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可再生能源规模应用与先进核能/双碳目标下多能融合技术图解
ISBN:9787122459190
作者:编者:李婉君//詹晶//王政威|责编:满悦芝//杨振美//郭宇婧|总主编:蔡睿//刘中民
定价:¥128.0
出版社:化学工业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322页
商品详情
目录

  0  绪论
    0.1  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
    0.2  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性
第一篇  可再生能源篇
  第1章  可再生能源发展态势
    1.1  国际发展
    1.2  国内发展
  第2章  太阳能
    2.1  资源概况
      2.1.1  资源分布
      2.1.2  技术开发量
    2.2  基础理论
      2.2.1  光伏发电基本原理
      2.2.2  光伏发电主要技术
      2.2.3  光热发电基本原理
      2.2.4  光热发电主要技术
    2.3  主要特征
      2.3.1  光伏
      2.3.2  光热
    2.4  发展现状
      2.4.1  国际现状
      2.4.2  国内现状
      2.4.3  光伏
      2.4.4  光热
    2.5  技术清单
      2.5.1  晶体硅电池技术
      2.5.2  薄膜和新型电池技术
      2.5.3  光伏系统及核心部件技术
      2.5.4  超超临界熔盐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2.5.5  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2.5.6  化学电池和卡诺电池协同储能技术
      2.5.7  太阳能集热储热多能互补零碳供热技术
      2.5.8  太阳能废水近零排放技术
    2.6  技术发展路线图
  第3章  风能
    3.1  资源概况
      3.1.1  资源分布
      3.1.2  技术开发量
    3.2  基础理论
    3.3  主要特征
    3.4  发展现状
      3.4.1  国际现状
      3.4.2  国内现状
      3.4.3  技术发展
      3.4.4  产业现状
    3.5  技术清单
      3.5.1  先进风力发电技术
      3.5.2  陆上不同类型风电场运行优化及运维技术
      3.5.3  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叶片测试技术研究及测试系统研制
      3.5.4  超大型、高可靠性海上风电机组与关键部件研制技术
      3.5.5  大功率陆上风电机组设计优化与电气控制关键技术
    3.6  技术路线图
  第4章  水能
    4.1  资源概况
      4.1.1  资源分布
      4.1.2  技术开发量
    4.2  基础理论
      4.2.1  基本原理
      4.2.2  电站分类
    4.3  主要特征
    4.4  发展现状
      4.4.1  国际现状
      4.4.2  国内现状
      4.4.3  技术现状
      4.4.4  产业现状
    4.5  技术清单
      4.5.1  抽水蓄能和可调节性水电技术内涵
      4.5.2  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4.5.3  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4.6  技术发展路线图
  第5章  生物质能
    5.1  资源概况
      5.1.1  资源分布
      5.1.2  技术开发量
    5.2  基础理论
      5.2.1  生物质
      5.2.2  生物质发电
    5.3  主要特征
    5.4  发展现状
      5.4.1  国际现状
      5.4.2  国内现状
      5.4.3  技术现状
      5.4.4  产业现状
    5.5  技术清单
      5.5.1  航油技术
      5.5.2  生物柴油技术
      5.5.3  生物燃料乙醇技术
      5.5.4  厌氧发酵制备生物燃气技术
      5.5.5  热化学气化技术
      5.5.6  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
      5.5.7  生物质混燃发电技术
      5.5.8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
      5.5.9  生物质成型燃料
      5.5.10  生物基化学品
    5.6  技术发展路线图
  第6章  地热能
    6.1  资源概况
      6.1.1  资源分布
      6.1.2  技术开发量
    6.2  基础理论
      6.2.1  地热能
      6.2.2  地热发电
      6.2.3  地热供热
    6.3  主要特征
    6.4  发展现状
      6.4.1  国际现状
      6.4.2  国内现状
      6.4.3  技术发展
      6.4.4  产业现状
    6.5  技术清单
      6.5.1  干蒸汽地热发电技术
      6.5.2  闪蒸地热发电技术
      6.5.3  有机朗肯循环技术
      6.5.4  卡琳娜循环技术
      6.5.5  增强型地热系统
      6.5.6  地源热泵技术
      6.5.7  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能取暖技术
    6.6  技术发展路线图
  第7章  海洋能
    7.1  资源概况
      7.1.1  资源分布
      7.1.2  技术开发量
    7.2  基础理论
      7.2.1  潮汐能
      7.2.2  潮流能
      7.2.3  海流能
      7.2.4  波浪能
      7.2.5  温差能
      7.2.6  盐差能
    7.3  主要特征
    7.4  发展现状
      7.4.1  国际现状
      7.4.2  国内现状
      7.4.3  技术现状
      7.4.4  产业现状
    7.5  技术清单
      7.5.1  波浪能高效、高稳定性和大型阵列化技术
      7.5.2  潮流能高效、低成本和大型化技术
      7.5.3  潮流能发电机组低流速启动技术
      7.5.4  温差能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
      7.5.5  温差能发电热力循环技术
    7.6  技术发展路线图
  第8章  “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
    8.1  电力发展
    8.2  热力发展
  第9章  政策分析
    9.1  政策概述
    9.2  政策梳理
    9.3  政策展望
第二篇  核能
  第10章  核能技术发展现状
    10.1  国际核能现状
      10.1.1  核电装机情况
      10.1.2  核电发电量
      10.1.3  美国核电发展情况
      10.1.4  俄罗斯核电发展情况
      10.1.5  法国核电发展情况
      10.1.6  日本核电发展情况
      10.1.7  韩国核电发展情况
      10.1.8  国际核能技术应用现状
      10.1.9  国际核能发展的展望
    10.2  国内核能产业发展现状
      10.2.1  天然铀
      10.2.2  核燃料循环产业
      10.2.3  核电工程建设
      10.2.4  核电站运行
      10.2.5  国内核能技术发展现状
      10.2.6  核电企业
      10.2.7  国内核能发展的展望
  第11章  核能基础理论
    11.1  核工业产业链基本知识
      11.1.1  铀矿勘查
      11.1.2  铀矿采冶
      11.1.3  铀纯化
      11.1.4  铀转化
      11.1.5  铀浓缩
      11.1.6  燃料组件制造
      11.1.7  核电站
      11.1.8  乏燃料后处理
      11.1.9  放射性废物处理
      11.1.10  放射性废物处置
    11.2  核能的主要特征
  第12章  核能领域技术清单
    12.1  先进核裂变能
      12.1.1  大型轻水堆技术
      12.1.2  高温与超高温气冷反应堆技术
      12.1.3  超临界水冷堆技术
      12.1.4  快堆技术
      12.1.5  钍基熔盐堆技术
      12.1.6  加速器驱动的先进核能系统
      12.1.7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技术
      12.1.8  先进核燃料元件设计及制造技术
      12.1.9  超高温熔盐蓄热储能技术
      12.1.10  高温电解制氢技术与应用
      12.1.11  放射性废物减容与减害技术
      12.1.12  先进核材料
      12.1.13  核安全技术与工程
      12.1.14  核能非电利用技术
    12.2  乏燃料安全处理处置与循环利用
      12.2.1  湿法乏燃料后处理技术
      12.2.2  干法后处理技术
      12.2.3  冷坩埚玻璃化技术
      12.2.4  石墨自蔓延等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
      12.2.5  快堆嬗变技术
      12.2.6  ADS嬗变技术
      12.2.7  核能资源勘探开发与核燃料循环
    12.3  可控核聚变能
      12.3.1  聚变示范堆DEMO
      12.3.2  大型托卡马克聚变堆装置的设计、建造和运行
      12.3.3  惯性约束聚变驱动器技术
  第13章  核能技术发展路线图
    13.1  核能发展总体路线图
    13.2  压水堆发展路线及备选技术
      13.2.1  路线
      13.2.2  备选技术
    13.3  快堆及第四代堆发展路线及备选技术
      13.3.1  路线
      13.3.2  备选技术
    13.4  受控核聚变科学技术路线及备选技术
      13.4.1  路线
      13.4.2  备选技术
  第14章  核能领域专利分析
    14.1  研究背景
    14.2  核裂变能专利现状分析
      14.2.1  反应堆技术
      14.2.2  核能非电应用技术
      14.2.3  核安全科学技术
    14.3  乏燃料后处理专利现状分析
    14.4  可控核聚变专利现状分析
      14.4.1  磁约束核聚变技术
      14.4.2  惯性约束核聚变技术
  第15章  “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下核能行业对策建议
    15.1  核电将成为兑现减排主力军,加强核电在未来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和定位
    15.2  核能非电应用将为能源密集型行业脱碳助力
    15.3  核安全政策加快出台,保障核能安全性生命线
    15.4  乏燃料管理尽快完善,确保核能可持续发展
    15.5  加大国内铀资源勘查开发力度,确保核能物质基础供应安全
总结
参考文献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