.3.4 废弃高分子材料
14.4 溴化阻燃剂污染控制技术
14.4.1 热分解脱卤技术
14.4.2 超临界降解脱卤
14.4.3 催化还原脱卤技术
14.4.4 溶剂热脱卤技术
14.4.5 机械化学技术
14.5 电子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案例
思考题
第15章 废弃生物质资源循环
15.1 概述
15.2 理论基础
15.2.1 生物质热解理论
15.2.2 生物质气化理论
15.2.3 生物质水热气化理论
15.2.4 生物质炭化理论
15.3 生物质组成与结构特点
15.3.1 纤维素
15.3.2 半纤维素
15.3.3 木质素
15.3.4 可提取组分
15.3.5 灰分
15.4 废弃生物质热化学循环利用技术
15.4.1 热解类型
15.4.2 热解产物
15.4.3 热解反应器
15.5 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
15.5.1 气化介质
15.5.2 气化催化剂
15.5.3 焦油的产生及去除
15.6 生物质的水热气化技术
15.6.1 水热气化的优点
15.6.2 生物质水热气化技术的主要挑战
15.7 生物质炭化材料化利用
15.7.1 热解炭化制备活性炭材料及炭基功能材料
15.7.2 水热炭化制备炭基材料
思考题
第16章 城镇生活垃圾智慧管理体系
16.1 概述
16.2 数字化精细管理的理论基础
16.2.1 大数据理论
16.2.2 云计算原理
16.2.3 物联网原理
16.2.4 区块链原理
16.2.5 人工智能原理
16.2.6 数字新技术的交叉融合与应用
16.3 城镇生活垃圾公私合营的政府管理模式
16.4 城镇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16.5 城镇生活垃圾的政策管理
16.5.1 国外生活垃圾的相关法律法规
16.5.2 我国生活垃圾的相关法律法规
思考题
第17章 “无废城市”废弃资源数字管理体系
17.1 概述
17.2 “无废城市”的理论基础
17.3 “无废城市”管理指标体系
17.3.1 日本《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指标体系
17.3.2 中国“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17.4 日本北九州“无废城市”模式
17.4.1 北九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7.4.2 北九州“无废城市”的管理机制
17.4.3 北九州“无废城市”的相关法律法规
17.4.4 北九州“无废城市”具体措施和方案
17.5 中国绍兴市“无废城市”试点模式
17.5.1 绍兴市城乡发展概况
17.5.2 绍兴市固体废弃物概况
17.5.3 绍兴市“无废城市”建设目标
17.5.4 绍兴市“无废城市”实施方案
思考题
第18章 城市矿产管理与资源循环
18.1 概述
18.2 理论基础
18.2.1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18.2.2 物质流分析理论
18.2.3 城市代谢理论
18.2.4 城市矿产管理平台的运行原理
18.3 城市矿产的内涵
18.4 城市矿产产生的经纬
18.5 城市矿产的发展
18.5.1 国外城市矿产的发展
18.5.2 国内城市矿产的发展
18.6 城市矿产的特征
18.6.1 城市矿产的区分
18.6.2 城市矿产的特性
18.7 城市矿产的研究方法
18.7.1 成矿机制研究
18.7.2 开发战略研究
18.7.3 开发潜力测算
18.7.4 经济价值研究
18.7.5 综合效应评估
18.7.6 管理与政策研究
18.8 城市矿产的评价方法
18.8.1 生命周期评价法
18.8.2 物质流分析评价法
18.9 城市矿产企业的发展模式
18.9.1 家电制造型
18.9.2 材料科技型
18.9.3 渠道型
18.9.4 第三方平台型
18.10 大数据指导城市矿产
思考题
第19章 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循环
19.1 概述
19.1.1 建筑垃圾的内涵
19.1.2 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19.1.3 建筑垃圾产量估算分析
19.1.4 我国建筑垃圾产生与处理现状
19.2 建筑垃圾的管理
19.2.1 建筑垃圾的相关政策
19.2.2 建筑垃圾处理及再生的相关标准
19.2.3 建筑垃圾管理及产业的发展趋势
19.3 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与转运调配
19.3.1 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
19.3.2 建筑垃圾的转运调配
19.4 建筑垃圾的预处理
19.4.1 建筑垃圾的破碎
19.4.2 建筑垃圾分选
19.4.3 移动式的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19.5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19.5.1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概述
19.5.2 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
19.5.3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
19.5.4 建筑垃圾再生微粉的资源化利用
19.6 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案例
思考题
第20章 危险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
20.1 概述
20.1.1 危险废物管理发展史
20.1.2 危险废物的来源
20.1.3 危险废物的迁移释放
20.1.4 危险废物的识别标志
20.2 危险废物管理的理论基础
20.2.1 危险废物全过程风险评价和防控理论
20.2.2 危险废物的分级管理理论
20.2.3 危险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理论
20.3 危险废物管理的法律框架
20.3.1 国内法律
20.3.2 国际公约
20.4 危险废物的鉴别
20.4.1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4.2 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
20.5 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管理
20.5.1 危险废物的申报登记
20.5.2 危险废物的转移管理
20.5.3 危险废物的经营许可
20.5.4 危险废物的应急响应
20.6 危险废物的填埋和焚烧
20.6.1 危险废物的填埋处置
20.6.2 危险废物的焚烧处置
20.7 危险废物水泥窑协同处置
20.7.1 协同处置水泥窑要求
20.7.2 入窑协同处置废物要求
20.7.3 污染物排放限值
20.7.4 水泥产品污染物控制
20.8 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
20.8.1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20.8.2 医疗废物的贮运和交接
20.8.3 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
20.8.4 医疗废物的非焚烧处置
思考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