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光复与统一
一、中世纪以前的葡萄牙
二、基督教王国的建立与光复
三、中世纪的葡萄牙社会
作者点评
第二章 迈向海洋扩张
一、若奥一世与阿维兹王朝的建立
二、亨利(恩里克)王子及其航海事业
三、阿方索五世的统治
四、若奥二世与国家迈向兴盛
五、历代教宗通谕与保教权
作者点评
第三章 曼奴埃尔的黄金时代
一、“幸运儿”曼奴埃尔
二、葡萄牙人在亚洲
三、巴西的“发现”
四、地理大发现盛期的里斯本
作者点评
第四章 若奥三世时代的守成与开拓
一、若奥三世在北非、巴西和印度的战略
二、耶稣会士去往葡萄牙及其海外殖民地
三、葡萄牙宗教裁判所的建立
作者点评
第五章 葡萄牙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一、历史学和历史学家
二、文学和人文主义者
三、制图学家、科学家和探险家
四、建筑与绘画
作者点评
第六章 贾梅士及其《卢济塔尼亚人之歌》
一、颠沛流离的生涯
二、《卢济塔尼亚人之歌》
三、地理大发现时代的镜子
作者点评
第七章 “巴比伦之囚式的奴役”与“光荣复国”
一、塞巴斯蒂安远征的覆灭
二、“巴比伦之囚式的奴役”
三、“光荣的复国”
作者点评
第八章 荷兰与葡萄牙的世界性战争
一、荷兰的崛起以及扩张
二、荷兰人进攻非洲、巴西以及葡属“印度国”
三、葡萄牙与荷兰此消彼长的原因
作者点评
第九章 迈向绝对的君主专制时代
一、复国以后的王室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二、巴西黄金的流入
三、若奥五世的绝对君主专制
四、两种不同的和对立的文化
作者点评
第十章 蓬巴尔侯爵的改革及其余波
一、早年经历与出任首相
二、取缔耶稣会以及镇压旧贵族
三、经济和教育以及社会的改革
四、蓬巴尔改革的历史地位
作者点评
第十一章 王室迁往美洲以及巴西的独立
一、“复旧运动”
二、欧洲的危机与法国的入侵
三、在大西洋两岸的王室与政府
四、巴西的独立
作者点评
第十二章 葡萄牙海洋帝国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一、全球化的贸易通商网络
二、都市的制度
三、作物、动物以及货物的流通
四、葡萄牙语与“克里奥尔”语言
五、知识的流通与文化交流
六、塞巴斯蒂安主义、弥赛亚主义和民族主义
作者点评
附录一
宗教、王权与航海的三位一体:地理大发现时代葡萄牙的曼奴埃尔式建筑(1490—1530年)
附录二
博克塞及其葡萄牙海洋帝国史的研究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一、中世纪以前的葡萄牙
今天的葡萄牙与其邻国西班牙都位于伊比利亚半岛(Iberian Peninsula)之上。伊比利亚半岛亦被称作伊比利阿(Iberia),位于欧洲的西南部,可能因古希腊人称此地的居民为伊比利亚人(Iberiuan)而得名。而伊比利阿这个词则可能源于其境内流过的埃布罗河(Ebro River)。半岛东面的比利牛斯山脉是这个地区与欧洲其他部分的自然的分界线,其南端的直布罗陀海峡将半岛与北非分开。葡萄牙古称卢济塔尼亚(Lusitania or Lusitania),这是罗马人于公元前27年在今天的葡萄牙中部建立的行省的名称,该行省的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杜罗河(Dorro River)以南地区以及西班牙的埃斯特雷马杜拉(Extremadura)和萨拉曼卡(salamanca)省的一部分,它是以当时居住在这里的属于印欧语系的卢济塔尼亚人(Lusitani or Lusitanian people)的名称命名的,卢济塔尼亚人则有可能是公元前9世纪来到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的克尔特人的一支。
葡萄牙的大陆领土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南端北纬42-37度之间,属于北温带地区,距离赤道比距离北极更近。其两端的经度分别为格林威治以西6度和9度。它与西班牙的陆地边界长达1209公里,海岸线长达845公里。葡萄牙的领土面积为约9.2万平方公里,从北至南最长约有582公里,其东西向最宽约为225公里。其面积约占整个半岛的1/5。葡萄牙的领土还包括“邻近的”马德拉群岛以及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位于大西洋上,距里斯本1050公里,由两个有居民居住的岛屿以及几个无人居住的荒芜的小岛组成;亚速尔群岛也在大西洋上,距葡萄牙本土1420公里,该群岛面积为2344平方公里,由9个岛屿和几个小岛组成。它们从15世纪开始就有人定居,其中11个有居民居住的岛屿面积总和为3 088平方公里。
虽然葡萄牙是一个小国,但其不同地区的差异却是很大。北方的米纽(Minho)与山后地区(Tras-os-Montes)是最传统的农业地区,直至20世纪初那里仍然非常落后,许多当地的居民不得不离乡背井,去海外谋生。但是南部地区则完全不同。南方的阿尔加维(Algarve)以终年温暖的地中海气候以及美丽的海边沙滩著称,是许多来自北欧的居民的度假胜地。
有两条发源于西班牙的大河——杜罗河和特茹河(Teio River)从东部的高地缓缓向西流过葡萄牙进入大西洋。葡萄牙人从荒野的山区高处台地上,以刀砍斧凿开辟出杜罗河谷的葡萄园,那里盛产葡萄牙最著名的葡萄酒——波特酒(port wine)。特茹河则河面开阔,水流缓慢,河水常常溢出堤岸。岸边的平原上放牧着牛羊。这条河流将葡萄牙分为北方和南方,北方为山地,平均高度为海拔370米,埃什特雷拉山脉(Estrela)横亘其间,最高峰有海拔2000余米。南方地区则是低地,其平均高度不过海拔200米,形成大片的平原。大部分的河流集中在北方,南方缺水。北方的农业分散在许多小庄园,主要种植水果、蔬菜、葡萄、玉米和燕麦,南方则种植适合地中海地区的作物如角豆树和小麦等。由于北非撒哈拉沙漠的热风影响,南方的温度较高,尤其在海滩附近,这里海水的温度很容易达到22度左右。
葡萄牙本国发源的最大的河流则是蒙德古河(Mcmdego River),它在费格拉河口(Fjlgueira da Foz)流入大海。
从北方一直到里斯本的沿海的海滩都是低平的,但是从阿连特茹(Alentejo)到圣维森特海角(Cobe de sao vicente)的萨格雷斯(Sagres)的海岸则高耸挺拔,无法停靠船只。
由于这些地理和气候的原因,葡萄牙北方的人口密度远远超过南方。在地理位置上,葡萄牙位于从地中海经由大西洋抵达英吉利海峡、北海以及波罗的海的航线上,里斯本是距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以及西部非洲最近的欧洲大港口。
从古典时代到葡萄牙建立统一的基督教王国时期,该国的历史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克尔特人、迦太基人以及罗马时代(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4世纪)葡萄牙境内发现有远古的约40万年前人类生活的遗迹——一些加工过的石块。它们被磨得尖尖的,是远古的人与自然界斗争以及劳动生产的工具。在佛尔尼亚洞穴、卡尔达斯达莱尼亚、里斯本的郊区、锡尼西和阿伯维莱城,都发现过这种形状的石器。欧洲其他地方的石器在葡萄牙都可以找到,他们在各地的生活和生产发展水平并不平衡,说明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人群,他们不是土著居民,而是从其他地方迁徙而来的。这些遗迹相对集中在沿海地区,沿着河谷向内陆扩散。根据史前遗存的差异,葡萄牙可以分为沿海和内陆,南部和北部的不同区域。P1-3