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方李莉
一、概述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
三、高维度文化视野下的社区历程
四、被压缩的时空所构成的新文化场景
五、文化资源的利用与文化的再生产
六、小结
第一篇 樊家井 方李莉 田晓露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景德镇民窑业区位空间的分布与变迁
第一节 景德镇的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第二节 昌江河畔人文景观的变迁
第三节 景德镇制瓷业区位空间分布的迁移
第四节 传统在时空中的延续与变异
第三章 新兴民窑业的形成原因
第一节 市场的需要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国营工厂对外搭窑的逐步开放
第三节 手工生产适合资金少、多品种小批量订货的个体作坊
第四章 社区行业空间结构的分布
第一节 郊区农村手工个体陶瓷生产集散地的形成
第二节 凤凰山——白胎瓷产销集散地
第三节 筲箕坞——高档仿古瓷产销集散地
第四节 西瓜洲——低档日用瓷修补加工销售集散地
第五节 湖田、三宝蓬——新兴陶艺村的形成
第五章 仿古瓷集散地——樊家井村
第一节 樊家井村简介
第二节 樊家井村成为仿古瓷集散地的时间和原因
第三节 樊家井村陶瓷作坊的分布情况
第四节 不同类型的制瓷作坊
第五节 对樊家井作坊群文化规则的系列考察
第六节 一个非正式和非组织的地方聚落点
第七节 活动在樊家井的流动商贩
第八节 血缘与地缘的集合群
第六章 变迁与重构
第一节 对传统和历史的重新思考
第二节 文化核心与技术的变迁
第三节 樊家井社区的文化特点
第四节 艺术风格的演进与变化
第五节 社会流动与社会群体成员行为控制的变迁
第六节 小结
第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樊家井仿古瓷集散地的现状
第一节 樊家井经营模式发展现状
第二节 樊家井的店主与买家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全球化背景下樊家井陶瓷业的转变
第一节 由生产集散地向销售中心的转移
第二节 艺术风格的流变
第三节 生产销售方式的全球化转变
结语
第二篇 雕塑瓷厂 白雪
第一章 考察区域
第一节 当代雕塑瓷厂所处区域地理环境
第二节 雕塑瓷厂里的人
第三节 选择考察该区域的理由
第二章 融合与互动
第一节 雕塑瓷厂转型改制
第二节 互动与融合——作为异文化载体的乐天陶社
第三节 连接外部世界的桥梁——创意市集
第四节 本地制瓷产业链的激活与完善
第五节 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店铺
第三章 融合与互动下的转变
第一节 生产上的转变
第二节 生活上的变化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篇 老鸦滩 郭金良
第一章 考察区域:跨越边界的社区
第一节 场所聚焦与线索追踪
第二节 “集散地”与“艺术区”
第三节 艺术事象关联模型的建立
第四节 由“核心事件”串联起来的艺术民族志
第二章 复兴之路:老鸦滩社区的历史透镜
第一节 荒野滩涂(1949—1978年)
第二节 村办企业的兴起(1978—1988年)
第三节 瓷板手工作坊的介入(1988—2000年)
第四节 店面、工作室的建立(2000—2006年)
第五节 艺术网络体系的形成(2006—2015年)
第三章 集体活动:老鸦滩社区的艺术实践者们
第一节 本地的瓷板成型手艺人
第二节 外地的瓷板画创作者
第三节 国内高校的教授与学生
第四节 外国艺术家与留学生
第五节 新媒体、经纪人、艺术交易平台及中间商
第四章 功能与结构:老鸦滩社区网络各关联点
第一节 家庭手工作坊群
第二节 瓷板画创作载体
第三节 瓷板画行业的辅助业
第四节 瓷板、瓷板画销售模式
第五章 互动与融合:多元互动的艺术生态
第一节 “场域”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互动的过程:选择,竞争,合作,融合
第三节 两种艺术系统——手工艺场域与艺术场域
第六章 重构与再造:人文景观之变
第一节 从乡土农村到城市艺术区
第二节 从物理空间到文化空间
第三节 从传统手工技艺遗产到文化产业新资源
结语
第四篇 老厂 王丹炜
第一章 考察区域——老厂
第一节 老厂概述
第二节 老厂的多元业态
第三节 手工艺人的技艺传承
第二章 老厂的学生工作室
第一节 学生概况
第二节 学生工作室的运营模式
第三节 学生工作室的销售渠道
第三章 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创新与传统资源的利用
第二节 从遗产到资源的转变
第五篇 莲社北路 陈思
第一章 莲社北路陶瓷艺术画廊集中区概述
第一节 地理区位
第二节 主要构成
第三节 发展概况
第二章 莲社北路陶瓷商铺的结构及其艺术特色的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大师瓷”画廊
第二节 普通日用瓷和陈设日用瓷商铺
第三节 茶具商铺
第三章 莲社北路陶瓷画廊经营模式的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传统经营模式
第二节 现代经营模式
第三节 消费区域及群体
第四节 审美价值认知的变化
结语
第六篇 韩国陶艺家群体研究 金美洙
第一章 考察社区概况
第一节 景德镇区域特征
第二节 外国艺术家来景德镇的情况
第二章 个案研究——一群来自韩国的艺术家
第一节 研究对象:韩国艺术家
第二节 个案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对比研究——来自韩国和其他国家的艺术家
第一节 景德镇的外国艺术家
第二节 外国艺术家对景德镇资源的利用
第三节 小结:在景德镇创作的差异性
第四章 跨文化的互动与重构
第一节 全球化与传统文化
第二节 景德镇的现代性
第三节 知识与技艺的全球互动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