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一、元、元批评与元理论
二、元现代、元现代性和元现代主义
三、“文论”而非“文学理论”或“文化理论”
第一章 元现代文论的前史
一、后现代之后的文论话语概观
二、哈琴的后现代反讽与元小说理论
三、塞缪斯的自动现代主义
四、阿兰·科比的数字现代主义
五、伯瑞奥德的变现代主义
六、查尔迪什和汤姆森的复现代主义
第二章 佛牟伦、埃克和利菲尔的元现代理论
一、从后现代到元现代
二、元现代的策略和方法
三、非托邦的中位
四、元现代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的关系
五、对前现代信仰文化的忽视
第三章 作为哲学和文艺新阶段的元现代主义
一、作为哲学的元现代主义
二、作为社会发展阶段的元现代主义
三、在裂隙与弥合中产生的元现代主义主体
四、元现代主义在文论之外学科发展情况
第四章 元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性、情感与深度
一、元现代产生的历史性:后现代无能与资本主义演变
二、元现代艺术实践与情感结构的双向互动
三、元现代的扩展与深度
第五章 斯托姆的元现代主义哲学与文化理论
一、元现代之跨物种与跨文化理论视阈
二、存在与本体交织于过程中:艺术的生成
三、社会建构与个人叙述:寻找一种文艺理论新路径
四、元现代探究主义
第六章 后现代之后文艺的美学价值重构
一、巴迪欧“非美学”思想:突出“事件”与“真理”
二、韦尔施“超越美学的美学”的元现代价值重构
第七章 当代文论的元现代性与批评实践
一、元美学、元诗学与元现代文论
二、反思性文论与元现代的自反性
三、国内外元现代批评实践举隅
第八章 元现代文论的思维特征
一、认识论上:“带着”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
二、本体论上:“介于”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
三、历史角度: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之后”
四、方法论上:中位性、多元视角和跨学科特征
结语
一、马克思“人体解剖”说的元现代意味
二、自反式、中位性思维方式
三、文化研究与元现代文论
四、贡献新时代的中国文论话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