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学术价值
二、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三、学术观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方政治的世俗化与马基雅维里的新政治观
一、文艺复兴以来政治哲学的世俗化与历史化
二、历史视野下现实主义政治的开端:马基雅维里的权力政治观
(一)马基雅维里的“国家理由”学说与新道德
(二)世俗政治视野下宗教的道德功能
(三)世俗政治中人的诸“德行”与“命运”:新道德的基本概念
(四)权力追求与“君主”的统治权
(五)作为政治衰朽抑制剂的“恐惧”与权力
三、马基雅维里对霍布斯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的指引与启示
第二章 霍布斯现实主义政治秩序观的基石:人性与自然法
一、现实主义政治秩序观的基本取向:世俗的人与国家
二、发于自然激情和欲望的“中立”人性论
三、自然的战争状态与权力
四、克服自然战争的国家
五、孕育和平秩序希望的自然法
第三章 持守和平秩序的“人为”国家
一、作为“虚拟人”的国家
二、契约的性质与国家的诞生
三、霍布斯的国家理论与主权者的权力
(一)国家的本质
(二)国家、主权者的权力与臣民义务
(三)基于主权权力的政体理论
四、出于主权者意志的国法(民约法):霍布斯的法律理论
五、权力与激情的辩证法
(一)对“骄傲”的否定与反对
(二)恐惧与国家秩序的缔造
(三)恐惧与不服从的情形
六、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的一致
(一)《法的原理》与自然自由权
(二)从自然自由到公民自由
(三)“自由”的普遍化及其与权力的一致性
七、霍布斯“刚性”政治秩序观念的当代启示与评价
第四章 卢梭社会政治秩序观念的道德基础
一、卢梭政治思想的“二分”裂变
二、良善正义秩序的基本要素:良心、情感、理性及其关系剖析
(一)卢梭的善观念与正义
(二)作为道德和正义原则的良心
(三)作为良心报偿的幸福
(四)情感、理性及其关系剖析
(五)道德与美
三、卢梭的人学思想与良善人性论
(一)卢梭的人学思想
(二)卢梭的良善人性论
第五章 卢梭基于道德情感政治秩序观念的证成
一、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理论辨析
(一)自然状态与人
(二)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
(三)社会对人心和头脑的腐化及其性质剖析
二、从自然人到公民:教育与人类道德情感的完善
(一)自然状态的流逝与教育的目的
(二)卢梭基于自然情感的公民道德教育剖析
(三)教育与公民道德发展
三、从自然状态到政治世界:化衰朽为希望的“道德理想国”
(一)政治问题的提出
(二)契约与“应然”国家的性质
(三)以公意为核心的理想国家
四、人民主权与民主主义的法政制度设计:“人民”的发现
(一)卢梭的权力思想
(二)人民主权与政府统治权的派生
(三)公意与卢梭的民主主义法治思想辨析
(四)民主主义政制的基本思考
(五)富人的强制抑或多数的暴政:立足穷人反对富人统治的平等观
五、道德情感秩序:一种韧性的社会政治秩序模式
第六章 大众民主时代的“良序社会”
一、“大众民主时代”权力与道德的演进
二、罗尔斯对霍布斯和卢梭思想智慧的汲取
三、良序社会中“公正权力”与公平正义感的平衡与协调
四、良序社会的道德力量:公平正义感
(一)正义理论与正义感的联系
(二)正义感的发展过程及其社会政治功能
(三)非正义感与信任匮乏
(四)罗尔斯关于公平正义感的“相对稳定性力量”剖析
五、公平正义与善的理论关系评析
(一)罗尔斯的善观念及其评价
(二)公平正义的正当对善的优先
(三)罗尔斯关于公平正义与善的一致性论证
(四)交叠共识与政治正义观念:多元社会的一致性策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