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鼓励儿童思考
第一章 重塑教育的必要性
失当的教育
无济于事的补救措施
认识儿童的期望
发现
挫折
有意义的经验
对探索的渴望
意义与理性
第二章 思维与学校课程
儿童对意义的渴望
善于思考
思维技能和基本技能
思维技能和其他学科
对话与思维的关系
善于思考重要的问题
第三章 哲学:教育中丢失的维度
哲学始于好奇
好奇与意义
第四章 儿童哲学的教育预设
保持哲学的学科独立性
将课堂转变为探究共同体
师资与课程
第二部分 儿童哲学的目标与方法
第五章 儿童哲学课程
课程概述
儿童哲学的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
第六章 教学方法论:价值考量和实践标准
让儿童独立思考
哲学思维教学的条件
教师支持学生哲学思考的行为
第七章 指导哲学讨论
哲学与对话策略
引导课堂讨论
观点在哲学对话中的作用
促成哲学对话
引出看法或观点
帮助学生表达他们自己:澄清和重述
阐明学生的观点
解释意义
寻求一致性
明确定义
寻找假设
指出谬误
询问理由
让学生说出他们是如何知道的
引出和评估其他选项
精心组织讨论
第三部分 将思维技能应用到学校生活
第八章 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
形式逻辑有助于哲学思维
给出理由:获得充分理由的方法
理性地行动
结论
第九章 道德教育可以脱离哲学探究吗?
对儿童推理能力的假设
为道德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
道德教育中的社会性与自主性
道德教育中的危险——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
帮助儿童明白该做什么
想象力与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从哪里开始
为什么道德教育不能脱离哲学教学
逻辑与道德的关系
提高道德判断力
第十章 儿童伦理探究中的哲学主题
逻辑与伦理的关系
一致性
正确与公平
正确与完美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
自然本性
变化与成长
真理
关怀
标准和规则
问题与答案
伦理探究中的思考和自我反思
附录A 教师教育改革
附录B 实验研究儿童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