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框架篇
第一部分 工匠创新三十六技概论
促进工匠成长的战略意义
工匠的成长环境建设
工匠创新三十六技概述
第二部分 工匠创新三十六技系统框架
第1技 海纳百川
第2技 化整为零
第3技 周而复始
第4技 更新换代
第5技 重峦叠嶂
第6技 大道至简
第7技 纵横交错
第8技 层出不穷
第9技 四平八稳
第10技 东倒西歪
第11技 精雕细琢
第12技 伸缩自如
第13技 留有余地
第14技 草船借箭
第15技 五味俱全
第16技 须弥芥子
第17技 滴水成冰
第18技 偷梁换柱
第19技 上下左右
第20技 曹冲称象
第21技 五光十色
第22技 千形万态
第23技 五音六律
第24技 格物穷理
第25技 牵肠挂肚
第26技 接连不断
第27技 一反常态
第28技 跌宕起伏
第29技 虚虚实实
第30技 丢卒保车
第31技 否极泰来
第32技 含沙射影
第33技 前车之鉴
第34技 势不可挡
第35技 相互依存
第36技 天罗地网
第三部分 工匠创新三十六技汇总及运用
企业实践篇
实践1 设备综合集成管理系统与“海纳百川”
实践2 运用“化整为零”技巧设计烟丝总量掺配自动补差系统
实践3 通过“周而复始”技巧研制ZJ112卷烟机梗丝分离附加装置
实践4 从ZJ17卷烟机油墨筒压力自动供墨装置的设计看装置如何“更新换代”
实践5 用“重峦叠嶂”技巧指导卷包两班制生产模式的重构与重组
实践6 “大道至简”理念指导下的企业目视化管理动态模式探索与实践
实践7 技改制丝工艺设计与“纵横交错”
实践8 运用“层出不穷”技巧研制一种卷烟机布带从动轮机构
实践9 巧用“层出不穷”理念,探索与实施设备三级管理模式
实践10 技改制丝工艺设计与“四平八稳”
实践11 基于“东倒西歪”重心原理的条盒卷烟自动翻转装置设计
实践12 技改制丝工艺的“精雕细琢”设计
实践13 按照“伸缩自如”原理研发潜伏式AGV自动接驳系统
实践14 “留有余地”的技改制丝工艺设计
实践15 利用“草船借箭”技巧研发智能掺配补差装置
实践16 “望闻问切”感知“五味俱全”,为动力设备“祛病强身”
实践17 技改制丝工艺设计之“须弥芥子”之道
实践18 从制丝双介质喷嘴的设计看“滴水成冰”
实践19 从“上下左右”原理再看技改制丝工艺设计
实践20 构建“五光十色”的“134”现场精益管理模式
实践21 按照“千形万态”思路研制移动式条烟缺盒检测平台
实践22 运用“五音六律”思路研制包装机智能扬声提示安全报警系统
实践23 “格物穷理”思路如何在研制金属碎屑高效清理装置中发挥作用
实践24 提高软化水供应稳定性的“牵肠挂肚”模式创新
实践25 通过“接连不断”创新成功设计烟机设备感知系统
实践26 “跌宕起伏”应用于设备状态监测
实践27 青州卷烟厂设立“工匠日”形成工匠文化,“势不可挡”
实践28 通过“丢卒保车”技巧研制烘梗丝机除尘器管道疏水装置
实践29 制丝工艺技改设计让设备和流程“否极泰来”
实践30 运用“含沙射影”技巧设计除尘压棒机料仓料位监控报警系统
实践31 “前车之鉴”让热交换器的清洁效果更佳
实践32 “虚虚实实”让青州卷烟厂跑出由“工”育“匠”加速度
实践33 “相互依存”理念下诞生的电子烟检测装置
实践34 ICAN设备虚拟仿真培训平台构建了学习培训的“天罗地网”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