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管理(精)/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丛书
ISBN:9787030815057
作者:作者:姚维志//王琳//苏胜齐//吕红健//付梅|责编:王静//朱瑾//白雪//陈昕//徐睿璠|总主编:危起伟//曹文宣
定价:¥98.0
出版社:科学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精装
页数:86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1章  长江水生生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亮点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有关水生生物保护的重要规定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1.2.1  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增殖渔业资源
    1.2.2  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
    1.2.3  限制捕捞作业
    1.2.4  保护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苗种
    1.2.5  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
    1.2.6  保护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3.1  对野生动物实行分类分级保护
    1.3.2  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1.3.3  野生动物物种的管理
    1.3.4  加强外来物种防控
  1.4  《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管理规定》
    1.4.1  《规定》出台的背景意义
    1.4.2  《规定》的主要亮点
  1.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
    1.5.1  《意见》出台背景
    1.5.2  《意见》总体思路
    1.5.3  《意见》目标任务
    1.5.4  《意见》框架体系
  参考文献
第2章  长江水生野生动物管理
  2.1  水生野生动物的有关概念
    2.1.1  野生动物
    2.1.2  珍稀野生动物
    2.1.3  濒危野生动物
    2.1.4  水生野生动物
    2.1.5  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
  2.2  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与经济水生动物、名贵水生动物的关系
  2.3  我国水生野生动物的基本情况
  2.4  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2.5  长江流域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2.6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措施
    2.6.1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的基本原则
    2.6.2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的主要制度和措施
  参考文献
第3章  长江捕捞渔业管理
  3.1  长江禁渔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3.1.1  长江春季禁渔期的起始
    3.1.2  长江春季禁渔期的调整
    3.1.3  赤水河流域率先全面禁渔
    3.1.4  设立长江口禁捕管理区
    3.1.5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
  3.2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的主要管理制度
    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3.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3.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3.2.4  《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管理规定》
    3.2.5  《农业农村部关于发布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用渔具名录的通告》(农业农村部通告〔2021〕4号)
    3.2.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依法惩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等违法犯罪的意见〉的通知》(公通字〔2020〕17号)
    3.2.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2号)
    3.2.8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非法捕捞案件涉案物品认(鉴)定和水生生物资源损害评估及修复办法(试行)》的通知(农办渔〔2020〕24号)
  3.3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执法管理工作重点
    3.3.1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非法捕捞行为的主要类型
    3.3.2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用渔具和禁用渔法的管理
    3.3.3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非法捕捞犯罪的认定
  3.4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垂钓管理
    3.4.1  长江流域休闲垂钓基本情况
    3.4.2  长江流域各地相关管理制度
    3.4.3  长江流域休闲垂钓管理制度要点
    3.4.4  国外关于休闲垂钓和相关领域可资借鉴的典型经验
    3.4.5  长江流域休闲垂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第4章  水生生物保护区管理
  4.1  水生生物保护区的类型
    4.1.1  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
    4.1.2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4.2  水生生物保护区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4.2.1  资源环境状况调查
    4.2.2  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
    4.2.3  宣传教育
    4.2.4  保护区巡查
    4.2.5  能力建设
  4.3  水生生物保护区专项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4.3.1  保护区科研活动的监管
    4.3.2  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应急处置
    4.3.3  珍稀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应急处置
  参考文献
第5章  涉水工程监管
  5.1  涉水工程监管的法律依据
    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5.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5.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5.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5.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5.1.7  《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管理规定》
    5.1.8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06〕9号)
    5.1.9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
    5.1.10  农业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对水生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专题评价管理规范》的通知(农渔发〔2009〕4号)
    5.1.11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专题论证报告编制指南的通知》(农办渔〔2014〕14号)
    5.1.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法释〔2022〕1号)
  5.2  涉水工程对水生生物的主要影响和管理部门监管的要点
    5.2.1  主要类型涉水工程对水生生物及其生境的影响
    5.2.2  管理部门对涉水工程监管的要点
  5.3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涉水工程监管
    5.3.1  专题影响论证报告编制
    5.3.2  专题论证报告审查和监督落实
    5.3.3  保护区管理机构在专题论证报告编制、审查和监督落实中的工作重点
    5.3.4  违法行为查处
  5.4  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涉水工程监管
    5.4.1  专题评价报告编制
    5.4.2  专题评价报告审查和监督落实
    5.4.3  保护区管理机构在专题评价报告编制、审查和监督落实中的工作重点
    5.4.4  违法行为查处
  参考文献
第6章  增殖放流管理
  6.1  增殖放流的目的和意义
    6.1.1  增殖放流的概念
    6.1.2  增殖放流的目的
    6.1.3  增殖放流的项目和资金来源
    6.1.4  增殖放流的主要管理制度
  6.2  增殖放流的物种选择
    6.2.1  本地种
    6.2.2  有利于提升生物多样性的物种
    6.2.3  有利于恢复和增加渔业资源的物种
    6.2.4  有利于净化水质的种类
    6.2.5  来源可靠的物种
    6.2.6  放流个体的来源
  6.3  增殖放流的规格和数量
    6.3.1  增殖放流规格
    6.3.2  增殖放流数量
  6.4  增殖放流的地点和时间
    6.4.1  增殖放流地点
    6.4.2  增殖放流时间
  6.5  增殖放流方法
    6.5.1  投放方法
    6.5.2  投放记录
    6.5.3  放流资源的保护与监测
    6.5.4  效果评价
  6.6  民间放生活动的管理
    6.6.1  什么是放生
    6.6.2  放生中存在的问题
    6.6.3  怎样引导放生活动
    6.6.4  怎样规范放生活动
  参考文献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