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ISBN:9787201210537
作者:作者:殷海光|责编:玮丽斯
定价:¥59.9
出版社:天津人民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2 平装
页数:343页
商品详情
目录

怎样判别是非
前言
  第一章  种种谬误
  第二章  了解科学
  第三章  科学与语言
  第四章  科学与假设
  第五章  比拟
  第六章  三种型定方式
  第七章  穆勒方法
  第八章  读些什么书?
逻辑新引
前语
  第一次  逻辑的用处
  第二次  真假与对错
  第三次  推论是什么
  第四次  选取推论
  第五次  条件推论
  第六次  二难式
  第七次  语句和类
  第八次  位换和质换
  第九次  对待关系
  第十次  三段式
  第十一次  续三段式
  第十二次  变式
  第十三次  关系
  第十四次  关于思想三律
  第十五次  语意界说
  第十六次  分类与归类
  第十七次  诡论
  第十八次  科学方法
  第十九次  种种谬误
  第二十次  余话

精彩页/试读片段

    第一章  种种谬误
    我们人的天性大致总是追求良好的生活。良好的生活是真善美的生活。我们要求真善美的生活之实现,必须拿 “真” 来做底子。固然,有了真,不必就会有善和美。但是,没有真,善和美根本无从谈起。至少,真可以帮助善和美之实现。所以,真理是良好的生活之必要条件。
    然而,不幸得很,真理却是非常娇嫩的东西。真理很不容易得到,但很容易丧失。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人在极少数的时间以内逼近着真理。最大多数人在他们最大多数的时间以内过着受神话、传说、权威、禁制(taboo)、口号、标语、主义(ism)、偏见、宣传、习俗、风尚、情绪等力量支配的生活。而这些力量常常穿上 “真理” 的伪装出现。不知者以为这些力量的确是真理,并且常常持之甚坚的样子,甚至不惜粉身碎骨来维护或求其实现。
    其实,这些以 “真理” 的伪装出现的力量,不必即是真理。力量不能制造真理。在较多的情形之下,力量去真理甚远。在知识丰富和神志清明的人看来,那为维护或实现这些力量而粉身碎骨的人众,并不比扑灯的飞蛾高明多少。
    理未易明!
    之所以如此,因为人有人的短处(human frailties)。我们从希腊神话中可以看出对人的短处之描写。然而,稍加观察及反思,我们就可知道希腊神话所描写的人的短处远不及实际中所有的多。我们在此不能一一将这些短处提到,也不必一一提到。我们现在所要指陈的,是大家容易触犯而又容易被人利用的若干短处。这些短处在传统逻辑中叫作谬误(fallacies)。
    一、诉诸群众
    有一种论辩的方式是诉诸群众(argumentum ad populum)的论式。这种论式就是假定了 “多数乃真理的标准”:多数人赞同的说法即是真理,多数人不赞同的说法便不是真理。这也就是说,一个说法是否为真,不取决于论证,只取决于多数。
    “多数” 是一个函数。这也就是说,对于某项说法,多数人是否赞同,常系出于被动。构成 “多数” 的,至少有两类的因素:
    (一)既成的风俗习惯或大家已经接受了的说教之类的东西
    这一类的东西我们叫作 “心理的置境”(psychological collocation)。这类心理的置境,是我们所在的社会及传统给我们长年铸造成的。铸造成了以后,就成为我们心理生活之底子,或心理生活之一部分甚至大部分。
    这类心理置境既经铸成以后,就占据了我们的心理田地,代我们做主。而在我们之中最大多数人对于这位主人对我们所起的支配作用简直无有自觉,而是视为固常,或习而不察,甚至自幼至死都不觉其存在。
    可是,如果有与它刚好相反的因素刺激我们,那么这位主人翁便作起怪来,常使我们勃然大怒、面红耳赤、头冒青筋。五六十年前,假若中国穷乡僻壤里忽然有一个女孩子对她母亲说缠小脚妨害身体健康,她母亲一定怒目横眉,大加训斥。同时,假若这位小姐不愿嫁给凭媒妁之言许配的男子,而要同自己的意中人结婚,那么她的老太爷一定大发雷霆之怒,斥为大逆不道。
    P1-2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