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 论
1.1 生物质资源
1.1.1 生物质的定义
1.1.2 生物质的分类
1.1.3 生物质的特点
1.2 生物质能与生物质能转化技术概述
1.2.1 生物质能的基本概念
1.2.2 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
2 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原理及应用
2.1 生物质燃料特性与燃烧基础原理
2.1.1 生物质燃料化学组成和结构
2.1.2 生物质燃料的工业分析与元素组成
2.1.3 生物质燃料的物理特性
2.1.4 生物质燃烧基础原理
2.2 生物质直接燃烧利用技术与装备
2.2.1 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
2.2.2 层燃技术
2.2.3 悬浮燃烧技术
2.2.4 流化床燃烧技术
2.3 生物质直接燃烧利用应用案例
2.3.1 典型国内应用案例
2.3.2 典型国外应用案例
2.4 生物质直接燃烧利用的碳减排特性
3 生物质热裂解技术原理及应用
3.1 生物质热裂解基本原理
3.1.1 生物质热裂解定义
3.1.2 生物质热裂解基本原理
3.2 生物质气化技术
3.2.1 生物质气化基本原理
3.2.2 生物质气化工艺与装备
3.2.3 生物质气化应用案例
3.3 生物质炭化技术
3.3.1 生物质炭化基本原理
3.3.2 生物质炭化工艺与装备
3.3.3 生物质炭化应用案例
3.4 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
3.4.1 生物质热解液化基本原理
3.4.2 生物质热解液化工艺与装备
3.4.3 生物质热解液化应用案例
3.5 生物质热裂解技术的碳减排特性
3.5.1 生物质热裂解技术的碳减排基本原理
3.5.2 生物质热裂解技术碳减排应用案例
4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后灰渣的增值化利用技术及应用
4.1 典型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后灰渣的理化特性
4.1.1 生物质灰的产生与分类
4.1.2 生物质的灰产率
4.1.3 生物质灰的元素组成
4.1.4 生物质灰的矿物组成
4.1.5 生物质灰中的水溶性成分
4.1.6 生物质灰中的微量元素
4.2 生物质灰渣增值化利用技术与工艺
4.2.1 生物质灰用作土壤改良剂
4.2.2 生物质灰用作建筑材料
4.2.3 生物质灰用作吸附剂
4.2.4 生物质灰中有价值组分的回收利用
4.3 生物质灰渣增值化利用技术的碳减排特性
5 生物质制氢技术原理及应用
5.1 生物质热化学转换法制氢
5.1.1 生物质气化制氢
5.1.2 生物质热裂解制氢
5.2 生物质生物法制氢
5.2.1 厌氧微生物发酵制氢
5.2.2 光合微生物制氢
5.2.3 厌氧-光合微生物联合制氢
5.3 生物质制氢应用案例
5.3.1 生物质热化学制氢用于化工领域
5.3.2 生物质热化学制氢用于农村和城市发展
5.4 生物质制氢技术的碳减排特性
6 生物天然气技术原理及应用
6.1 生物天然气的基本概念
6.1.1 基本定义
6.1.2 生物天然气的国内外标准
6.2 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基本原理与工艺
6.2.1 沼气发酵基本原理
6.2.2 沼气发酵的基本条件
6.2.3 沼气发酵工艺
6.2.4 用于生物天然气生产的大中型沼气工程
6.3 沼气提纯技术与工艺
6.3.1 沼气提纯概述
6.3.2 基于物理化学方法的沼气提纯技术
6.3.3 基于生物法的沼气提纯技术
6.4 生物天然气应用案例
6.4.1 国外典型应用案例
6.4.2 国内典型应用案例
6.5 生物天然气技术的碳减排特性
6.5.1 沼气不同利用方式的碳减排特征
6.5.2 典型沼气提纯方式的碳减排特征
6.5.3 典型沼气提纯方式的经济性分析
7 生物质能碳捕集和储存技术原理及应用
7.1 生物质能碳捕集和储存技术原理
7.1.1 技术背景
7.1.2 BECCS 技术原理
7.1.3 BECCS 技术分类
7.2 以沼液为载体的沼气-CCS体系的基本原理
7.2.1 以沼液为载体的沼气-CCS体系提出背景
7.2.2 沼液基可再生氨水的回收可行性
7.2.3 可再生氨水的沼气提纯可行性
7.2.4 以氨氮分离后沼液为载体时CO2在植物系统中的固定同化特性
7.3 以沼液为载体的沼气-CCS体系的负碳排放特性
7.3.1 系统边界
7.3.2 沼气-CCS体系的负碳排放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